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郁结节生,宋代一名方,疏肝解郁,横扫一切结节囊肿

发布啦 0 0

明代陈实功在《外科正宗·瘿瘤论》中指出:“夫人生瘿瘤之症,非阴阳正气结肿,乃五脏瘀血、浊气、痰滞而成。”

也就是说,结节和气滞,痰凝,血淤有关!

气郁结节生,宋代一名方,疏肝解郁,横扫一切结节囊肿

那么它们又是怎么在我们体内形成结节的呢?

现在很多人在经济、生活、工作等各种压力之下往往情志不畅,饮食不节,肝气郁而不舒,气机运行受阻。

木旺克土,肝气横逆克犯脾胃,导致脾失健运、痰湿内生;肝气上逆,痰气搏结颈前则发为瘿病,气机郁滞痰气交阻,经久血脉瘀阻,气滞、痰凝、血瘀三者合而为患。

因此,治疗应从肝脾入手,采用疏肝健脾之法,使肝气疏、脾气健、气血畅、痰湿化则结节自消矣。

气郁结节生,宋代一名方,疏肝解郁,横扫一切结节囊肿

今天咱们说的这个方子,大家应该都不陌生——逍遥散。

此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疏肝健脾养血的代表方,主治肝郁脾弱血虚证。

方中柴胡疏肝解郁、调达木气,为君药。当归甘辛苦温,归肝、心、脾经,养血和血,为血中之气药;白芍味酸微寒,补血敛阴得柴胡,一散一敛,调和肝气归、芍与柴胡相配,既能补肝之体又能助肝之用,使血充肝柔,共为臣药。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故以白术、茯苓、甘草健脾除湿、益气补中,以奏实土御木之效,共为佐药;生姜辛以散邪,温以暖中;薄荷少许,散肝郁、清肝热,二者共为使药合而用之,肝气疏、脾气健、气血复,气血兼顾,肝脾同调,全方共奏疏肝健脾养血之功效。

气郁结节生,宋代一名方,疏肝解郁,横扫一切结节囊肿

前些年接诊过一个结节患者,就是在此方的基础上辨证加减,三个月结节就消了,患者自己都感觉不可思议。

患者,女,38岁,公司职员。

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当时无任何症状,未经治疗,后情绪波动时自觉颈部胀痛不适,于是前来就诊。

自诉近2周以来胸胁部胀闷不适、心烦,失眠,以入睡困难为主,自感咽部有痰,量少,难以咳出,情绪激动时颈部胀憋不适加重,神疲乏力,饮食欠佳,大便偏稀,触诊甲状腺肿块,表面光滑,质地较硬,无压痛,可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滑。

气郁结节生,宋代一名方,疏肝解郁,横扫一切结节囊肿

诊断:瘿病

证型:肝郁脾虚痰凝证,治则:疏肝解郁,健脾化痰。

故投以逍遥散加减,具体方如下:柴胡、醋香附、白术、茯苓、当归、姜半夏、浙贝母、炒麦芽、炙甘草。

7剂后,自诉胸胁胀闷不适减轻、情绪改善,颈前胀憋不适缓解,效不更法,在前方基础上加减,前后三月有余,患者不适症状基本消失,复查显示甲状腺未见异常,结节消散,随访至今,未见结节复发。

该患者辨证为肝郁脾虚痰证,系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故胸胁部胀闷不适,肝郁化火,火热扰心,故心烦、失眠,脾胃虚弱,运化失司,故神疲乏力、饮食欠佳,脾虚运化无力,水液停聚而为痰肝气上逆,挟痰夹干颈部,故发为结节。

方选逍遥散加减,使肝气疏泄,脾气健运,气血畅达,则痰消结散,故临床疗效显著。

中医治疗疾病谨守病机,准确辨证,依证立法,依法选方,方证统一灵活配伍,故这里不写用量,如果有类似问题,可以留言帮你辨证。

关注@内分泌科杜主任​,希望尽我微薄之力能帮到你。#关注甲状腺结节##甲减#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12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