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到来,糖尿病患者如何科学安全吃粽子?

发布啦 0 0


端午节即将来临,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华民族的节日文化,是一种传统,也是一种爱国爱家、庆祝丰收的情怀表达。但是粽子是以糯米等碳水化合物为主要原材料的食品,血糖生成指数高,并且内馅多重油、重盐或重糖,会造成血糖进一步升高,所以糖尿病患者吃粽子有讲究。濮阳市油田总医院分泌科主任李继芳提醒患有糖尿病的朋友,注意一下几点,方可安心吃粽。

端午节到来,糖尿病患者如何科学安全吃粽子?

健康吃粽,选对品种更安心

目前市场上主要有甜粽咸粽2种,其中甜粽中的豆沙,蜜枣的含糖量高,糖友们应尽量避免选用;咸味粽子常含有蛋黄、五花肉,由于蛋黄和五花肉含有不少胆固醇和脂肪,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患者不宜进食过多。糖友可选择蔬菜粽子或五谷粽子,除含有糯米外,也添加了黑米、燕麦等,其中含有膳食纤维,能延缓餐后血糖升高。

端午节到来,糖尿病患者如何科学安全吃粽子?

这样吃粽,血糖平稳,健康又美味

当主食吃:糯米属于谷物类,应该作为主食食用,一个中等大小的粽子(纯糯米)与一碗米饭的热量基本相同。切不可把粽子当作点心或者饭后甜食食用。

搭配蔬菜一起吃:吃粽子前,先食用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新鲜蔬菜,可以减缓糯米在小肠内的吸收,从而可以延缓血糖的上升。食用后也可饮用一些绿茶或者普洱茶来解腻消食,对于血糖的平稳更有利。

不可忽略血糖监测:粽子对血糖有一定的影响,因此糖友们在享受美味粽子的同时,也千万不可以忽略血糖监测。

端午节到来,糖尿病患者如何科学安全吃粽子?

吃动平衡,更健康:建议糖友在饭后0.5小时到1小时进行适量的运动,增加热量消耗,更有利于控制餐后血糖的升高。

濮阳市油田总医院分泌科主任李继芳告诫广大糖友,当血糖控制比较好时可以适当食用,但是每餐不要超过1个、每天不超过2个中等大小的粽子。粽子本身升糖指数高,热量高,对于血糖的影响较大,如果近期血糖控制不理想,如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血糖>10.0mmol/L或者糖化血红蛋白>6.5%时,或者血糖波动大的糖友暂时不要食用。

刘淑婵 司民权 李凤和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10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