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盐都:秸秆“还田”变“离田”经济生态双丰收

发布一下 0 0

央广网盐城6月9日消息(记者王锡斐 见习记者王姝姝 通讯员杨斐 符文雅)眼下,各地夏收工作正进行得如火如荼。日前,在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楼王镇郭杨村种粮大户薛勇家的农田里,一台台收割机来回穿梭在麦浪之间,细碎的麦秸随风飘舞散落其中。紧随其后,搂草机、打捆机轮番作业,零乱的秸秆迅速被吸入打捆机中,经过自动旋转、压缩、捆绑,一会儿功夫,一捆捆断面整齐的圆柱形草梱便被“吐出”,等待装车离开农田。

盐城盐都:秸秆“还田”变“离田”经济生态双丰收

大小机械齐上阵,确保小麦顺利归仓(央广网发 黄晨摄)

“秸秆离田有利于减少我们下茬作物的病虫害,提高栽种成苗率。政府还给予我们一亩50元的补贴,再加上出售麦草的钱,一亩地我们可以增加100多元的收入。”薛勇今年承包了1000亩土地,秸秆打捆离田不仅帮他解决了秸秆的去向问题,还经济环保,更增加了他的收入,真是一举多得。

盐城盐都:秸秆“还田”变“离田”经济生态双丰收

搂草机将散落在田间的秸秆搂成行(央广网发 黄晨摄)

盐城盐都:秸秆“还田”变“离田”经济生态双丰收

打捆机将麦秸打捆成一个个“金块块”(央广网发 黄晨摄)

夏收期间,秸秆综合利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今年以来,盐都区将推进农作物秸秆离田综合利用,作为改善农业农村环境、提高农民收入、培育农业产业的重要举措。提前谋划好秸秆离田方案,编制出“一图一表”,落实好作业机械、利用方式,确保各个环节有效衔接;引导拓展秸秆离田利用途径,发展秸秆沼气工程、秸秆固化成型等能源化利用项目等,推动秸秆原料化利用;探索建立多元化秸秆收储体系,立足秸秆综合利用全产业链条,发展壮大一批掌握核心技术、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秸秆利用企业,不断提升秸秆就地消耗能力;严格落实各项奖补政策,确保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收益。

盐城盐都:秸秆“还田”变“离田”经济生态双丰收

一个个硕大的麦秸捆,整齐地摆放在麦田里,等待离田(央广网发 黄晨摄)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因地制宜、离还并举,围绕规模先行、规范作业、政策引导、市场运作的总体思路,持续提升稻麦等主要农作物秸秆离田综合利用能力和水平,盐都实现了秸秆产业化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双赢。据了解,今年该区计划秸秆离田面积4.8万多亩,目前已离田面积超50%,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了98.6%。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12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