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远程保电、24小时热线订气、AB岗轮班全天候值守……本轮疫情发生以来,东城区根据全市疫情防控形势采取多种保障措施,24小时不间断对封控区、临时疫苗接种点、核酸检测点、临时增加隔离点等重点区域进行远程监控,全方位保障疫情期间全区水、电、气运行安全平稳可靠,确保居民日常生活不受影响。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开通“绿色通道”
24小时远程保电
为满足全区封控区、区域核酸检测点、定点医院等重点区域用电需求,东城区协调督促国网北京城区供电公司制定涉疫区域电力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成立疫情防控供电保障小组,统筹开展疫情防控供电保障工作。
“疫情期间,我们尽可能优化资源力量,加强人力调配,执行24小时远程保电,及时处置电力突发问题。”保电工作负责人李彬介绍,城区公司安排了200余人开展疫情防控供电保障工作,涉及设备部、安监部、调控中心、营销部等8个部门,全力保障北京医院、协和医院、东城区疾控中心等9个固定点位及封控区、临时核酸检测点的电力运行。
李彬介绍,针对封控小区等重点保障用户,供电公司加大对上级变电站、配电室、电源线路、外电源设备设施的巡检力度和隐患排查,巡检频次由原来的每三个月一次到现在的每周两次或三次,每次巡检短则三个小时,长则半天。“区城管委和供电公司随时关注封控区域变化情况,动态调整应急预案及人员安排。到现在为止,封控小区电力运行稳定,未出现电力故障。”区城管委市政设施科副科长董小强说。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在临时核酸检测点周边,供电公司安排发电车和电力作业人员驻守待命,如若有用电需求,立即开展接电作业,确保核酸检测顺利进行。
此外,供电公司还组建了6支应急抢修党员突击分队,在重点区域范围内的3个供电服务中心、4个电力抢修点,常备抢修人员60余人,工程车和应急发电车10余辆,变压器、电缆等76类常用备品备件储备充足,并开通抢修人员装备“绿色通道”,确保及时开展应急支援。
截至目前,东城区已累计出动疫情专项保电人员5822人次、巡检车辆1146台次,特巡设备线路3015次,为封控区域、疾控中心、核酸检测机构和应急方舱安排大容量应急发电车5辆,各专业共415人已做好应急抢修准备,将24小时待命做好应急供电保障。
“热线订气+代换气瓶”
确保用户“不停气”
封控区居民出行受限制,家中液化气用完怎么办?记者从区城管委获悉,在疫情期间,东城区6个液化气供应站保持正常运营,14名送气工坚守一线,通过24小时服务热线订气和代换气瓶的方式,确保封控区液化气用户“不停气”。
北京北燃实业集团液化石油气有限公司南郊分公司综合办公室主任李洁冰介绍,封控区、临时管控区等重点区域内居民家中液化气用完,社区会立即联系辖区内最近的液化气供应站点,与站内送气人员沟通确定气瓶“交接”的具体位置。到了指定地点后,送气工会对新钢瓶和空钢瓶统一消杀,并回收空钢瓶,新的钢瓶由居委会工作人员或志愿者送到居民家中。“每次对重点保障区域提供配送服务时,我们都要求送气工穿着防护服,佩戴N95口罩、面罩、手套等,全面做好个人防护。回到站点后,送气工再次对送气车辆和钢瓶进行细致消杀,并详细记录。”李洁冰介绍,社区工作人员可以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健康宝”绿码,且在行程码无异常、体温正常的情况下,进入站内为居民代理换气,居民也可直接拨打24小时统一客服热线96157,提出用气需求。
此外,区城管委深入各液化气供应站,重点督查企业疫情防控部署、公共场所消毒消杀、员工体温监测、入站扫码登记、防控物资储备等方面的情况,同时持续开展燃气隐患排查治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全区燃气安全平稳运行。
AB岗轮流值守
落实闭环管理
针对防疫和防汛叠加的形势,东城区与北京排水集团第一管网分公司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强化组织领导、防控措施和应急反应,切实保障作业人员健康安全和城市排水安全。
“目前,东城区14座排水泵站和3处排水基点实施闭环管理,对不具备封闭条件的排水泵站,排水一分公司实施远程监控,遇到降雨天气,由闭环外专人就近进入接管运行。”北京排水集团第一管网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闭环管理区域内,作业人员采用AB岗模式。A岗为第一批闭环人员,坚持24小时在岗值守,加强对排水设施和排水泵站运行情况的检查频次,加大隐患排查力度,及时处置突发问题;B岗为第二批人员,根据疫情发展趋势,随时待命,做好替换A岗人员的准备。
区城管委水务管理科科长陈锋介绍,闭环人员每日测温两次并详细记录,及时上报异常情况,B岗替换人员需满足14天内无出京记录且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要求。所有作业都要严格落实佩戴口罩、通风、消杀、人员控距、勤洗手等各项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