我们的新时代 | 乌兰哈达镇:创新开拓致富路 大棚“种”出好光景

发布一下 0 0


我们的新时代 | 乌兰哈达镇:创新开拓致富路 大棚“种”出好光景


近年来,乌兰哈达镇积极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在“大棚”经济上做文章,不断加大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进一步助推设施农业提质增效。


我们的新时代 | 乌兰哈达镇:创新开拓致富路 大棚“种”出好光景


走进乌兰哈达镇胡力斯台嘎查种植户姜五家的黄瓜大棚,一根根油绿的黄瓜缀满藤蔓,金黄色的花朵在繁叶处此隐彼现,种植指导员正在指导姜五掐果、盘枝,帮助秧苗更好地生长,结出优质果实。


“我这一棚黄瓜再半个月左右即将上市,大概能产个6到7千斤左右,按照现在市场的行情5块钱回收的话,大概能产个万十来块钱左右。”姜五说道。


我们的新时代 | 乌兰哈达镇:创新开拓致富路 大棚“种”出好光景


今年以来姜五家的黄瓜不愁销路,收益可观,这全得益于他科学养护,不断学习种植新技术。在村里种植指导员的技术指导下,姜五学会了嫁接技术,通过探索实践,利用南瓜根系嫁接黄瓜的方法种植了这一棚黄瓜。南瓜的根系发达,对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更强,在土壤中不易感染病害,在其根系之上嫁接黄瓜,其植株就会生长健壮,而且从4月开花开到11月不间断,可一直结果。


“这个是我们和种植户新选育出来的旱黄瓜品种‘大包刺’,产量高,口感好,而且我们引导他们用嫁接技术,产量更高,同时指导他们用卧秧技术延长它的采摘期,为种植户增加收入。”乌兰浩特市农牧和科技局种植指导员蔡长友如是说。


我们的新时代 | 乌兰哈达镇:创新开拓致富路 大棚“种”出好光景


在乌兰哈达镇,不仅有通过技术创新、勤劳耕作的菜农们,让自己品尝到了收获满满的幸福滋味,更有人摇身一变成了花农,把四季繁花搬进了设施农业大棚。走进胡力斯台嘎查刘晓杰家的玫瑰大棚,清新的花香迎面而来,刘晓杰正忙着为玫瑰修剪枝条:“我现在有两个玫瑰花大棚,种的品种是卡罗拉和戴安娜,今天修剪这个呢,七月份就可以出花儿了,我还在培育新品种,又培育三个颜色,如果成功,收益能提高两倍。”


“鱼帮水,水帮鱼”,增收致富是大家共同的目标。刘晓杰培育新品种有了新成效,立刻找来了同村的鲜花种植户一起讨论研究,大家着眼“创新”,大胆尝试,鲜花种植的技术也越来越丰富。


我们的新时代 | 乌兰哈达镇:创新开拓致富路 大棚“种”出好光景


春去夏至,一座座生机盎然的设施大棚在乌兰哈达镇“遍地开花”,合作创新的种植户在大棚里“种”出自己的致富路,续写着乡村振兴的崭新图景。截至目前,全镇棚室数量共计636栋,2022年计划种植面积300亩,预计总产量2000吨。


总 监 制:董玉玺

监 制 : 刘文静

责任编辑 : 陈 博

记 者:李智欣 高宏亮

我们的新时代 | 乌兰哈达镇:创新开拓致富路 大棚“种”出好光景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09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