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晚年秘密邀请毛泽东访台,毛泽东:让小平同志代替我去吧

发布啦 0 0

带着遗憾去世

1975年4月5日,这天是清明节,也是蒋介石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这一天,蒋经国像往常一样,来到台北士林寓所给父亲请安,蒋介石虽说久居病榻,但见到儿子仍极力挤出笑容,还关切地嘱咐儿子平时要多注意休息。

蒋介石晚年秘密邀请毛泽东访台,毛泽东:让小平同志代替我去吧

左起:蒋介石、宋美龄、蒋经国

当天晚上八点多钟,蒋介石开始入睡。过了一会儿,值班医生发现他脉搏变慢,当即实施急救,但蒋介石的心脏已经出现时跳时停的现象,医生们足足抢救了三个多小时,最后甚至以电极直接刺入心肌,但仍是无济于事。

当晚11时30分,在中国军政界纵横几十年的风云人物蒋介石在台湾去世,终年88岁。

蒋介石是带着遗憾去世的,殊不知他在1975年初就秘密唤来国民党元老陈立夫,提出了一个在当时看来很爆炸的建议:可以请毛泽东来台湾访问。

但蒋介石最终也没等到和毛主席在台湾的会面。

也许蒋介石在弥留之际,他的思绪又回到了令他魂牵梦绕的老家浙江溪口,回到了几十年前那个令他意气风发的时代。

二十多年前,已经成为国家主席的毛泽东为了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给蒋介石写了一封信,其中有一句话让蒋介石红了眼眶:

奉化之墓庐依然,溪口之花草无恙,欢迎蒋先生在祖国统一后,回家乡看看。

蒋介石晚年秘密邀请毛泽东访台,毛泽东:让小平同志代替我去吧

蒋介石在奉化给母亲扫墓

1975年的清明节,蒋介石带着两岸尚未统一的夙愿安详地走了,他将他未完成的梦想交给了儿子蒋经国。蒋介石的灵柩至今没有下葬,也许是在等待着祖国统一的那天能埋进家乡的故土吧。

但他和毛泽东的互访还是没有实现。

章士钊出师未捷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这次访问,结束了中美两国长达22年的对峙局面。

在那期间,毛泽东在自己的书房接见了尼克松,他俩一握手毛泽东就说:“我们的手握在一起,我们的老朋友蒋介石可不太高兴啊!”毛泽东还对尼克松说:“实际上,我们同他的交情比你们长得多。”

毛泽东把蒋介石称为“老朋友”,还说自己和蒋先生交情很长久,这个说法经由香港传到了台湾,蒋介石听闻后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蒋介石晚年秘密邀请毛泽东访台,毛泽东:让小平同志代替我去吧

尼克松访华

尼克松在中国待了整整一周,这一周的时间足以改变整个世界的格局,蒋介石也敏锐地意识到,今后世界的风向标会跟着共产党走了。随着中国加入联合国、中日关系的改善、中国大陆陆续与西方国家建交,台湾在世界上只会越来越尴尬,前方的路也会越来越窄。

蒋介石虽说当上了第五届“总统”,但人生暮年的他早就没了当初的野心,现在唯一的愿望就是落叶归根。不过在要不要和中共主动联系这一块上,蒋介石却产生了犹豫。

军人出身的蒋先生一向认为,如此做法无异于“缴枪投降”。

这时候,中共方面好似看出了他蒋某人的心理,于是主动地采取了行动。外交部顾问廖承志出面发表讲话声称:“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欢迎台湾各方面人员来大陆参观、探亲、访友,保障他们的安全和来去自由”。

蒋介石晚年秘密邀请毛泽东访台,毛泽东:让小平同志代替我去吧

廖承志

86岁高龄的蒋介石得到消息后,对共产党的博大胸襟感佩不已,他决定暗中和中共联系沟通,却苦于手下无人可派。六十年代作为蒋介石的代表,秘密和中共联系的“和平国士”曹聚仁已于1972年7月逝世,如此大任要交给谁呢?

就在蒋介石纠结的时候,一架来自中国大陆的飞机缓缓降落在香港。飞机上被人用轮椅抬下来一位90多岁的老人,这个人便是在国共两党中声望颇高的章士钊。

章士钊过去在北洋政府做过司法总长和教育总长,在中华民国政府当过参议员,又在新中国政府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

既然蒋介石找不出人,那就由共产党主动派人去和你联系吧!

章士钊当时重病在身,但为了两岸的和平统一,还是毅然决然地接受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嘱托,以耄耋之龄担当起了沟通两岸的任务。以他的人脉和威望,去联系台湾方面的老朋友是再合适不过了。

蒋介石晚年秘密邀请毛泽东访台,毛泽东:让小平同志代替我去吧

章士钊先生

章士钊老先生果然不辱使命,他到了香港之后便到处找关系搭桥,终于和台湾方面秘密联系上了。当时的他还特意把女儿章含之派到北京,让他乐观地转告毛泽东与周恩来:

“各方面的关系初步接上,在香港顶多住三个月即可完成任务回北京。”

章士钊对这次沟通台湾之事自信满满,觉得自己的身体在这三个月内不会出事。但同样身体欠佳的周恩来,却为章士钊的身体操碎了心。章士钊只是去一趟香港沟通事宜,周恩来恨不得给他配备一整套工作人员,安保、医疗、秘书、厨师......一个都不能少,再三叮咛他们照顾好老先生。

但章士钊毕竟年龄在那里摆着,加上他本身就患有疾病,而且这次眼看两岸关系又有了新曙光,他心情太过兴奋,结果再一次病倒了。

这一次病倒,章士钊没能挺过来。

1973年7月1日,章士钊先生以92岁高龄在香港去世。虽说他“出师未捷身先死”,但他生命中最后的日子在香港做的事情,成功地在蒋介石的内心掀起了波澜。

蒋介石晚年秘密邀请毛泽东访台,毛泽东:让小平同志代替我去吧

老年蒋介石(右二)在台湾

果然到了1975年,重病中的蒋介石派出了国民党元老陈立夫,作为对章士钊生前的回应,陈立夫通过香港方面的秘密渠道,向中共正式表示:可以请毛泽东来台湾访问。

这一消息在当时可谓石破天惊,毛泽东和周恩来听了都很高兴,这说明章士钊生前在香港的工作没有白费,但那时两人的身体都已经非常不好了,恐难以远行台湾。

于是,毛泽东找来邓小平,嘱咐道:“你可以代表我去台湾,两岸可以以此为契机,尽快实现‘三通’。”

两岸和平统一终于有希望了!

陈立夫得知后非常高兴,随即在香港发表了一篇名为《假如我是毛泽东》的文章,文中对海峡两岸未来的关系十分乐观。陈立夫在文中直抒胸臆,欣慰之情油然而生:

“欢迎毛泽东或者周恩来到台湾访问,与蒋介石重开谈判之路,以造福国家人民。”

但不幸的是,1975年蒋介石的去世,让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化为泡影。

蒋介石晚年秘密邀请毛泽东访台,毛泽东:让小平同志代替我去吧

蒋介石(左三)

其实,这并不是两岸第一次秘密沟通。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国共两党就已经有了秘密来往,甚至就“中国和平统一”的愿景提出了初步方案。

不过,台湾和平回归的企盼总是因为一次次突如其来的变故无疾而终,这一切又是怎么回事呢?

美国人的阴谋诡计

这里所有的一切,都要从淮海战役结束后,蒋介石第三次下野说起。

1949年,陈毅、粟裕率领的华东野战军几十万人在福建枕戈待旦,只等中央军委一声令下便横渡台湾海峡,完成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

在台湾屁股还没坐热的蒋介石慌了,就他带到台湾的那点残兵败将,哪里是手下精兵强将云集的陈毅的对手?于是,蒋介石便把阻止解放军攻台的希望放在了美国第七舰队的身上。

蒋介石晚年秘密邀请毛泽东访台,毛泽东:让小平同志代替我去吧

杜鲁门

美国总统杜鲁门却称,共产党若占领台湾,将直接威胁到太平洋地区的安全,还抛出了一个所谓“台湾地位未定”的说法。那意思就是,台湾将会不会是中国的一部分,那还不一定呢!

这话老蒋一听就明白,杜鲁门这糟老头子坏得很,他想要分裂中国!

蒋介石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终于下定决心以大局为重,不做千古罪人,直接霸气宣布:即便美国人从台湾撤走第七舰队,我也要坚持“一个中国”立场!

台湾当局的“外交部长”叶公超也发布声明说:“台湾属于中国领土之一部分,中国对台湾拥有主权。”

毛泽东看完叶公超的声明后很是欣慰:“看来蒋介石还有一点良心,不想分裂中国,不想成为千古罪人。”

其实,蒋介石和美国人各有各的心思,蒋介石想通过美国人获得国际上的外援,从而获得足够的生存空间,打乱中共解放台湾的阵脚;而美国人呢?可以借此机会将计就计,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让台湾变成美国遏制中国大陆的前哨站。

蒋介石晚年秘密邀请毛泽东访台,毛泽东:让小平同志代替我去吧

蒋介石(左)和于右任握手

蒋介石坚持“一个中国”,那么他觉得美国第七舰队就不能保护台湾了,自己最后只能接受“成王败寇”的残酷现实。

但此时,朝鲜战争突然爆发,本来计划攻打台湾的华野第九兵团突然接到命令北上朝鲜参战。这下子,不管美国人打不打台湾的主意,第七舰队也不得不进驻台湾海峡了。

蒋介石得知后大喊一声:“天父伟大!”由于太过兴奋,还不小心把鸡汤泼了一身。这一次,蒋介石犹如抓住了救命稻草。

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签字后,蒋介石当着儿子蒋经国和军统老大毛人凤仰天长叹:“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是毛泽东的对手,美国人说我蒋介石不行,可他们自己又怎么样呢?美国人与中共比,与毛泽东比,哪方面都无法比,十几个国家的联军加上三十几个国家的后勤支援,最后竟如此狼狈,两个联合国军司令官都垮了台,真是耻辱啊!”

蒋介石晚年秘密邀请毛泽东访台,毛泽东:让小平同志代替我去吧

彭德怀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蒋经国和毛人凤一听,心中顿时五味杂陈,因为他们知道朝鲜战争的胜利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们这辈子也别想回大陆了。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之后的日子里,命运并不是没给蒋某人回到大陆的机会。

毛泽东和蒋介石的沟通

两岸分隔的时间越久,双方企盼统一的意愿就会强烈。

1956年周恩来会见外宾时,请他们给蒋介石传话:“蒋介石如果愿意将台湾归还给祖国,就是一大功劳,中国人民会宽恕他的。”

蒋介石一听这话,便赶紧顺坡下驴,大家都是中国人,干嘛敌对呢?于是决定与共产党展开沟通。

蒋介石找了一个叫曹聚仁的人,让他作为自己的全权代表,秘密去北京直接找毛泽东、周恩来沟通。身为作家的曹聚仁虽是个拿笔杆子的文人,却十分擅长政治活动。

蒋介石晚年秘密邀请毛泽东访台,毛泽东:让小平同志代替我去吧

曹聚仁和孩子

曹聚仁过去和国共两党的高层接触颇深,但他的政治信仰却不偏向国共任何一党,属于政治中立人物。正因为如此,曹聚仁在解放后既没有留在中央政府,也没有去台湾任职,而是跑到香港过起了小日子。

蒋介石把曹聚仁叫到台湾好一阵嘱咐:“这次一定要摸清大陆方面的真正意图。”

见到曹聚仁之后,周恩来表示,第三次国共合作的目的,就是实现祖国统一。他还说:“只要政权统一,其他的都可以坐下来共同商量安排。”

和曹聚仁的一番交流下来,双方在很多问题上都达成了共识,两党都有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意愿。之前大家剑拔弩张的关系,从这一刻开始有了缓和的迹象。

在那之后,曹聚仁又去了一次北京,毛泽东请他吃了一顿饭,席间告诉他:“只要蒋氏父子能抵制美国,我们可以跟他们合作。”毛泽东还提出,只要蒋氏父子不和美国人搞到一起,台、澎、金、马都可以由蒋介石来管。要是美国取消对台湾的物资支援,那就由中央政府供应物资,台湾人民都可以按照他们的方式生活。

六十年代,毛泽东将对台湾蒋氏父子的宽大政策整理成“一纲四目”,并书写成信件,让和蒋介石、陈诚关系较好的张治中带给陈诚。

蒋介石晚年秘密邀请毛泽东访台,毛泽东:让小平同志代替我去吧

陈诚和妻子谭祥

“一纲四目”的具体内容如下:

“一纲”:

只要台湾回归祖国,其他一切问题尊重蒋介石与陈诚的意见,妥善处理。

“四目”:

第一、台湾回归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所有军政大事安排等悉由蒋介石与陈诚全权处理;

第二、所有军政及建设费用,不足之数,悉数由中央拨付;

第三、台湾之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必俟条件成熟,并尊重蒋介石与陈诚的意见协商决定,然后进行;

第四、双方互约,不派人进行破坏对方团结之事。

“小委员长”陈诚收到此“一纲四目”之后,便和蒋介石以及一众国民党高官研究。

蒋介石晚年秘密邀请毛泽东访台,毛泽东:让小平同志代替我去吧

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陈诚

1965年,曹聚仁在蒋经国的授意下再次赴京,周总理此次交给他一封信,嘱托他带给蒋介石。此信中有毛泽东亲笔写的一首词《临江仙》,其中有两句“明月依然在,何日彩云归?”

据说,已经年近80的蒋介石看到这两句词后,不由得老泪纵横,当场失神。

作为对毛泽东“一纲四目”的回应,台湾的蒋氏父子拟出了六个条件,称为“六项协议”,然后双方再作进一步商量。

这六个条件主要内容概括就是:蒋介石仍担任国民党“总裁”,将江西庐山作为养老之地;蒋经国出任台湾省省长,全权处理台湾内政,除了军事外交由中共决策,只要求农业方面“耕者有其田”;中共必须负责台湾财政援助;台湾海空军并入中共海空军,陆军缩编为四个师;台湾现任大小官吏,官阶待遇不变,人民生活水平也不能降低等等。

这几条要求在毛泽东看来,都不算过分。尤其是在军队问题上能达成共识,这一点相当不容易。

蒋介石晚年秘密邀请毛泽东访台,毛泽东:让小平同志代替我去吧

重庆谈判时的毛泽东和蒋介石

但两岸这样的和谐氛围并没有持续多久,很快中国大陆便进入了历史特殊时期。蒋介石知道后,便对共产党产生了疑虑,国共两党关于台湾地区的共识便暂且搁置了。

风云变幻的台湾岛内局势

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台湾岛内的变故也不少。

从50年代起,为了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美国人开始暗地里扶持岛内的台独势力,但这种事蒋介石若是不点头,根本就不可能做到。

的确,蒋介石绝不做千古罪人。

蒋公一向反对台独,反对“两个中国”,他曾公开说过:“谁搞台独,我搞谁脑袋!”

美国人见蒋介石如此“执迷不悟”,便撺掇着干涉台湾内政。他们的办法就是,在台湾搞一场轰轰烈烈的“民主选举”,声势越大越好,把蒋介石这个“不听话的总统”换成其他人。

蒋介石晚年秘密邀请毛泽东访台,毛泽东:让小平同志代替我去吧

蒋宋夫妇和史迪威

在《资本论》里,马克思说得清清楚楚:由于资本的社会力量,资本家可以玩弄各种所谓“民主、自由”的把戏,看不穿这套把戏倒也罢了,但起劲为这种把戏鼓吹,要么是资本家的走狗,要么就是白痴。

在“民主选举”的制度下,很多人都会主动跳出来,打着“民主”的幌子钻空子、打擦边球。

因此,所谓“民主选举”就是美国人强加给台湾的一套鬼把戏,只不过是他们想从蒋介石手里夺权的借口罢了。

美国人在台湾搭了“民主选举”的台子,台湾各界推举“总统候选人”活动就立刻闹得沸沸扬扬。有人推举陈诚,有人推举胡适,胡适虽说和美国走得近,但他毕竟是个文人,没有执政经验,于是美国人便全力支持陈诚。

这帮老美的阴谋被蒋介石看得清清楚楚,你们想找个人替代“蒋总统”?不好意思,他蒋某人这辈子就没打算放弃权力。还想挟持陈诚搞台独分裂?门都没有!

蒋介石晚年秘密邀请毛泽东访台,毛泽东:让小平同志代替我去吧

蒋介石的“总统”就职演说

台湾搞“民主选举”的事情传到北京,毛主席想到蒋介石为了台湾不被割裂所做出的种种努力,说了这样一番话:“台湾是蒋介石当‘总统’好,还是胡适、陈诚当‘总统’好,我看还是蒋介石好。但凡在国际活动场合,有他我们不去。至于当‘总统’还是他好......十年、二十年起变化,给他饭吃,可以给他一点兵,可以让他去搞三民主义。历史上凡是不应当否定的,都要作恰当的估计,不能否定一切。”

毛主席这番话,在当时看来堪称石破天惊,细细读来竟隐约显现出“一国两制”的雏形,让人们看到了两岸重启对话的希望。

诚然,毛蒋两人虽说斗了二十多年,但在“一个中国”的问题上,双方立场都是一致的。

毛泽东的意思很明确,只要蒋介石在台湾岛掌权,那么美国人想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就是痴人说梦。而蒋介石直到80岁之后,由于其规律的生活习惯,身体还一直都很健康,他的医生们都认为老爷子活到95岁完全不成问题。

但这一切,在1969年那次车祸后,突然间有了变数。

蒋介石晚年秘密邀请毛泽东访台,毛泽东:让小平同志代替我去吧

蒋介石和宋美龄

1969年9月16日下午,已经83岁的蒋介石在台湾阳明山召开军事会议。在他们回来的路上,蒋宋夫妇的车队遇到了一辆反方向开过来的大客车。

为了躲避该车,车队先导车司机第一时间选择了转弯避让。但就在这个时候,迎面突然窜来一辆超车的吉普车,先导车的司机猛踩刹车免于撞击,然而后面蒋宋夫妇的座驾司机却来不及反应,重重地撞在先导车后面。

这辆吉普车属于国军一位师长,他当时急于回家,就让司机开快点,司机在超车时太过急躁,于是便碰上了蒋介石的车队。

车子后座的蒋介石和宋美龄都没有绑安全带,所以二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撞伤。宋美龄的伤势较轻,只是颈部和腿部产生了挫伤,但蒋介石的伤势就不那么乐观了。休养几周后,蒋介石虽然恢复健康,但整个人远没有过去精神了。

后来医生一查,发现蒋介石的心脏出了问题。自那以后,蒋介石就像变了一个人,身体每况愈下。

蒋介石晚年秘密邀请毛泽东访台,毛泽东:让小平同志代替我去吧

蒋介石晚年和孩子们在一起

1975年春天的杭州西湖,万绿复苏,雀跃莺啼,天地一片生意盎然。毛泽东也正是在这个人间天堂般的地方,得知了和他争斗二十多年的蒋介石的死讯。

毛泽东一脸凝重,只说了三个字:“知道了。”

毛泽东明白,那时蒋介石可是两岸和平统一的关键人物,他要是在两岸关系缓和之前就驾鹤西去,那和平统一的问题只能留给后人了。

蒋介石曾无不感慨地说:“阳明山那次车祸,至少折损了我二十年的寿命。”

毛泽东留下了无数诗篇,但他最愿意写的,无疑是庆祝两岸统一的华章。

邓小平和蒋经国的努力

1973年章士钊去世后,陈立夫传出了蒋介石邀请毛泽东访问台湾的消息,毛泽东高兴地喊来邓小平:“你可以代表我去台湾,两岸可以以此为契机,尽快实现‘三通’。”

蒋介石晚年秘密邀请毛泽东访台,毛泽东:让小平同志代替我去吧

毛泽东和邓小平

从那之后,毛主席嘱咐的解决台湾问题的愿望就一直被邓小平牢记在心。

1978年,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响了神州大地,全国人民在邓小平的带领下热火朝天地发展经济。邓小平觉得,现在中国的形势一片大好,是该完成毛主席生前对自己的嘱托、开启海峡两岸新一轮对话的时候了。

值得一提的是,邓小平在1979年访美得知,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始终不让步。邓小平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台湾:“大家要做好在台湾问题上,中美关系倒退的准备。”

邓公此言是有十足的底气的,因为他知道,蒋经国绝对会秉承蒋介石的“一个中国政策”,而且这位“蒋二世”在早年间曾是邓小平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同学,只要他们二人联手,美国人就算想插手台湾也奈何不了。

1979年元旦,中国大陆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再一次主动向台湾当局抛出橄榄枝。

蒋介石晚年秘密邀请毛泽东访台,毛泽东:让小平同志代替我去吧

《告台湾同胞书》

《告台湾同胞书》发布的第二年,邓小平就派人给蒋经国带话说:“我们是老同学,在统一大业上应该合作一把!彼此都已是古来稀的人,在我们这代解决,历史会说我们好话!”

1983年,邓小平会见美国西东大学教授杨力宇,提出了实现台湾和中国大陆统一的六条具体构想,这便是著名的“邓六条”。

蒋经国得到老同学的声明后非常高兴,他在1986年也公开表态:

“中国只有一个!中国必须统一!”

在两人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大陆和台湾彻底开启了各种交流合作,双方开始通商往来、互相访问......最重要的是,蒋经国在1987年允许让当年退守台湾的国民党老兵回大陆探亲,这一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引爆了整个宝岛,10万份探亲申请表在半个月内便一抢而空。

那段时间,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关系越来越好,两岸人民的交往也越来越紧密。包括邓小平在内的所有人都激动地认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近在眼前!

蒋介石晚年秘密邀请毛泽东访台,毛泽东:让小平同志代替我去吧

蒋经国(前排右)在舷梯上向群众挥手

对于蒋经国的种种正当行为,邓小平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不像他的父亲那样死要面子,(蒋介石)即便对‘一个中国’立场认同,也不愿意向毛主席低头。”

1988年初,就在海峡两岸的关系前所未有的融洽之时,身在北京的邓小平得到了一条令他十分震惊的消息:

蒋经国于1988年1月13日在台北病逝,享年78岁。

1989年,邓小平在北京会见苏联领袖戈尔巴乔夫,谈到当下没能解决的台湾问题,邓小平惋惜地说:“我这一生只剩一件事,恐怕是做不成了,那就是祖国的统一大业!”

邓小平心里很不是滋味,毛主席在去世前一年对台湾问题的谆谆嘱咐,他却没能完成。

蒋介石晚年秘密邀请毛泽东访台,毛泽东:让小平同志代替我去吧

邓小平会见外宾

当邓小平在说这句话的时候,脑海里自然回想起一年前惊闻蒋经国去世时的情景。邓小平当时意味深长地对周围的人说:“当蒋经国依然健在时,中国的统一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困难和复杂,国民党与共产党过去有两次合作的经验,我不相信国共之间不会有第三次合作。”

随后他感叹道:“可惜,经国死得太早了。”

命运没有眷顾毛泽东,同样也没有眷顾邓小平,蒋介石因车祸折了阳寿,儿子蒋经国也在年纪不大的时候就撒手人寰,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推手接连去世。

邓小平想在有生之年解决台湾问题的梦想,仿佛顷刻间化为了泡影,他和毛主席一样,也是带着遗憾去世的。两岸和平统一,也只能寄希望于后人了。

现在满心希望,我们这一代能够等到两岸统一的那一天。

(全文完)

头条号“杰瑞哥侃历史”今后会持续向大家讲述各种历史故事,请各位读者点赞关注!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10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