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面对2020年初新冠肺炎突发的肺炎疫情,中盐集团担起国企责任,全力保障食盐、医用盐、消毒产品供应,推动疫情防控,积极复工复产。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斗争中,从整个群体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从疫情中逆行的人。他们放弃休假,主动去做志愿者,冲锋在前,竭尽全力,默默奉献。他们把自己从普通的企业员工变成了抗击疫情最漂亮的战士。他们是疫情第一线的中国盐民。
关键词:
抗击疫情中的盐民,保障食盐供应
背景
自新冠肺炎爆发肺炎以来,中盐集团高度重视,反应迅速,坚决执行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在认真做好自身防控工作的基础上,以主体责任为重,迅速恢复生产能力,全力确保食盐、医用氯化钠、消毒用品等物资“能运能供,不涨价”,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集团首次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协调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生产;提前部署区域食盐生产和运输调度,确保食盐供应;全面强化战时机制,确保抗疫物资稳定高产;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和地方政府的联络沟通,协调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根据企业政策制定恢复工作和生产的计划,不断促进企业实现生产和效率。2020年1月29日,中盐集团向湖北省捐赠500万元用于疫情防控。2月11日,党委书记、国资委主任彭浩(SASAC)来到中盐集团进行实地考察,对公司疫情防控和防控物资的生产供应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负责的行动
面对疫情,中盐集团立即行动,齐心协力,勇往直前,继续战斗,全力以赴保障供应,支持地方政府抗击疫情。在这个不平凡的时期,所有的中国盐民都勇敢地肩负起沉重的负担,展现出自己的使命,为COVID-19抗击肺炎做出贡献。
(一)在雪地里撒盐
2月4日,北京突然下大雪,给京津冀防疫物资运输带来很大困难。中国国家盐科研所的干部职工积极克服降雪、冰冻等困难,为确保各类盐的稳定供应做出了贡献。2月5日,中国盐业研究院与中国邮政滨海分公司、天津白石快递公司深度合作,迅速恢复节后订单投放,并在其电商平台上先后下达1700多个订单,及时向群众投放“安全盐、安全盐、优质盐”和保健品。
(2)“小黄人”突击队
疫情防控期间,外包工无法及时返岗,缺岗给中石化吉兰泰氯碱厂片碱生产带来了巨大挑战。氯碱厂党政工组织大批党员、管理技术骨干和一线员工成立突击队,协助现有劳动者包装码垛片碱。这支身着黄色防护服的队伍被亲切地命名为“小黄人”突击队。“小黄人”在困难时期挺身而出,直面困难,使氯碱厂在疫情防控期间稳定运行,成功克服困难。
(3)不停“陀螺”
贾是中国石油榆林盐厂的一名普通经理,负责大包装食用盐和“压片盐”的生产和管理。为了保证正常
武利平是中国石化金坛公司防疫控制办公室成员。她不仅要保证信息的畅通,还要协调防控物资的供应。接到上级通知后,她迅速起草了《公司党委关于成立防控领导小组及领导小组办公室通知》《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分工的通知》01《关于延迟上班有关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并通过成立疫情防控工作组,及时将中央和集团公司的文件精神和个人防疫措施传达给领导、厂矿和部门。她还负责公司疫情的动态收集,各种信息的收集和提交给集团公司和地方政府,以及与厂矿部门的协调。一个小小的身体冲到前线,发挥巨大的能量,积极履行“管家”的职责。
(5)战斗中的父子兵
郝又丰是中国盐业总公司兰台公司车队司机,每天为兰台钠公司近400名一线员工提供定点送餐服务。目前,为了保证常驻人员吃到一顿热腾腾的饭菜,郝有丰坚持每天认真核对订单数量,以最快的速度装卸饭菜,从不遗漏或发现任何错误,从而保证工作人员按时吃饭。郝有丰的父亲郝唐果是一名六十多岁的社区物业工作者。他已经坚守疫情防控一线好几天了,调查工作一丝不苟,毫不懈怠。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郝唐果和郝又丰父子,舍生忘死,关爱每一个人,用实际行动贡献自己的力量。
责任履行
作为中国盐业协会会长单位,通过协会向全国盐业发声,组织动员全国盐业积极行动,做好疫情防控和稳定食盐供应工作。在盐业的共同努力下,疫情期间,全国食盐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稳定,为维护良好的社会生活秩序做出了贡献。
65份政策文件:中盐集团成立了3个专门工作组,编制《防疫政策指引》清单,其中包含“宏观指导、财政、税收、人力资源、法律、信息”等7大领域的65份政策文件,指导各关联企业做好复工复产、落实税费优惠、争取资金支持、降低社保费用、防范法律风险等具体工作。
9万吨库存:疫情期间,中盐集团重点安排安徽、河南、陕西、江西、江苏、河北等地的盐业生产企业在湖北进行保障和供应联动,在湖北省吃
盐库存量始终保持在9万吨左右,能满足市场5个月正常需求。8大区域调配:中盐集团加强区域间食盐调配,维护疫情期间市场稳定,主动出击克服交通管制等难题。中盐榆林公司于1月27日全面复工,紧急实施了对陕西6,500吨、甘肃5,500吨、宁夏380吨、内蒙古1,700吨、山西1,600吨、京津冀3,200吨、黑龙江1,700吨、吉林895吨的调运计划,及时解决各地区燃眉之急,保障民生需求。
87%达产率:为确保物资稳定充足供应,中盐集团所属食盐、医用氯化钠、次氯酸钠消毒液等物资的主要生产和运输企业于春节期间陆续开工,3月21日,中盐集团正常生产经营的全级次118户子企业实现了全部复工复产,截至3月27日,食盐生产企业达产率平均为87%,盐产量同比略有增加,达8,362吨/日。
50,000瓶输液:中盐云虹公司是中盐集团位于湖北省的医用氯化钠生产企业,是国家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疫情期间负责向湖北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指定输液企业紧急配送医用氯化钠。1月27日,该公司先用库存发运,圆满完成了一周内供应700多吨医用氯化钠的紧急任务;2月1日晚将首批5万瓶输液顺利交付火神山医院,为及时救治打通了“生命绿色通道”;4月22日,满载32吨医用氯化钠的运输车驶向吉林省,持续支援抗疫前线;积极组织复工复产,向其他一线抗击疫情企业供应医用氯化钠,截至5月初,累计向各相关单位供应医用氯化钠6,500余吨。
1,000余吨食盐:中盐集团提前部署,在1月23日交通管制前已向武汉调运食盐1,000余吨,在交通管制后与当地政府协商开通“食盐运输绿色通道”,确定24辆应急物资运输车辆。
24小时满负荷生产:中盐红四方公司是中盐集团位于安徽省的次氯酸钠消毒液产品生产企业,1月27日接到合肥市及当地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的指令,需紧急做好次氯酸钠消毒液(有效氯6%)生产并定点存储,该公司立即组织四班两运转,24小时连续满负荷生产,次氯酸钠日产量增加至260吨/天,产能达到历史新高。
展望
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中盐集团将用改革开放办法,稳就业、保民生、促消费,拉动市场、稳定增长,走出一条有效应对冲击、实现良性循环的新路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全体中盐人将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按照国资委党委安排部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疫情防控期间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全力以赴、众志成城,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作出积极贡献。
【责任编辑:李沐霖】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中盐榆林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