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晓伟 记者 付玉成
5月14日,邹平市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提出“全面开创营商环境建设新局面”的任务目标。邹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郭刚,邹平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姚庆山,邹平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董丽,国家税务总局邹平市税务局局长孙树峰,邹平市投资促进中心主任张道红参加发布会。介绍了全市营商环境建设的相关情况,并且就大家关心的问题回答记者的提问。
邹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郭刚介绍,近年来,邹平市紧紧围绕中央、省、市各级决策部署,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努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经济发展活力持续迸发。去年邹平市入选山东省对标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6个综合改革试点之一,被确定为全省乡村振兴政策集成改革试点县,连续17年入选全国县域经济百强。
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创新突破行动,全面落实443项重点任务;建立1847人的驻企服务员队伍,对全市2万余家企业开展多轮次遍访,解决重要问题400余个;开展政务体验活动110次,陪同事项90余项,解决问题80余个;制定惠企政策汇编向各类市场主体宣传推送,全年累计拨付各类奖补资金8224万元。
企业开办实现三小时“零成本”办结,全程电子化登记率达到99.93%;“一业一证”改革实现50个试点行业全覆盖,“一链办理”事项增至226个;成为滨州市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集成改革试点县。成功争取到省工改办“揭榜挂帅”改革创新项目——工程建设项目并联审批标准化试点县,项目全流程审批从20多个部门100多个手续,压减为4个阶段68个事项,审批时限压减近85%,并联审批率达70.48%,一网通办率达100%,均位列滨州市各县市区第一。2022年1-4月份,邹平市新增各类市场主体2943户,总数达到77723户,居滨州市前列。
梳理“不罚”“轻罚”事项内容320项(“不罚”279项、“轻罚”41项),累计适用案件数量312件,惠及市场主体数量259户,减负62.45万元。深化“双随机,一公开”信用监管,对通过登记住所无法联系和公示信息弄虚作假的153家市场主体全部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帮助2000余家市场主体开展信用修复,积极消除不良影响。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既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郭刚表示,今年,邹平市将树牢“服务至上,企业至上”的理念,从企业所需、所忧、所盼出发,全力打造“让企业和企业家舒服”的营商环境。
扎实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做好简政放权、减证便民各项工作。提升数字化政务服务质量,推动不见面审批更加深入,确保年内新增市场主体1.2万户。持续开展“承诺即开工”“项目管家”“金融管家”等“保姆式”服务。常态化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落实“首次不罚、首次轻罚”机制,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维护有序市场环境,让企业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强化金融服务,搭建银企对接平台,为项目和“政府增信”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强化土地供给,让更多闲置资源活起来,加大对重点项目服务的保障力度,年内完成标准厂房20万平方米,出让标准地6宗300亩以上。强化人才支撑,发挥好1亿元人才基金作用,年内招引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15人以上,本科及以上人才2000人。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