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将的故事真的存在吗?
山西代县有个叫“鹿蹄涧”的村庄,村中有一座“杨忠武祠”。
碑文上记载了村子的由来,而这个村子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是因为村子中住着的是杨家将的后人!
更加令人惊奇的是,在21世纪的现在,村中的人竟然还过着古代人的生活!
杨家将的故事传唱至今,只不过关于杨家后人的所在地,不但在多处出现传说,而且还争论不休。
那么鹿蹄涧的村子里住着的,会是真正的杨家将后人吗?
有一个不为人知的事实是,真实历史上的杨家将跟传说中有着不小的出入。
杨业、杨延昭、杨文广,这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不过让人惊讶的是,穆桂英、杨宗保却是被虚构出来的。
故事中的杨文广是穆桂英跟杨宗保的儿子,但是实际上杨文广却是杨延昭之子。
杨家的第一代掌门人叫做杨业,是个北宋名将。
杨业是一位非常坚韧不屈的将军,他授命对抗辽军,数次带兵与辽国交锋,因为战绩斐然,作风彪悍,还有了一个“杨无敌”的外号。
这样的威名混迹战场,一度让辽军望而生畏,更加难得的是,宋太宗对杨业也非常信任。
很多戍边将领忌惮杨业,多次上书弹劾他,每次宋太宗都会将这些弹劾奏书直接拿给杨业看,以表示对他的信任。
自古人们都说“功高盖主”,但是一个战死沙场的将军,才是统治者心中的痛,杨业在一次与辽军的对战中不幸被生擒,他的众多部下都力战而亡。
杨业却宁死不屈,最终绝食而死。
杨家的第二代掌门人就是杨延昭,杨业的儿子。
杨业继承了父亲的作风,二十几年的时间坚守戍边,乃至于整个辽国都对他十分敬畏。
那时候的辽国人非常迷信,认为天上的七颗北斗星中,第六颗星是专门克自己的,而杨延昭就是那颗星,因为这个缘故,辽人称他为“杨六郎”。
杨家父子都是名将,在当时就已经名震天下了,杨家将的故事流传下来,并且被人们编入了很多故事中,还增加了很多神话的情节。
杨家的第三代掌门人是杨文广,相比起他的父辈来说,杨文广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
因为他是名将之后,当时的宋英宗没少因为这个提拔他,虽然杨文广本人也的确有真才能,不过也许对于一位将军来说,靠自己的本事建功立业才更值得宣扬。
此时的北宋已经开始摇摇欲坠,并且着手准备跟辽国议和,杨文广因此没能跟他的父辈一样驰骋沙场、建功立业。
杨文广这一生的遗憾就是没能收复幽燕,他75岁时病逝在家中,杨家三代血战报国的事迹被后人传扬。
也就是在这些故事流传的过程中,被逐渐加入了一些虚构的人物。
“鹿蹄涧”的由来
历史上没有杨宗保、穆桂英此人,但是佘太君却是有的。
佘太君原型姓折(Shé),是杨业的妻子。
折家是跟杨家一样并列的豪门,两人门当户对,折夫人也是出自将领世家,她受父兄的影响,自小就文武双全,巾帼不让须眉。
别人家的闺女都是大家闺秀,但是折夫人却偏偏要做女中豪杰,她嫁给杨业以后,就在家中组织仆人习武,因为自小跟随父亲熟读兵法,所以训练兵马有一套。
在折夫人的调教下,这些仆人们的作战能力大增,绝对不亚于朝廷的正规军,正是有了这些故事来源,杨家将的故事才能如此精彩绝伦。
而杨家之所以还有后人流传,也是因为折夫人。
杨家世代抗敌,杨家自然也成了敌人的眼中钉,为了保护杨家的血脉,丈夫死后,折夫人为了家族中人免遭迫害,就刻意隐瞒了杨氏后人的去向。
经过千年的时代变迁,杨家的后人四处奔走,早已散落在了世界的各个角落,这也就导致了一个问题的出现:
目前为止我国不止一处出现了杨家后人,并且几方都认为自己才是正统的杨氏后人,人人都有族谱,至今还在争论不休。
其中最为权威的就是山西代县的“鹿蹄涧”了。
在村中的“杨忠武祠”中有一块碑文,上面详细记载了这个村子的由来。
据说元朝时期,杨家第十三代传人杨友跟杨山兄弟二人去打猎,在路途中遇到了一只梅花鹿。
两人顿时两眼放光,立即就射出了箭矢,梅花鹿受惊后四处逃窜,兄弟二人只好在后面紧紧跟着。
不过就在他们追鹿的过程中,梅花鹿突然就消失不见了,两人顿时觉得奇怪,连忙在梅花鹿消失的地方查看。
看来看去也没有找到梅花鹿的踪迹,只在地上看到一块梅花鹿形状的石头。
两人把这块石头带回家中,告诉了家人这件怪事,杨家的人都觉得这是上天授意,一定是大祥之兆,经过一番思索后,决定举家迁徙到梅花鹿消失的地方。
因为杨家兄弟与梅花鹿的这段奇缘,他们就把这个地方取了个“鹿蹄箭”的名字,因为村子中有洞涧,所以就正式改名为“鹿蹄涧”。
后来杨山的曾孙在村子里修建了“杨忠武祠”,还在这里刻了一个石碑,上面就记录着杨山兄弟迁徙村子的故事。
而在祠堂的大殿前面就有一块鹿蹄石,形状奇特,雕工精美,相传这就是当初杨山兄弟找到的那块石头。
在流传下来的《杨氏族谱》中,就记载了鹿蹄涧杨家是杨业的后人。
在这之后,杨忠武祠被后人逐渐翻新,现在留存下来的杨忠武祠,基本是明朝时期翻新后的样貌了。
现在的杨忠武祠中还保留着两本杨家族谱,原本流传于世的杨家族谱已经失传了,现在保留的是清朝时期经过修正之后的版本。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进入鹿蹄涧,逼迫村子里的人交出杨家族谱,不过因为杨氏后人宁死不从,最后日军没能得逞,这才让这些珍贵的文物留存至今。
目前为止,鹿蹄涧已经是被很多地方的杨氏后代认可了,甚至还有很多后裔来到鹿蹄涧“认祖归宗”,传承到今天为止,鹿蹄涧的杨家后人已经是第51代了。
他们至今过着古代生活
让人惊叹的是,现在杨家后人竟然还保留着祖先的生活习惯!
杨家满门忠烈,尽管已经过去了上千年,他们仍旧还残存着坚强不屈的意志,至今为止,鹿蹄涧村子中还保留着练习武艺的传统。
因为祖先曾经在家中操练兵马,所以村子里也流传下来练武的习俗。
每年农历三月初九,鹿蹄涧都会举办一个特殊的祭祖活动,每到这个日子,很多其他地方,甚至包括流落到台湾地区的杨家后人都会来到这里参加活动。
在祭拜结束之后,杨家祠堂就会搭起戏台,开始表演杨家将的戏文,以此连缅怀祖先。
几十年来,整个习俗从未中断,而在人们登台唱戏的时候还有这么一个传说:
曾经“金沙滩”是他们必唱的曲目,不过人们一唱金沙滩的时候,就会突然间狂风大作,并且接连几年都是如此。
杨家的后人认为这是祖先显灵,不愿后人提起这段往事,从此以后,金沙滩就绝不能在鹿蹄涧演唱了。
村中还有一个“钟鼓楼”,正面悬挂着“威震三关”,背面悬挂着“声闻四达”的牌匾,光是从这豪迈冲天的牌匾中,就不难看出杨家的气魄。
每年的祭祖活动除了唱戏之外,还有“杨家战鼓”的表演,据说“杨家战鼓”是杨家将在即将作战时,为了振奋军心而创作的战鼓曲目。
这段曲目铿锵有力、振奋人心,每每战鼓敲响之时,都无不让人跨越时空,与历史交叠,感受杨家男儿浴血沙场时的摄人心魄。
鹿蹄涧为了传扬杨家将的精神,还修建了一个生态文化园。
园中都是杨家人流传下来的美食与文化,如果人们到这里游玩,一定能感受到杨家人的英迈,这不失为一个令人神往的旅游胜地。
杨家将的故事在后世的流传中,虽然被添加了很多杜撰的因素,但是故事中忠心报国的精神、满门忠烈的豪迈之情,无不令人们赞叹神往。
千百年来,中国都一直面对着外敌的侵扰,清朝灭亡以后又经历了战乱,杨家将的故事,不过是人们渴望和平,希望国家强大的一个美好精神寄托。
纵观整个中国历史,这样满门忠烈的故事不止《杨家将》一个,不过所有的故事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充满了强烈的保家卫国的情怀。
那么除了鹿蹄涧,你还知道哪里有杨家的后人吗?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