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包罗万象,包括各种行星、恒星、星系、星系团、超星系团,包括地球上的人类以及各种生物,千姿百态,还包括光、热、电、风、声音等各种能量,包括组成物质的各种基本粒子。从古到今,科学家们对宇宙的探索从来就没有停止过,那么宇宙是如何产生的呢?
如果我们对于宇宙是怎么产生的这个问题,无法做出正确的理解和解答,那么宇宙中所有的定律都不是真正的定律,所有的真理都不是真正的真理,什么相对论、能量守恒,都是在假设基础上设立的,不是真正的真理、定律。
宇宙以前是虚无一片,绝对的静止状态,没有空间,没有范围,没有光,只有时间,就像是漆黑的真空中的一张照片,什么都没有。时间只是衡量物质运动的过程的一种手段,就像人的思维一样,时间是一种抽象的想象,与物质运动本身没有什么关系,因此在虚无空间里,时间也会存在。
绝对的静态状态在无限的时间里,在几乎为零的几率下,分裂成了正静态和负静态两种不同的状态,两种静态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正负静态能量,两种能量相互作用、相互挤压,作用力越来越大,便产生了正、反宇宙奇点。
138亿年前,正、反宇宙奇点在相互作用下,同一个时间点,发生了大爆炸,从而产生了正宇宙和反宇宙。正宇宙中包裹着反宇宙,反宇宙也包裹着正宇宙,它们之间没有内外之分,正宇宙的外面是反宇宙,反宇宙的外面是正宇宙。
正反宇宙的交界面,是两个宇宙的边境,在此可以进入正宇宙,或者反宇宙。正反宇宙就像是两个平行的宇宙,但两者之间互相作用,它们产生的作用力,使正反宇宙达到一个平衡点。
宇宙大爆炸产生了物质,物质是由静态物质转换而来的,静止的物质是虚无的,当处于绝对的静止状态,也没有能量的基础时,正反物质相互抵消、相互湮灭,那就什么都不存在。如果虚无的静态物质加上能量,它会由静态物质转换为动态物质。静态的物质我们看不到,但动态的物质是可以看到的,就是我们在世界上能看到的一切。如果不是组成我们的基本粒子每时每刻都在运动,我们和宇宙就都不会存在了。
我们用眼睛所看到的、用耳朵所听到的、用鼻子所嗅到的、用舌头所能触到的、用手所能摸到的,都是由静态物质转化来的动态物质。每一个物质都是由动态的基本粒子构成,组合成了较大的物质,如行星、恒星、星系、星系团、超星系团。这些基本粒子一旦失去所有能量,就会和反物质相互湮灭,从而使宇宙再次进入静态之中。
宇宙中的恒星产生了光,照亮了我们的世界。光是以直线进行传播的,光速在真空中的速度为30万公里/秒。
有的科学家说光既是一种粒子,又是一种波。也就是说,它既是物质,又是能量。其实光子只是一种粒子,只不过它的寿命太短,很短的时间里就死去了,在临死前释放出自己的能量,而这些能量很快又产生新的光粒子,继续向前传播着,周而复始。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每一束光,都是由无数个光粒子和它们临死前释放出的无数的能量组成的。
光子的静止质量为零,但它有了能量后,便以光速前进,它的质量会大于零。宇宙中所有的物质其实都是一样的,绝对静态的物质质量是零,当有了能量,在运动状态下,都会有了质量。
宇宙中没有绝对静态的物质,要不宇宙就回到了以前的绝对静止的虚无状态。因为以光速行驶的光子的质量太轻,传播速度太快,所以宇宙中没有哪种物质在运动上能超过光速。
接近光速行驶的物质,不会将时间变慢或变快,它改变不了时间,只是它本身处在高速行驶当中,它的基本粒子都处在高速运动的状态,它本身感知的时间在变化,但不能影响其它地方的物质的时间感。比如一艘接近光速行驶的飞船,它的行驶过程的时间在地球上测量是不变的,在其他地方测量的时间也是一样的,只是在它内部的时间感出现了变化,内部测量的时间出现了变化。
宇宙中的每个物质,由于基本粒子运动量的不同,感知时间的长短也不一样。就像人的一生能生活100年,还觉得活的时间太短,而有的细菌虽然一生只活几个小时,它却觉得比人类生活100年的时间还要漫长。这就是不同的物质,不同的基本粒子的运动,感知时间的长短都不一样。
超光速行驶的物质也不会将时间停止,物体的运动过程与时间根本就没有联系,时间只是记录物质运动过程的一种手段。比如说,太阳光到达地球有8分钟,这8分钟就代表光从太阳到达地球的运动过程。也可以不用时间来测量,如果有足够长的尺子,直接用尺子测量也是可以的。
宇宙中的每个基本物质都在运动,运动的轨迹、速度的不同、能量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运动过程,各种物质运动的偏差在宇宙中是最常见的、最基本的现象。比如两个人,由于身高、体形、身体素质的不同,跑步的速度肯定也不一样。
我们的宇宙空间是三维的,只有长、宽、高,空间本身与时间上没有什么关系。
一个人在地球的赤道上,一天的时间坐着不动,能随着地球自转运动4万公里,平均每秒0.466公里;如果按地球围绕太阳的公转速度计算是平均每秒30公里;如果按太阳围绕银河系中心黑洞的公转速度计算是平均每秒220公里;如果按银河系围绕更大的星系团的运动速度计算是平均每秒600公里;如果按更大的星系团围绕更大的超星系团的运动速度计算是平均每秒3000公里。
同样一秒钟的时间,一个人随着不同的大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不一样的。宇宙中充斥着各种力,有重力、引力、排斥力、电磁力,宇宙中的各种力相互作用,并且保持平衡,维持着这个宇宙。另外还有反宇宙的力量,如果没有这种力量作用着我们的宇宙,所有的恒星、行星都会掉落,瞬间分解成小粒子,小粒子又被分解成了虚无。
我们的宇宙中没有超过光速行驶的物质,如果有了这个超过光速行驶的物质,那就会进入了反宇宙,在我们的正宇宙中消失了。我们不会看到那种现象,只能看到它消失了,因为我们无法真正地进入反宇宙。
在某一个时间段,光速也是静止的,比如我们拍张照片,足够清晰的话,就会看到光线传播到某一个地方停止不动了。这照片上的光子就是静态的光子,因为力的作用,它才会有连续性,继续前进。
宇宙中的万物,包括生命,都是由静态物质转化而来的,有了能量,在运动中,它们就成为了动态物质,就是我们所能看到的物质。反之,它们就什么都不是,进入了静态状态,虚无一片。
黑洞是宇宙中常见的一种产物,黑洞中的引力极其强大,连光子在里面都不能逃脱它的束缚。黑洞的产生是因为在恒星灭亡时自身重力作用下快速地收缩,强力将物质的基本粒子全部压碎,大大地压缩了内部的空间,产生了巨大的力量。
黑洞还不至于将物质湮灭掉,它的力量还不够大,它达不到正反宇宙能使物质湮灭,化为虚无的那种程度。反宇宙中同样有黑洞,只不过形式与正宇宙中的黑洞不同。
生命是宇宙的产物,随着宇宙的灭亡,生命也会灭亡。没有生命,宇宙照样会存在,不会因为有生命存在,而宇宙不会灭亡。好了,还是希望科学家们能早日解开宇宙的谜团吧。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