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回顾:
快递行业分析1
快递行业分析2
快递行业分析3
快递行业4
快递行业分析第二期第一集快递巨头,到底如何炼成?
快递行业分析第二期第二集数据,为何上升得如此之快?
为什么同是快递公司,顺丰与国外的快递公司的借款远高于国内几家同行?
答案是:运营模式的不同。
顺丰与国外巨头采用的直营模式,而四通一达采用的加盟模式。
加盟模式下,快递公司只需要对中转场、交通枢纽进行建设和固定资产的采购,而像营业网点的建设及装修、门店员工的交通工具配备,都无需它们管理采购,而是由加盟商进行相关的采购开销。
而直营模式下,公司要包揽所有的采购、建设、运营及交通工具配备等等,其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的投入将远远高于加盟模式。
因此,需要大笔的资金去建设,借款自然多。
以某年为例,顺丰的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规模远高于同行
同样,直营模式下,顺丰的快递员也是由它自己负责,而四通一达的快递员则由加盟商管辖。顺丰的运营操作类员工包括揽投(快递员)、运作、仓管、司机、客服、输单员工等。
顺丰与其同行公司的运营操作类员工及支付情况是:
顺丰的运营操作类员工为8.6万人,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190.4亿元。
韵达的运营操作类员工为6924人,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7.77亿元;
圆通的运营操作类员工为1.86万人,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16.41亿元;
申通的运营操作类员工为7390人,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6.35亿元。
很明显,顺丰的运营操作人数远高于同行。如果从人员和资产角度来讲,资产确实比较重。
好,借款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的问题是——顺丰的净利好在在大幅下挫,又是什么原因?
2014年,顺丰的利润率从6.69%下挫至1.22%,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1)非经常性损益下降;2)拓展电商业务。
先看非经常性损益下降
2013年,由于进行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对其业务进行重组整合,导致当年产生净收益16.81亿元,净利润较高。因此,2014年净利润出现了下降。
再看拓展电商业务
2014年,顺丰开拓电商业务,进行线上销售生鲜类产品,并进行配送。
导致其销售费用从2013年的6.77亿元,上涨至2014年的16.28亿元,同比增长140.32%,占营收的年的的例从2.47%上升至4.18%。
但是,这次业务转型却并不顺利。
虽然通过扩展电商业务,使它的票件量大幅提升46.77%,营收同比增长42.1%,但是,由于电商类业务单价较商务类等其他业务单价低,产但是折扣较高,拉低了它的毛利率,从25%下滑至17.31%。
同时,由于电商业务其销售、采购、运营模式与快递业务存在加大差异,未能与顺丰快递业务促成协同效应。经营状况并不好,其业务出现亏损。
这,进一步拉低了顺丰整体净利率
再加上生鲜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其后续经营仍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会增加顺丰的资产负债率和财务风险。
因此,顺丰将该业务剥离出上市公司。
2015年9月,其以股权转让地方式剥离出出将主要从事电商业务的子公司顺丰商业的相关地产式剥离务剥离。同时也宣告这项业务的拓展失败。
之后,它决定专注主业,调整重心至中高端产品及增值服务,先后推出生鲜、医药等冷运类产品,顺丰即日、顺丰次晨等时效类产品。
这样一来,既满足了客户多元化的需求,一定程度上又能保证收入的增长。
同时,其营业成本得到控制,增速能保证证6.53%下降至19.84%,主要为职工薪酬、交通差旅费减少,导致毛利率从17.31%上升至19.92%,从而拉升净利率。
而由于电商业务的剥离,加上票件量的增速下滑(从46.77%下降至22.3%),其收入金额绝对值虽然在增加(从389.11亿元增加至481.01亿元),但增速有所下滑,营收增速从42.1%下滑至23.62%
此外,这里还需要注意一个小细节
预知后续,且听下回分解
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