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权女儿因政审不合格,无缘哈军工,陈赓大将:这个学生我要定了

发布啦 0 0

1960年,时任哈军工(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校长的 . 陈赓,见到了一名前来拜访他的女学生。

这名女学生的高考成绩过了哈军工的录取分数线,却因政审不合格而名落孙山。

所以想找陈赓走个“后门”,看看有什么办法能把自己录取了。

其实自从陈赓担任哈军工校长以来,许多人都采用各种方式来“贿赂”他,希望可以高抬贵手将自己的孩子送进来读书,结果无一例外都被拒绝了。

左权女儿因政审不合格,无缘哈军工,陈赓大将:这个学生我要定了

作为哈军工的校长,陈赓从不为任何人提供便捷路径,想要成为哈军工一员必须有真才实学,而且成绩和政审都要合格。

可当这名女学生说出自己姓名后,陈赓竟然大怒道:

“你是烈士子女,政审怎么会不合格?”

“烈士子女的身份都不行,那还有谁的政审能合格?”

“这件事交给我了,你回去等通知吧。”

“你放心,我一定录取你!”

没过多久,这名女学生果然收到了录取通知书,背后正是校长陈赓为其开了一个“后门”。

这位烈士子女是谁,为何政审会不合格?陈赓为何破例帮助她?

这一切还要从左权的牺牲说起。

左权悲惨牺牲,彭德怀报仇雪恨

1940年百团大战开始后,我军势如破竹破坏了许多日军的交通要线,极大程度上重创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左权女儿因政审不合格,无缘哈军工,陈赓大将:这个学生我要定了

面对八路军的打击与国民党的进攻,日军于1942年5月出动了大兵团对八路军前敌指挥部发起突然袭击。

彭德怀与左权立刻制定了转移路线,带领所有人一同突围。

可在一件事情上,二人却起了争执。

“你是总指挥,需要统领全军,不能出事。你先走,我带着大家断后。”

听到左权的话,彭德怀反驳道,

“就是因为我是总指挥,我才不能临阵退缩。再说北北(左权女儿左太北)还等着你呢。”

“不行,你一定要带着大部分机关人员突围出去,你的任务更重。”

看到彭德怀还要说些什么,左权急切地说道,

“别争了,就按我说的办吧,赶紧整理部队转移,不然等日本人来了就麻烦了。”

左权女儿因政审不合格,无缘哈军工,陈赓大将:这个学生我要定了

眼看自己争不过左权,彭德怀只能对自己的老战友嘱咐道:“千万要注意安全,家里还有妻子和女儿等着你凯旋呢。”

“放心吧,我会注意的。”

不久之后,彭德怀带着大部分机关干部向外突围,左权则带着剩下的战士及非战斗人员为彭德怀转移争取时间。

彭德怀没预料到的是,左权最终还是没能听到两岁的女儿喊他一声爹爹。

因为转移队伍中不仅有一线战士,还有中共中央北方局等机关单位的工作人员,所以左权等人的行军速度并没有很快,很快便被日本军队追了上来。

左权女儿因政审不合格,无缘哈军工,陈赓大将:这个学生我要定了

为了及时收拢部队更有效地突围,左权站到最高处的山坡上,一边观察日军的动向,一边指挥队伍安抚大家的情绪。

看到高处的左权,大家的情绪终于稳定下来,积极听从指挥,不再像之前那样乱窜。

察觉到这种方法有效,左权不顾部下的劝阻,执意站在最高处指挥。

可站在高处也暴露在了日军的视线中,再一看到身边还有警卫,又有指挥队伍的权利,日军确定这一定是八路军中的指挥官。

此后的时间里,日军的炮火一直追着左权不放。

再加上左权每到一个地方就前往高坡上指挥,更加方便日军锁定目标。

除了稳定军心以外,左权在躲避日军炮火之余,还会观察战友们的生命安全。

每当看到炮弹飞来,左权都会不顾自身安危将其推开,拯救了许多战士,自己却受了伤。

左权女儿因政审不合格,无缘哈军工,陈赓大将:这个学生我要定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日军的炮弹越来越密集、脚步也越来越近。

突然一枚炮弹袭来,左权躲避不及被击中,浑身是血的倒在地上。

头晕、气短、身体剧烈疼痛,种种不适反应使得左权意识越来越模糊。多次挣扎起身失败后,他停止了呼吸。

直到日军退去,我军才有机会重回战场,将左权的遗体装入棺材内就地掩埋。

但令人愤怒的是,日军知道八路军副总指挥左权牺牲在战场上后,带着人将左权的遗体重新挖了出来,并拍照后刊登在报纸上,以展示日军的战斗能力。

报纸刚一发行,就有人为彭德怀送去了一份。当看到左权的照片后,彭德怀“啪”的一声将报纸砸在桌子上:

“日本人欺人太甚,我一定要为死去的战士们报仇!”

左权女儿因政审不合格,无缘哈军工,陈赓大将:这个学生我要定了

自从左权牺牲后,彭德怀就陷入悲伤与自责中。若是当初让左权先转移自己殿后,或许他就不会牺牲。

如今看到左权无法入土为安,彭德怀的愧疚与恨意更加强烈,打定主意要给日本人一个“惊喜”。

几个月后,日本军队自满于自己取得的成果,在一饭店内举行庆功活动。而彭德怀得到消息后,悄悄将酒店大厨换成我军战士。

等到日军喝得酩酊大醉失去意识,战士们趁此机会为牺牲的战友们报了仇。

但彭德怀知道,左权生前最不放心的还是自己的女儿——左太北。

烈士子女左太北的成长之路

1942年10月10日,公葬左权的仪式在涉县举行。此时的左太北也不过才两岁,还不懂得牺牲的意义。

左权女儿因政审不合格,无缘哈军工,陈赓大将:这个学生我要定了

自从出生后,左权与妻子儿女就聚少离多,就连女儿出生时都没能陪在身边。

因为彭德怀是左权与刘志兰的媒人,所以左太北这个名字都是彭德怀取得。

太北,太行山以北,这里既是左太北的出生地,也是父亲左权生活和战斗的地方。

百团大战之前,左权为妻子规划好路线,将妻儿送到了延安,这才安心准备战斗。

直到牺牲时,左权与妻子已经分离二十一个月,左太北更是忘记了父亲的样子。

从左太北会说话开始,刘志兰就一直教女儿喊“爹爹”,想着左权胜利回家后能够听到女儿的呼唤。

谁料世事无常,刘志兰等来的竟是丈夫牺牲的消息。

追悼会这天,左太北用懵懂的大眼睛看着左权的黑白照片,还不明白父亲已经牺牲。

但看到母亲哭得如此悲伤,左太北也忍不住哭了起来。

左权女儿因政审不合格,无缘哈军工,陈赓大将:这个学生我要定了

没过多久,刘志兰将女儿寄养在保育院中,自己积极参加到工作中去,想用这种方式尽快走出悲伤。

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左太北从小就锻炼出了自立自强的品质。

虽然父亲已经牺牲了,可左太北缺失的父爱都被父亲的战友们所弥补,尤其是彭德怀。

每次从前线回到延安,彭德怀总是抽出时间去探望左太北,并带去一些小礼物。

对于左太北的要求,彭德怀总是尽力满足。

等到再大一些后,彭德怀开始向左太北讲起左权的故事,同时教育左太北要为父亲争光,做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新中国成立后,左太北来到北京一所小学读书,彭德怀经常带她回自己家中,为她添置一些书籍和生活用品。

在此期间,左太北的母亲刘志兰一直拒绝任何人为其介绍另一半,执意独自将左太北抚养成人。

左权女儿因政审不合格,无缘哈军工,陈赓大将:这个学生我要定了

“北北也大了,需要一个完整的家,需要有父亲疼爱她,也为你减轻一些压力。”

听到这句话,刘志兰才动起改嫁的心思。

经过一番挑选后,刘志兰嫁给了左权曾经的秘书陈守忠。

不过陈守忠被调往包头任职,为了左太北能在北京接受教育,刘志兰只能为女儿办理住校手续。

这个消息被彭德怀知道后,直接找到刘志兰:“不要给北北办理住校手续了,让她住到我家中不就行了吗?”

“不行不行,怎么能麻烦您呢,还是让她住校吧,她也可以照顾好自己。”

“那有什么,我一直把北北当成自己的亲生女儿。就这么定了,让北北住到我家,我还能照顾她。”

刘志兰知道彭德怀想替左权尽到父亲的责任,也知道彭德怀从心里喜欢女儿,也就不再坚持。

只是告诫左太北:“好好听彭爸爸的话,不许给人家添麻烦。”

左权女儿因政审不合格,无缘哈军工,陈赓大将:这个学生我要定了

此后的时间里,左太北成为彭德怀家中的一员,无论是彭德怀还是妻子浦安修都对左太北照顾有加。

再加上二人无儿无女,直接将左太北当成了自己的亲生女儿。

1950年,左权的陵墓从涉县河北邯郸市晋冀鲁豫烈士陵园

这时的左太北已经知道父亲的经历与成就,同时立下一个伟大的志向:追随父亲的脚步,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时间转眼来到1960年,左太北已经从一个懵懂的小女孩长成一个品学兼优的女学生,考上一所好大学不在话下。

高考前,彭德怀找到左太北询问道:“北北,你有什么目标院校吗?”

“彭爸爸,我想考哈军工,我想以后报效国家。”

听到左太北的话,彭德怀十分欣慰。

可哈军工的专业都充满辛苦与危险,左权又只有这一个女儿,彭德怀也将她视为自己的亲女儿,不舍得她冒任何一点风险。

左权女儿因政审不合格,无缘哈军工,陈赓大将:这个学生我要定了

“北北呀,考其他大学也能为国家效力呀,不一定非要上哈军工的。”

听到彭德怀的劝阻,左太北知道这是彭爸爸心疼她。但为了完成自己的梦想,左太北面带坚毅地回答道:

“不,我早就立下了这个志愿,我要成为父亲那样对国家有用的人。”

“既然你主意已定,我也就不再劝你了,加油!”

有了彭德怀的支持,左太北放下一切顾虑备考哈军工,并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过了哈军工录取分数线。

可就在她满心欢喜地等待录取通知书时,她却意外落榜了,而且是因为身份问题。

左太北没有犹豫放弃,而是直接找到陈赓寻求帮助,为自己争取了一次入学的机会。

左权女儿因政审不合格,无缘哈军工,陈赓大将:这个学生我要定了

寻找陈赓帮忙,收到父亲遗物

而看着面前有些眼熟的女孩,陈赓疑惑地问道:“你是……”

“陈伯伯好,我是左太北,左权的女儿。”

一听到左权这个名字,陈赓的记忆如泉涌般浮上心头。

陈赓与左权都是黄埔一期的学生,陈赓还是左权的入党介绍人。后来二人也是一同加入红军队伍的。

听到左权牺牲的消息,陈赓难受了好久才恢复过来。

看到左太北与左权有些相似的脸庞,陈赓的目光柔和了几分,

“原来是北北呀,都长这么大了。这次来找陈伯伯有什么事吗?”

“陈伯伯,我想上哈军工,分数线过了但政审没过,因为我的身份有问题。”

左权女儿因政审不合格,无缘哈军工,陈赓大将:这个学生我要定了

听到这句话,陈赓满脸怒气地疑问道,

“你是烈士子女,母亲也在革命前线工作,你的身份怎么可能有问题?”

“你放心,我一定录取你,你回去等着收录取通知书吧。”

等到将左太北送走后,陈赓直接给负责政审的工作人员打电话问道:“左太北这个学生政审有什么问题,为什么不录取?”

“她的亲属名单有一个伯伯是国民党,所以被拒绝了。”

“她那个伯伯我知道,从出生起就没见过面,现在人都不知道在哪呢?”

“再说她是左权的女儿,从小在彭老总家长大,要是她的政审都过不了,还有谁的政审能过?”

原来在左太北的资料上,监护人是其叔叔的名字,但因为她的叔叔曾经做过一些错事,所以工作人员在审核时就直接没有通过了。

最终根据调查和事实证据,左太北顺利成为哈军工一员,毕业后成为航空领域的专家,一直在一线为国家的航空事业添砖加瓦。

左权女儿因政审不合格,无缘哈军工,陈赓大将:这个学生我要定了

不过她虽然在事业上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就,可在家庭上却如同她的父亲那样一直不着急找对象。

还是周围的人看不下去了不停地给她介绍合适的小伙子,左太北才将寻找另一半提上日程。

最后,一位叫做沙志强的清华毕业生走入左太北的生活,两人在经历重重考验后步入婚姻殿堂,生下了一儿一女。

从一位失去父亲的小女孩到如今的儿女双全事业有成,所有人都为左太北感到开心,尤其是她的母亲刘志兰。

1982年,年事已高的刘志兰送给女儿一份珍贵的礼物,其中包含左权写给刘志兰的十一封信,还有刘志兰写给左太北的一封信。

十一封信是父亲百团大战时与母亲的通信,刘志兰的信则是回忆与左权的情感经历。

左权女儿因政审不合格,无缘哈军工,陈赓大将:这个学生我要定了

从加入红军开始,左权凭借自己独特的军事才能一路高升,最终成为八路军副总参谋。

可他将所有精力都放到了工作中,没有任何结婚的意思,直到三十多岁依旧是老光棍一个。

这期间也有人为他介绍过对象,但都被左权以各种借口给拒绝了,直到遇见刘志兰。

当时刘志兰是中央巡视团的成员,名副其实的才女,既漂亮又有崇高的理想。

正是借着这次机会,彭德怀与浦安修将其介绍给左权,解决了左权的单身问题。

一年后,左太北降临到这个世上。当时左权在外打仗,刘志兰只能在信中向丈夫询问女儿的姓名,可左权也不知道该叫什么好。

想到自己的妻子是彭德怀夫妇介绍的,于是给女儿起名这个光荣的任务就落到了彭德怀身上。

从这时起,左太北就与彭德怀结下不解之缘。

左权女儿因政审不合格,无缘哈军工,陈赓大将:这个学生我要定了

作为左权唯一的孩子,左太北得到了父亲全部的疼爱。

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八路军将领,在面对女儿时却表现出难得的温柔。

只要在家,左权就承担起照顾左太北的全部任务。

“这么抱着能行吗,会不会伤害到她?”

“这衣服脏了,我去洗洗去。”

“怎么哭了,是不是又尿了,我去拿尿布。”

可快乐的日子总是那么短暂,左权身为副总指挥要为部队整日奔走。

他担心战争会对女儿造成伤害,只能忍痛将女儿送到延安。

从百团大战以来,左权与妻子刘志兰唯一的联系方式就是书信。

但左权从不会说起自己正遭受着怎样的困难,而是嘱咐妻子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孩子。

而在收到妻子来信后,他总是反复阅读并小心翼翼的保存好。

每当面临生死考验时,左太北就会成为支撑左权的全部信念。

左权女儿因政审不合格,无缘哈军工,陈赓大将:这个学生我要定了

当听说女儿已经会喊“爹爹”后,左权更加期望能够早日回家。可惜刘志兰最终没能等到丈夫,回来的只有一封还未寄出的书信。

二十一个月一共十一封书信,每封信都记录着左权对女儿的爱。

辽县寻找父亲足迹

与前十封信不同的是,第十一封信还没来得及寄出左权就牺牲了,于是这封信就被当成遗物交到刘志兰手中。

或许是左权预料到接下来的艰难战斗,又或许是左权已经做好牺牲的心理准备。

因此在第十一封信中,他叮嘱妻子:“在必要的时候,女儿可以随你处置。”

意思是,若是自己牺牲,或者刘志兰要去参加更重要的任务,无法继续照顾左太北,可以将她送给其他人抚养。

左权女儿因政审不合格,无缘哈军工,陈赓大将:这个学生我要定了

对女儿如此疼爱的左权能够舍得将女儿送给别人,除了为了女儿的健康成长考虑以外,更重要的是将国家放在首位。

宁愿牺牲自己的小家、也要守护住大家。

而左太北虽然早就对父亲的光荣事迹了如指掌,可她印象中的父亲更像一个优秀的将领。

不过每读完一封信,她记忆中的父亲就更鲜活一分。

在这些信中,左太北感受到了沉重的父爱,更体会到父亲对这个国家的大爱。

父亲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是什么样?现在还有没有父亲留下的痕迹?当地有没有留下更多关于父亲的传说?

自从阅读这些信后,左太北就对父亲有了更多的好奇,同时也想为百姓多做些贡献。思考良久后,左太北对丈夫说道:

“我想去出生的辽县生活,去追随父亲的脚步,帮助当地的百姓。”

左权女儿因政审不合格,无缘哈军工,陈赓大将:这个学生我要定了

而此时的沙志强和左太北都已经退休,因此夫妻俩二话不说就来到了贫穷的辽县。

当地人民听说左太北是左权的女儿,纷纷赶来探望,还会对左太北讲一些左权的光辉事迹。

“真像左将军呀!”

“不愧是左将军的女儿,简直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每当听到这些赞叹声,左太北就更加坚定力要帮助辽县百姓的决心。

夫妻二人将大部分积蓄用来帮助穷苦人家,自己只留下足够生活的部分。就连房子都是借钱买的,所有家具都已经破旧不堪。

在辽县生活的十多年中,左太北夫妻没有攒下任何财产,有的都是来自百姓的称赞。

后记

闲暇之余,左太北还拜访了父亲的战友。

2002年通过别人的回忆,她将父亲的事迹编著成一本《左权将军家书》,将一个有血有肉的左权记录在书中,展示在大家面前。

左权女儿因政审不合格,无缘哈军工,陈赓大将:这个学生我要定了

1942年,不到两岁的左太北失去了父亲,从此只能在他人口中、书本上了解关于父亲的事迹。

那时的左太北,对父亲更多的是尊重和崇拜。

后来,人到中年、家庭幸福的左太北收到了父亲留下的十一封信。这时的左太北终于感受到了浓浓的父爱,对父亲的形象也更加立体。

而身为烈士子女,她终其一生都在追寻父亲的脚步。这是血脉的传承延续,更是榜样的无穷力量。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11432.html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