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场上,逃兵一直是令人鄙夷的存在,他们不仅缺乏勇气,并且没有责任心。
在国民党军队中,就有这么一位将军,在敌人进攻时临阵脱逃,甚至还对于自己的行为沾沾自喜,被人们戏谑为“逃跑将军”。
战争结束后,这位逃跑将军非但没有就此隐没在历史中,反而在商界混得风生水起,还生下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儿子,他就是国民党将领孙元良。
黄埔毕业,开启从军之路
1904年,孙元良出生在四川成都,他的父亲是当地的一名县官,虽然清朝已经到了暮年,但是他的家境还是十分充裕的,孙元良的父亲是老来得子,对于他更是寄予厚望。
孙元良的父亲经常教导他说,生在乱世,将来做什么都可能有风险,但是书读进去是自己的,只有好好读书将来才不会一无所成,父亲的观念给予了孙元良非常深远的影响。
但是在孙元良幼年时期,父亲就去世了,他始终没有忘记过父亲对他的嘱托,每天刻苦读书,成绩十分的优异,并在1922年成功考入了南京大学附属中学念书。
在校期间,孙元良展示出了自己惊人的学习能力和反应能力,正逢当时国内动乱,黄埔军校刚刚成立面向社会招生,孙元良决定报考。
1924年,孙元良不负众望,在李大钊先生的推荐下成为了黄埔军校的第一期学生。
古人云,见微知著,触类旁通,孙元良不仅文化知识水平很过关,在军官学校也是出类拔萃的存在,很快受到了老师们的关注。
最终,孙元良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且顺理成章地加入了国民党,成为了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连长和营长,可以说是年少有为。
1926年,国民革命军正式北伐,孙元良也奔赴了前线,负责攻打江西的孙传芳。
但是第一军因为贪功冒进,在脱离组织的情况下贸然出手,扰乱了北伐的计划,虽然侥幸得手,不过没能阻挡住后来孙传芳的反击。
第一师的师长王柏龄直接抛下了队伍逃跑走了,留下了孙元良和李良荣陷入了苦战,孙传芳反击的兵力十分强大,第一师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于是他们向上级请求了支援。
支援迟迟未到,孙元良的队伍已经快要支撑不住,恰巧这时候,出现了错误的情报,侦探表示在后续会有大部队的敌军向这边跟进,孙元良情急之下开始撤退,安全后,孙元良还表示十分高兴可以让自己幸免于难。
然而事实上,根本没有所谓的大部队逼近,孙元良的行为落在上级的眼睛里就是不遵命令,弃城辱职,是丢脸的逃兵。
蒋介石得到消息后,气愤非常,在此之前,他因为孙元良不仅成绩优异,而且气质卓越,富有书卷气,对他是百般器重,如今这一战,让蒋介石对孙元良非常失望。
偏偏还有内部官员趁机对孙元良进行拉踩,大肆地鼓吹孙元良是无能之辈,对于这种逃兵行为就应该枪决处理,以儆效尤。
这无疑是火上浇油,孙元良一时之间被推上了风口浪尖的位置。
在对官兵进行训话时,蒋介石当着所有官兵的面对孙元良进行训斥,表示孙元良已经触犯到了连坐法,应该予以枪毙,并且把这次战争的失败全部归结到了孙元良的身上,所有人都认为是孙元良的怕死才导致了战争的失败。
蒋介石在训话之后的第二天清晨又再次对孙元良的部队进行了单独的训话,重申了对孙元良的惩罚,孙元良有苦难言,就在所有人都认为孙元良死定了的时候,孙元良却直接消失不见了。
临阵脱逃?民族危亡下的觉醒
其他官兵都在赞扬蒋介石大义凌然,执法如山,殊不知蒋介石心中早早地就将天平偏向了孙元良。
蒋介石在刚刚听到孙元良弃城而逃的消息时确实十分生气。
但是后来冷静下来思考,再加上孙元良的部下联名上书,表示孙元良是接受了错误消息才会这样,蒋介石就已经释然了。
但是自己的训话已经说了出去,正巧也可以借着这个机会严厉军纪,明确赏罚。
所以蒋介石一边表面上说要枪毙孙元良,一边悄悄地安排孙元良出国留学,还自费给了孙元良留学所需的费用。
孙元良在蒋介石的安排下来到了日本的陆军军官学校学习,这次日本之旅也可以称之为镀金之旅,在日本,孙元良学到了很多作战知识,丰富了自己的军事理论储备。
回到中国后,孙元良直接升任了营长,就在大家都惊叹于孙元良突然出现的时候,他又凭借着自己优异的表现又成为了旅长,前途一片光明。
此时,日本侵略者也踏上了我国的土地,开始大肆地掠夺,时隔多年,孙元良再次踏上战场,此时的他已经退去了青涩和莽撞,俨然是一副成熟军官的模样。
在孙元良参与的战争中,他英勇无畏,多次和敌人殊死搏斗,没有任何曾经逃跑将军的模样,为抗日战争立下了赫赫战功,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退役从商,生下著名影星
1937年,孙元良因为参加南京保卫战时军饷出现了问题,蒋介石要求他去军法处辨明清楚,虽然后来被无罪释放,但是这次经历让孙元良彻底看清了官场的黑暗,也让他感到身心俱疲。
孙元良在蒋介石战败之后跟随大部队撤退到了台湾,但是因为狱中的经历让他彻底厌倦了官场的尔虞我诈和胆战心惊的生活,孙元良决定辞去职位,做一个普通人。
不过普通人也要面临生活的压力,尤其是孙元良又是家里的顶梁柱,他要负责一大家子的吃穿用度,于是他决定下海从商。
没有经验的孙元良起初先是开了一家拉面馆,生意只能说还过得去,不过好景不长,孙元良的妻子病重,家里的开销骤然加大,这给了孙元良更大的压力,在朋友的介绍下,孙元良来到了一家面粉厂。
妻子的病给了孙元良奋斗的动力,他每天起早贪黑十分勤奋的工作,渐渐地攒下了一些身价,不久后,妻子的病也在他的细心照料下痊愈了,一家人平稳幸福的生活就在前方。
孙元良本人十分长寿,一直活到了103岁,在他安稳的晚年生活中,还发生了一件令人惊讶又敬佩的事情。
日本侵略者一直对于侵略中国的罪行持不承认并且挑衅的态度,甚至修改教科书,修建神社,这些行为严重的侵害了我国人民的感情和权利。
在他们公然地反对国际法庭对侵华历史审判的结局时,已经暮年的孙元良迈着蹒跚的步伐出席作证,并且提供了日本侵华罪行的证词。
这位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在商场上又风生水起的百岁老人之所以能够如此长寿,离不开他豁达乐观的心态。
因为早年逃跑将军的名号,经常会有熟人对他进行打趣,但是孙元良都不以为然,甚至会拿着这个名号自嘲起来,这样的胸襟着实令人钦佩。
这样一位饱受诟病的老人还是一位出色的“家长”,他对儿女们的教育也是十分成功的,其中尤其是他的儿子孙祥忠更是家喻户晓。
孙祥忠就是我们熟知的大影星秦汉,他年轻时是琼瑶剧的御用男主,凭借着出色的外貌形象和精湛的演技被观众们熟知。
有人可能会感到疑惑,为什么父亲是鼎鼎有名的军官,儿子却去做了明星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孙元良老先生的教育理念,从秦汉出生,孙元良就没有给过他太多的限制和期许,反而是让他自由生长。
并且孙元良也不会像一般的父母那样对孩子有诸多要求,他们之间更像是兄弟和朋友,建立在一个非常平等的关系中。
因为自己幼年时期受外部环境的限制,没有更多地选择职业的权利,如今到了和平年代,孙元良更希望秦汉去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这样老了之后才不会有遗憾,
事实证明,孙老的教育十分成功,秦汉不仅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明星,还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的其他子女也在各行各业有着非常出色的成绩。
2007年,孙元良在台湾去世。
在他的一生中,有过谩骂和诋毁,也有过钦佩和掌声,有人评价他是跑得飞快的逃跑将军,有人说他是英勇无畏的大英雄,所谓是非在己,毁誉由人,孙老先生正是看清楚了这一点,才能放开胸怀,接受或是淡然一切评价。
每个人都是独立且独特的个体,并不是由别人的评价组成,不轻信别人的评价,也不轻易地评价别人,是非功过,时间会给出答案。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