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毛泽东儿媳邵华逝世,临终前嘱咐:让毛新宇给汶川捐款

发布啦 0 0

她是摄影界的首位女主席,她还是巾帼英雄是中国十五位女将军之一

她的一生是多灾多难的,但始终是一心为民,而且特别热衷于公益慈善事业

汶川地震发生时她已病危,但她仍然心系灾区,临终前还嘱托儿子向汶川捐款,心心念念的为灾区人民奉献着爱心,直到最后一刻。她就是生下主席唯一孙子、毛泽东的儿媳邵华。

08年毛泽东儿媳邵华逝世,临终前嘱咐:让毛新宇给汶川捐款

邵华的坎坷童年

1938年,邵华出生于延安,原名张少华,父亲陈振亚是个老红军,母亲张文秋,是我党早期的党员,是京山县党的创建人之一。

在邵华一岁多时跟母亲和姐姐陪父亲到苏联去疗伤,途径新疆迪化时被反动军阀抓捕并软禁,父亲被残忍的敌人毒害了

小邵华和母亲、姐姐一同被关进了监狱,与他们一起被关押在监狱的还有百余名在新疆工作的共产党员,这一关就是四年。

08年毛泽东儿媳邵华逝世,临终前嘱咐:让毛新宇给汶川捐款

1946年,经党中央的多方协调大力营救,邵华一家和在押的同志们终于被释放了,历尽千辛万苦他们回到了延安,这时邵华已经八岁了,姐姐刘思齐十六岁

在延安,邵华看到与她一般大小的孩子们都在上学读书,她也很想上学,于是邵华把自己想上学的想法告诉了妈妈。

妈妈也是位知识女性,对女儿的想法很是支持。

于是,妈妈向组织提出申请,邵华如愿进入小学学习

08年毛泽东儿媳邵华逝世,临终前嘱咐:让毛新宇给汶川捐款

刘思齐邵华

但那时还在战争时期,部队经常会东奔西走参加战斗,邵华就要跟妈妈一起随着部队征战,所以那时邵华是无法固定在一地稳定的学习的,可以说邵华的少年时代是在战争中度过的

新中国成立后,邵华一家也终于在北京稳定下来了,邵华已经十一岁了,但还没有上学,因为妈妈太忙了,还没有顾得上为她联系学校

08年毛泽东儿媳邵华逝世,临终前嘱咐:让毛新宇给汶川捐款

而这时,姐姐刘思齐已经和主席的长子毛岸英结婚了,婚后小两口经常去中南海看望毛主席,邵华和姐姐关系很好,也经常粘着姐姐一起去看望主席。

主席与姐姐他们闲聊时邵华就静静地坐在一旁听着,因为邵华从小就失去了父亲,所以也没有感受过父爱,看着姐姐姐夫与主席在一起亲切的聊天,她也莫名的感受到一种久违的父爱,时间一长,邵华也与主席熟络起来。

一天,当主席与姐姐聊起学业情况时,邵华鼓起勇气对毛主席说:“伯伯,我也想上学”。

08年毛泽东儿媳邵华逝世,临终前嘱咐:让毛新宇给汶川捐款

在主席的安排下,邵华进入了育英小学读书,邵华特别珍惜这次的学习机会,学习加倍的刻苦,成绩也特别的优秀

最后,邵华靠自己的努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大。

由于邵华经常跟随姐姐姐夫到中南海,所以跟姐夫的弟弟毛岸青也很熟悉,可谁能想到后来邵华跟毛岸青也走在了一起,成为了主席的儿媳呢。

邵华跟毛岸青的相识

08年毛泽东儿媳邵华逝世,临终前嘱咐:让毛新宇给汶川捐款

毛岸青和邵华

毛岸青是毛主席和杨开慧的次子,他的童年和邵华的童年有着相似的经历。

在他七八岁时,母亲杨开慧被反动军阀残忍地杀害了,毛岸青和哥哥毛岸英、弟弟毛岸青被地下党秘密送到上海以躲避反动军阀的迫害。

在上海,毛岸青兄弟三人开始被组织安排在由地下党开办的幼稚园,但不久就因为大叛徒顾顺章的叛变,党组织受到致命的破坏,幼稚园也被迫解散了,毛岸青和哥哥随之流浪街头。

08年毛泽东儿媳邵华逝世,临终前嘱咐:让毛新宇给汶川捐款

杨开慧母子

哥哥领着毛岸青为了糊口捡垃圾、买报纸什么都干过,期间,毛岸青因在电线杆上涂写标语被巡捕毒打,脑部受伤严重,兄弟俩又没钱治疗,导致毛岸青落下了终生难以治愈的病根

1936年,地下党经过多方查找终于在一处乞丐集聚的地方找到了毛岸青兄弟,这时的兄弟俩已与街头的乞丐无异,都是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

08年毛泽东儿媳邵华逝世,临终前嘱咐:让毛新宇给汶川捐款

在东北军将领的护送下,毛岸青与哥哥被送到了苏联,直到1947年,毛岸青才与贺子珍、李敏母女一起回到国内。

回国后的毛岸青并没有留在父亲身边,而是被安排到黑龙江做土改工作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岸青回到了北京,因为他在苏联生活了十多年,精通俄语,所以被安排到中宣部任俄文翻译

因为从小和哥哥相依为命,所以,毛岸青工作之余还是经常和哥哥在一起,当时哥哥正在和邵华的姐姐刘思齐热恋,而邵华又是紧跟在姐姐姐夫后面的小尾巴,毛岸青和邵华就这样认识并熟识了。

08年毛泽东儿媳邵华逝世,临终前嘱咐:让毛新宇给汶川捐款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婚后不久的毛岸英报名参加了志愿军,临行前他把弟弟嘱托给岳母照料,这时岳母、妻子和邵华还都不知道毛岸英要上朝鲜战场了。

毛岸英走后,毛岸青就经常去邵华家。

每次,毛岸青一来,邵华妈妈都会准备岸青爱吃的饭菜,邵华也很照顾这位二哥,虽然毛岸青比邵华大十五岁,但她听姐姐说起过毛岸青的事情,所以她很同情毛岸青也很关心他。

08年毛泽东儿媳邵华逝世,临终前嘱咐:让毛新宇给汶川捐款

这段时间,毛岸青与邵华相处得很是融洽,二人也很谈得来,丝毫没有因为年龄的差距而产生隔阂,这也为之后二人的结合打下了基础。

当毛岸英为国捐躯的死讯传到北京后,毛岸青的病情又反复了,爱子心切的毛主席只能把毛岸青送到苏联接受治疗,这一去直到1959年才回国,回国后的毛岸青就直接到大连去疗养了。

而此时的主席就像普通父母一样开始为儿子的婚姻大事着急了,岸青已经三十六岁了,可还没有女朋友,也没见他为这事着急上心。

08年毛泽东儿媳邵华逝世,临终前嘱咐:让毛新宇给汶川捐款

毛主席就总是旁敲侧击地对毛岸青说:“你也三十好几了,该成个家了,成家才能立业嘛。不要要求太高,找个普通人家就好,最重要的是人要好,适合你就好。”

每当这时,毛岸青都只是微微一笑并不答话,其实他心中是有心仪的姑娘的,这个姑娘早就扎根在他心底深处了,她就是嫂子的妹妹邵华

邵华与毛岸青有情人终成眷属

08年毛泽东儿媳邵华逝世,临终前嘱咐:让毛新宇给汶川捐款

毛岸青一家

其实,在哥哥与邵华姐姐刘思齐结婚时,毛岸青就曾半开玩笑地对邵华说:“你长大后嫁给我吧,姐妹俩嫁给兄弟俩,多好呀!”

当时的邵华还只是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只把这当成是毛岸青的一句玩笑话,听过也就忘了。

毛岸青是认真的,只是后来随着哥哥的牺牲,自己又旧疾复发到苏联治病,这事儿就搁置了。

就在毛岸青在大连休养期间,邵华经常和毛岸青书信来往,假期期间还陪着妈妈去看望这位昔日的二哥。

08年毛泽东儿媳邵华逝世,临终前嘱咐:让毛新宇给汶川捐款

此时的邵华已经是北大中文系的大学生,几年不见已经出落成一位楚楚动人的美丽稳重的大姑娘了。

邵、毛二人虽已多年未见,但这次见面丝毫没有生疏感,还是一如既往地聊得很合拍,邵华的妈妈和毛岸青的警卫员看在眼里喜在心中,原来,邵华妈妈早就想撮合邵华和毛岸青,而警卫员也知道主席为毛岸青的婚事操心。

就这样,邵华和毛岸青慢慢地产生了情愫,但谁也没有挑明。

08年毛泽东儿媳邵华逝世,临终前嘱咐:让毛新宇给汶川捐款

警卫员把这情况报告了主席,主席一听大喜过望,赶忙给岸青写信,鼓励儿子要主动,邵华是个好姑娘,不要错过了。

在主席和邵华妈妈的支持撮合下,学业未完成的邵华为方便照顾毛岸青,在组织的安排下转学到了大连。

1960年,邵华和毛岸青在大连结婚了,遗憾的是主席因为工作太忙,无法参加毛岸青和邵华的婚礼,但主席却派人送来了给二位新人的结婚礼物:一块手表和一台收音机,这份礼物承载的可是主席深沉的父爱,小两口视若珍宝。

08年毛泽东儿媳邵华逝世,临终前嘱咐:让毛新宇给汶川捐款

婚后的邵华并没有因为年纪比丈夫小得多而处处让丈夫宠着自己、让着自己,而是对丈夫处处体贴,照顾得无微不至

工作上邵华也能为丈夫分担一些,小两口的日子过得是和和美美,毛岸青的身体也在妻子细心的呵护下越来越好。

在邵华和毛岸青结婚十年后,毛主席唯一的孙子诞生了,虽然在邵华生产时一度出现了难产,但最终是有惊无险剖腹产下了主席唯一的孙子,主席亲自为孙子起名:毛新宇。

08年毛泽东儿媳邵华逝世,临终前嘱咐:让毛新宇给汶川捐款

自此,邵华的责任更加重大了,因丈夫身体原因,她只能独自照顾儿子,同时还要兼顾工作。

虽然很辛苦,但是邵华一直牢记主席的教诲:既然选择了这种生活,就要勇敢坚强乐观地去面对。

所以,邵华不光把家庭和事业兼顾得很好,她在其他领域也很优秀,比如说文学和摄影,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更为让人敬佩的是,邵华还特别热衷于慈善事业,祖国大地哪里出现了天灾人祸,邵华总是特别关注并积极的捐款捐物,关心着灾区人民的生活及灾后的重建工作。

嘱托儿子向汶川捐款

08年毛泽东儿媳邵华逝世,临终前嘱咐:让毛新宇给汶川捐款

2008年,这是不平凡的一年,5月12日,汶川突然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

而此时,邵华已经是乳腺癌晚期,医院已多次下达病危通知书,但当她从电视新闻看到汶川大地震的惨状时,这位已无力起身的老人满脸泪痕为灾区的人民揪着心,为在灾难中遇难的人伤心。

她决心在自己的最后时刻再为灾区人民做些什么,躺在病榻上的她组织摄影协会筹款百万元全部捐给灾区,还义卖自己的摄影作品筹款,所得款项也全部捐给灾区。

08年毛泽东儿媳邵华逝世,临终前嘱咐:让毛新宇给汶川捐款

但是,邵华的病情由于过于费心而加剧恶化了,已经连说话的力气都没了,但即使是这样,她还在心系着汶川灾区的情况

在儿子来探望她时,她蠕动着嘴唇但就是发不出声,于是她艰难地手指着电视屏幕,屏幕上正播放着汶川救灾的情况,儿子明白了母亲的意思,母亲是在嘱托他向汶川捐款,他赶忙告诉母亲他已经向汶川捐款了,请母亲放心吧。

08年毛泽东儿媳邵华逝世,临终前嘱咐:让毛新宇给汶川捐款

2008年6月24日,毛泽东的儿媳邵华因病去世了,这位平凡而伟大的女性,临终前都不忘嘱托儿子向汶川捐款,临终前都心系灾区人民,她虽然只是主席的儿媳,但却继承了主席那博大的胸怀,一心为民,为人民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

这位伟大的女性,值得后人们永远的敬仰和学习。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09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