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将至,老话说:“端午遇穷日,不做五件事”,是指哪五事?

发布一下 0 0
端午将至,老话说:“端午遇穷日,不做五件事”,是指哪五事?

随着天气越来越热,立夏过后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即将到来。我国的端午节延续了几千年的历史,又有端阳节、龙舟节等别称,在端午的这天,很多地方都会吃粽子、赛龙舟。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合称为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除此之外,我国的端午节也有纪念战国时期楚国的诗人屈原、以及伍子胥的说法。全国各地的端午节活动内容不一,但是主题却大相径庭。每年的端午节为农历的五月初五,各个地方对五月有不同的风俗,古人常说五月为恶月,有很多忌讳,民间还有“端午遇穷日,不做五件事”的说法,那么古人所说的“五件事”指的是什么?

端午将至,老话说:“端午遇穷日,不做五件事”,是指哪五事?

一、下河游泳

端午节来临之际,气温虽然逐渐升高,但是早晚还是有丝丝凉意,并不像盛夏那样早晚温差不大,民间有俗语说:“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就是说的端午节气候多变,这个时候河里的水面虽暖,但河底依旧是寒冷的,若此时下河游泳,对身体有害无利,严重者还会导致腿抽筋发生溺水的情况。

端午将至,老话说:“端午遇穷日,不做五件事”,是指哪五事?

二、结婚嫁娶

相传唐代的堪舆大师杨筠松根据二十八星宿的顺序,编撰了一本杨公十三忌,就是在他所编订的这十三个日期中,都是有忌讳的,不能选择新店开张、结婚嫁娶、盖房动土等日子,五月初五也是其中之一。事实上,端午节的产生与祭祀相关,所以古人通常不会在这个时间嫁娶。

端午将至,老话说:“端午遇穷日,不做五件事”,是指哪五事?

三、穿着艳丽

端午节起源于人类对自然天象的崇拜,是由上古时期的祭龙活动演变而来的,后来又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诗人屈原,因而端午节是作为一个以祭祀为主的节日,在端午的这天,古人通常都是穿着素色衣服,朋友家人之间也都互道端午安康。

端午将至,老话说:“端午遇穷日,不做五件事”,是指哪五事?

四、盖房

《风俗通》中说过:“五月盖房,令人头秃”,加之古人认为五月是恶月,又认为重五为恶月之首,所以历来都会这一天休憩以进行端午相关的祭祀活动。另外,五月多雨,蛇虫鼠蚁较为活跃,此时建房不但会影响工期,还会影响建房质量。一般来说,古人盖新房通常会选择在春节后,因为那个时候万物复苏,天气晴朗。

端午将至,老话说:“端午遇穷日,不做五件事”,是指哪五事?

五、远游

今年的端午节,正值天气炎热的夏季,一些地区仍然是降雨不停。同时端午节也是一个小长假,很多人会选择短途旅行,途中若遇到暴雨天气,就很容易造成交通拥堵的情况,而且天气反复,湿热交替,也会加重疾病的复发。民间也有“初五、十四、二十三,太上老君不炼丹”的说法和“躲午”的风俗习惯,因此,古人在端午节时候除了传统的祭祀活动外,大多不会远游。

端午将至,老话说:“端午遇穷日,不做五件事”,是指哪五事?

关于端午节的习俗,古人还有很多说法,比如“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等等,都是古人民间普遍流传的谚语。事实上,这诸多忌讳都源于气候湿热所致。古人不明所以,只好来个诸事不宜以避之,而现代科技已经能够完全解释这种气候产生的原因,我们得以科学地解释古人所不解的现象,在探讨传统民俗的时候便应当结合时代背景辩证的分析。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10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