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内忧外患之下晚清政府的统治岌岌可危。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年仅五岁的宣统皇帝溥仪被迫退位。辛亥革命的胜利和溥仪的退位正式宣告了大清皇朝的终结,也是中华帝制的终结。
与此同时,清朝的一批旧臣仍不死心,一直寻找机会想要复辟。即便孙中山先生已经建立起中华民国、提倡共和,但依旧有一众“保皇派”力主保留皇帝,实行君主立宪,甚至是恢复封建帝制。
譬如人们熟知的康有为、梁启超、辜鸿铭等人,当然还有像张勋一类唯利是图的军阀。或许,如今的我们站在民主与共和的角度,很难理解康有为、梁启超、辜鸿铭等人的“保皇”思想。
孔子有云:“君子和而不同”,哪怕是“保皇派”,也未必没有才干出众、忠心正直的人。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位也是“保皇派”的一员,他就是为晚清鞠躬尽瘁的陕甘总督多罗特·升允。
清末“第一忠臣”
多罗特·升允乃蒙古镶黄旗人,在清末和民国初年,他都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人物。他的一生,以辛亥革命为界,划分为两个阶段。前期是一个热心洋务,颇有政声的封疆大吏;后期则是四处奔走,矢志复辟清朝的遗老。
升允的父辈祖辈皆在朝为官,他于光绪八年中举,开始其仕途,十五年间就从一个低级主事蹿升为一品大员,官至陕甘总督。宣统元年,升允曾因反对立宪而被革职,辛亥革命爆发后,他又重新被启用,任陕西巡抚。
辛亥革命取得了胜利,清王朝结束,溥仪退位,可升允一心效忠大清和皇帝,坚决反对宣统帝退位,率军妄图攻下西安,在那里迎奉溥仪复辟。
为了保住溥仪的皇位,升允曾率旧部浴血奋战,攻克十余城,可就当全陕垂定之际,溥仪已经颁布了逊政之诏。升允仍坚持杀掉战俘和革命者,后因部队拒战而退。
此后,升允一直四处谋求力量支持复辟,私下联络了溥伟、张勋等人密谋复辟计划,却始终没能成功。这位风烛残年的满清遗老心有不甘,深感有负皇恩,无颜面对列祖列宗,还有大清的历代帝王。
在心愿未了的遗憾中,升允于1931年病逝。升允很有才学,一生为官清廉,他性格刚直,敢于弹劾权贵,甚至在慈禧太后七十大寿时带头上疏要求停止给慈禧献金,可见其刚正不阿。
他积极投身洋务运动,请奏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开办陕西大学堂,也就是西北大学的前身。另外,升允还在兰州创办甘肃省速成师范学堂。
不得不说,身为大清臣子,升允是合格的,他的功绩和贡献恰巧印证了这一点。然而,清王朝被结束后,升允一直谋求复辟,可见他的迂腐、守旧,是个不折不扣的“愚忠之臣”。
四处碰壁,谋求复辟
溥仪退位后,升允为了复辟“大业”四处奔走,寻求过各种各样的帮助。作为蒙古镶黄旗多罗特氏族人,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向蒙古求助。
他在策动蒙古“勤王”失败后转而去日本谋求国外力量支持复辟,并于日本参加了宗社党。升允投靠日本之后,为复辟清廷四处活动,与同为宗社党骨干的恭亲王溥伟等人,在青岛等多地不断进行复辟活动
除了日本人,升允还写信给大军阀张勋,为了复辟之事极尽吹捧拉拢之事,就为了讨好张勋,此后张勋的确在袁世凯死后病变复辟,但那次荒唐的复辟,只持续了十二天就因被皖系军阀段祺瑞的“讨逆军”所击败而破产。
随后,张勋也慌忙出逃。张勋计划复辟的过程中,升允是出了许多力的,他为了复辟清廷东奔北走,颠沛流离、费尽心血,身体早已大不如前的他,还是为了复辟之事跟随张勋一同,跑到日本东京会见日本首相。
日本首相寺内听了升允的恳切之辞后,也被这一为清朝矢忠的孤老遗臣的容态所感动。不可否认,升允的确是投靠了日本,但是他并不谋求名利和荣华富贵,完全是出于作为满清遗臣一心想要复辟清室的决心,可见他的“愚忠”。
在升允的心中,“共和”是绝对不允许的,这有违中国千年以来的封建帝制和封建道德,在他心中这帮高呼“民主”与“共和”的“革命派”无异于是谋权篡位的乱臣贼子、必诛之。
升允效忠清廷,但他的迂腐限定了他的思想境界,导致他投靠了张勋等亲日派,甚至是日本人。最终,他的愿望也未能实现,含恨而亡。升允死后,溥仪感念其忠心赠谥曰文忠。
政治认同高于一切
通过前面的介绍,不难了解,升允在辛亥革命后的一系列重要政治活动,主要是为了恢复满清的统治。最初,他想利用自己出身蒙古察哈尔部这一“蒙古世仆”的民族身份,寻求内外蒙古各部贵族的支持,结果到处碰壁。
经过总结和分析,他的失败大概率归咎于他的民族身份认同,基于实现其恢复清朝的目的和需要,并非基于文化和共同情感,升允的种种行为恰恰证明了,尽管出身蒙古,经过与满人二百余年的共同生活,他与满人在文化和情感上已无二致。
为了复兴故国,他不惜求助外国势力以谋求合作,他力图复辟不是出自一般意义上的功名利禄等个人利益,而是出自个人的政治理想,尽管这一理想与时代的潮流格格不入。
在升允身上,民族认同、地域认同意识服从于更高的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不过,升允的事迹也证明了一句话,那就是“逆历史潮流者,必被时代的洪流所淹没”。
即便他如何忠贞不二,为清王朝赴汤蹈火,但是作为“逆历史潮流者”,他所做的一切努力都终将是徒劳。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