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农:潜伏地下战线的开国上将,主席的忠实卫士,曾救过周总理

发布啦 0 0

1955年中央举行授衔仪式时,57名上将中有这样一位将军,从来没有上战场打过仗,就连认识他的人也是寥寥无几,但是他却深得毛主席和周总理二人的信任。

他曾说自己这一生只做过两件事:一是保卫党中央的“警卫员”;二是统一战线的“尖兵”。

他虽从未在战场上争锋,但是却策划过无数惊心动魄的情报战,在不为人知的地下工作中,“指挥”着战场上的一举一动。

在党组织多次遇到危险之际,都能看到他的身影,深入敌人内部,获取情报,周旋其中。

虽然他从来没有上过正面的战场、指挥过战役,但毛主席丝毫不掩饰对他的赞赏,在授衔仪式上直言道:“如果没有他,我和恩来早就没有了,断不可能有今日,可能也不会有今日之新中国!”

那么这名将军究竟是谁?他和毛主席以及周总理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李克农:潜伏地下战线的开国上将,主席的忠实卫士,曾救过周总理

潜伏敌人内部,救下周总理

这位开国上将名叫李克农,于1899年出生于安徽巢县,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虽然此时的李克农已经27岁,但是他的理想和雄心壮志,却推动着他一步步走向了为党为国的抗争之路。

入党不到一年时间,他就担任国民党芜湖县党部宣传部部长。

此时正值国共合作的关键时期,李克农就牢牢抓住这个机会,在各个地方开展演讲,宣传共产党的政策,将革命的浪潮推向自己力所能及的地方。

但这一年4月,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芜湖地区被白色恐怖所笼罩,共产党三个字在这里成了禁忌。

李克农痛恨国民党的这种行为,对国民党当局的所作所为表现出了强烈的反抗。

李克农:潜伏地下战线的开国上将,主席的忠实卫士,曾救过周总理

4月18日,国民党发出了悬赏通缉,要以50000大洋缉拿李克农归案。面对敌人的威胁,李克农誓死不屈,和敌人展开了你来我往的地下战斗。

直到1928年,李克农前往上海,才摆脱了敌人的追捕。

在上海蛰伏数月之后,在周总理和钱壮飞的安排下,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上海无线电管理局,成为了一名广播新闻编辑。

他和钱壮飞、胡底三个人组成了中共特别小组,潜伏在敌人内部,打探消息。

此时的他入党不过三年,也没有经过任何系统的培训,面对整日和敌人斗智斗勇的险境,周总理曾问他:“你觉得你能完成这项工作吗?

李克农摇摇头:“我不知道我能不能完成这份工作,但是我已经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只有无所畏惧的人,才能在钢索上拿到想要的东西!

李克农视死如归的精神打动了周总理,周总理轻轻拍拍他的肩膀:“我相信你,若有紧急情况,可自行应变,不必请示上级。

李克农:潜伏地下战线的开国上将,主席的忠实卫士,曾救过周总理

李克农没有辜负周总理的信任,他很快就得到国民党的重视,升任为上海无线端管理局电务股股长,得到了中统特务头目徐恩曾的赏识。

从国民党手中获取情报是容易了,但是想要传递出去却是异常困难。

为了不被敌人发现,李克农想出了一个很巧妙的办法,让中共地下交通院宋季仁装扮成佣人,往李克农的办公室中送饭。

李克农就摆出一副国民党官员的架子,动不动就对宋季仁劈头盖脸地一顿痛骂,每到这时候,一些想要汇报工作的人也不得不止步于此,没人敢招惹正在气头上的李克农。

这时候宋季仁就做出一幅卑躬屈膝的样子,配合李克农演戏,出门的时候再挤出两滴眼泪,不少人只有可怜这个厨工的份儿,根本没想到此时信息已经被传递出去了。

这样的方法屡试不爽,从来没有人多次产生过怀疑,但是这时候却发生了一件足以颠覆整个上海地下党的严重事件。

李克农:潜伏地下战线的开国上将,主席的忠实卫士,曾救过周总理

1931年4月24日,特科主要负责人之一顾顺章叛变。

这个几乎掌握着中共上海所有地下情报组织名单和地点的人,成了一个不定时的炸弹。

李克农深知,如果不能尽快将这个消息传递回中央,不仅是中共整个地下党组织,甚至是周总理,都随时有可能落入国民党之手。

但是他和中央特科之间接头基本上都是有固定的时间的,这天并不是接头时间。

李克农只好连夜找到陈赓,将这件事报告给了周恩来。

周恩来当机立断,当即动用全部的力量,将这个消息传递给了顾顺章所有可能知道的据点和负责人,组织地下党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大转移。

尽管这其中有一些地下工作者因为没能及时得到消息。落入了国民党手中,但是因为李克农传递消息及时,依旧保住了中央特科的根基,避免了全军覆没的惨况。

所以严格意义来说,李克农对周总理也算有救命之情。

李克农:潜伏地下战线的开国上将,主席的忠实卫士,曾救过周总理

识破阴谋,及时为周总理解围

由于前期一直在上海工作,所以李克农对毛主席一直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人。

一直到1931年年底到达中央苏区之后,才第一次见到毛主席。

尽管当时还没有确立毛主席在党内的领导核心,但是李克农对他却是十分尊重,经常会给毛主席送报纸和食物,还将中央政府政治保卫局红军工作部科员叶子龙介绍到毛主席身边工作。

毛主席对做事细心周密的李克农也是十分赞赏。

后来的红军长征途中,毛主席和周恩来带领部队北上的时候,李克农再次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保护毛泽东等中央领导脱离危险到达陕北。

此时的李克农在毛主席心中已经成了一个值得信赖的将领,因此在到达陕北之后,李克农被任命为中共代表,协助周总理对东北军开展谈判工作。

李克农:潜伏地下战线的开国上将,主席的忠实卫士,曾救过周总理

李克农和邓颖超

在此期间,李克农搜集多方情报,对张学良的得力干将高福源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

这场思想政治工作成了张学良思想转变的开端,为后来西安事变做了铺垫。

全面抗战爆发后,李克农为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安全也是操碎了心。

抗战初期,为了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周总理等人经常需要会见一些国民党高层和外国人。

有一次,国民党的特务头目康泽邀请周总理赴宴,另有几位黄埔军校的师生一同出席。

周总理原本是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因此在席间的时候,康泽等人以对老师表示敬重的名义,一杯接一杯的向周总理敬酒。

陪同的李克农担心康泽等人另有所谋,便化被动为主动,举起酒杯说道:“我替胡公喝。”说着,李克农就端起酒杯连喝几杯,脸不红心不跳。

康泽等人不好继续再向周总理,只好作罢。

李克农:潜伏地下战线的开国上将,主席的忠实卫士,曾救过周总理

康泽

喝完酒之后,康泽不知又想出什么幺蛾子,拉着周总理和众人就拍了一张合照。

回到办事处喝了一大杯浓茶才清醒过来的李克农,再细想这件事,却觉得有些后怕。

他担心康泽等人拿着这张合照做文章,因此第二天,李克农就带着人找到了洗印的照相馆,对老板说要看看昨天的照片。

老板眼看他们也是照片上的人,当即乐呵呵地将照片的底版拿了出来。

当时的照片底版都是玻璃的,李克农故意将底版举得高高的,装作认真查看的样子,然后在转身的时候,故意手中一松,装作不小心的样子,将玻璃掉在地上摔了个稀碎。

后来合照的事只能就此作罢。

周总理知道这件事后,不仅没有责怪李克农,还夸李克农做事机警周到,是一个出色的好战士。

李克农:潜伏地下战线的开国上将,主席的忠实卫士,曾救过周总理

右:李克农

毛主席说:你们的父亲李克农是个大特务

负责周总理事务的同时,李克农还时时刻刻关注着延安毛主席的状况。

当他知道毛主席想要研究一些诗词却苦于没有书籍的时候,李克农当即找到自己的好友钱杏邨,将他家中所有的唐诗宋词的藏书打包送给了毛主席。

毛主席因为营养不良,身患肺病的时候,也是李克农及时出面,动用自己的关系网,从从海外运来一批鱼肝油寄往延安,毛主席的肺病才得以痊愈。

尽管李克农从来没有上过正面战场,但是在党的地下工作上,李克农付出的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1941年,毛主席约李克农和其夫人赵瑛在杨家岭吃饭,毛主席开玩笑的向李克农的二女儿李冰问道:“你知道你们的父亲李克农是干什么的吗?

李冰摇摇头说不知道,毛主席再问小儿子李伦,得到的也是一样的答案。

毛主席大笑两声,说道:“我知道,你们的爸爸是一个大特务,不过是咱们共产党的特务。

说完,几个人不约而同地一起笑了起来。

李克农:潜伏地下战线的开国上将,主席的忠实卫士,曾救过周总理

后来李克农返回延安之后,毛主席亲自点名,让他担任了中共中央社会部的副部长以及中共中央情报部的副部长。

他派遣情报工作人员深入日军和国民党中,获取了大量对我党有利的情报。

抗日战争结束后,蒋介石邀请毛主席赴重庆参与谈判。

接到蒋介石的第一封电报后,毛主席不禁开始思考,蒋介石的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所以他第一时间找来了李克农,,向他了解了国民党的动向。

为了保证毛主席的安全,李克农特意将国民党的情报做了整理,最终得出一个结论:蒋介石此举不过是设的一个局。

随后,李克农接近了对国民党方面的监控,从一个破译的密电中发现了蒋介石重庆谈判的真正目的,他不过是为了制造舆论,巩固自己的威望,并没有和谈的打算。

但是毛主席还是决定,深入虎穴,化被动为主动。

李克农:潜伏地下战线的开国上将,主席的忠实卫士,曾救过周总理

从延安出发的时候,李克农一直将毛主席送到了机场,尽管这次行动已经做了严密的安排,但是李克农心中却始终放心不下,一时没忍住,还在毛主席面前流了几滴眼泪。

毛主席却笑着调侃道:“男儿有泪不轻弹,你怎么用咸豆豆送我呀?”

听到毛主席幽默的话语,李克农一下就被逗笑了,急忙抹去泪水,向主席保证道:“主席,您放心,我们都等着您回来。”

说完,毛主席摆摆手,走上了专机。

后来的解放战争中,李克农一边负责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安保工作,一边在党的地下工作上尽心竭力。

新中国成立后,李克农先后被任命为中央情报部部长、中央人民正度外交部副部长、中央军委总情报部部长等职务。

李克农:潜伏地下战线的开国上将,主席的忠实卫士,曾救过周总理

1953年抗美援朝停战之际,李克农成为谈判代表团的前线总指挥,为抗美援朝签订停战协议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1955年军衔评定的时候,李克农的名字并不在评比名单上。

赖传珠将名单交由主席定夺的时候,毛主席不解地问道:“李克农的名字呢?他怎么不在?难道他没有资格评为上将?”

赖传珠这才急忙解释道:“因为李克农同志前期的身份比较特殊,所以我们思考了很久,认为他没有上过战场,评为上将可能难以服众。

毛主席不禁感慨道:“怎么会不服众呢?你们还是不够了解他,要是没有他,我和恩来根本不会有今天,我们曾经都是被他保护下来的人呐。

在毛主席的开导下,赖传珠才逐渐明白了,情报工作并没有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这也是时刻将脑袋挂在裤腰带上的工作,不比在前线冲锋陷阵的将士们牺牲的少。

因此,中央经过重新评估之后,重新添上了李克农的名字,同时也对我国情报部门的工作更加重视。

1962年,因常年工作劳累,李克农将军在北京不幸病逝,终年63岁。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10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