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在中医属于“郁证”“失眠”“健忘”“癫证”“百合病”“梅核气”等范畴。其外因为情志所伤,其内因为脏气易郁。其病机主要为气机郁滞,五脏六腑功能失调。初起病变以气滞为主,气郁日久,则可引起血瘀、化火、痰结、食滞、湿停等,多属实证,日久则易由实转虚,随其影响的脏腑及损耗气血阴阳的不同,而形成心、肝、脾、肾亏虚的不同病变。今天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抑郁症的常见证型及其方药治疗。
常见证型与处方
(一)肝气郁结
临床表现:精神抑郁,思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痛无定处,脘闷嗳气,食欲不振,大便不调,苔薄腻,脉弦者。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畅中。方剂选用柴胡疏肝散。
也可选用中成药:解郁安神颗粒、解郁丸、舒肝解郁胶囊等。
(二)气郁化火
临床表现:性情急躁,易怒,胸胁胀满,口苦,口干,或头痛,眼红,耳鸣,或嘈杂吞酸,大便干燥,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疏肝解郁,清肝泻火。方剂选用丹栀逍遥散。
也可选用中成药:丹栀逍遥丸、丹栀宁神胶囊等。
(三)气滞血瘀
临床表现:情绪抑郁,急躁易怒,头痛,失眠,健忘,胸胁刺痛,或身体某部有发冷或发热感,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或涩者。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解郁。方剂选用血府逐瘀汤。
也可选用中成药:血府逐瘀丸等。
(四)痰气郁结
临床表现:精神抑郁,胸部闷塞,胁肋胀满,咽中如有物梗塞,吞之不下,咯之不出或见咳嗽有痰,或痰出而不咳,或兼胸胁刺痛,舌质淡红,苔白腻,脉弦滑者。
治法:行气开郁,化痰散结。方剂选用半夏厚朴汤。
(五)心神内扰
临床表现:精神恍惚,心神不宁,悲忧善哭,喜怒无常,多疑易惊,或时时欠伸,或手舞足蹈,骂詈喊叫等,舌质淡,脉弦者。
治法:甘润缓急,养心安神。方剂选用甘麦大枣汤。
(六)心脾两虚
临床表现:多思善疑,头晕,心悸,胆怯易惊,失眠健忘,神疲乏力,纳呆,面色不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者。
治法:健脾养心,补益气血。方剂选用归脾汤。
也可选用中成药:归脾丸等。
(七)心阴亏虚
临床表现:心绪不宁,虚烦神疲,心悸健忘,失眠,多梦,梦遗健忘,五心烦热,盗汗,口舌生疮,舌红少苔,脉细数者。
治法:滋阴养血,补心安神。方剂选用天王补心丹。
(八)肝肾阴虚
临床表现:情绪不宁,急躁易怒,眩晕,耳鸣,或头痛且胀,面红目赤,目干畏光,视物不明,舌干红,脉弦细或数者。
治法:滋阴养肾,清热疏肝。方剂选用六味地黄丸。
我是坚持为大家科普医学知识的于春泉医生,码字不易,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帮忙关注或点赞,也可以转发给您的家人或朋友观看此文,谢谢了!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