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战役又被大家称之为中国的“立国之战”,为了打赢这场战役,我们牺牲了太多战士的性命,我们付出了大量的金钱与精力,就连毛主席最爱的儿子毛岸英也长眠在了朝鲜。
毛岸英去世的时候,他才和妻子刘思齐结婚一年多,他才不到30岁,可是为了国家和人民,他却永远地闭上了双眼。
毛岸英去世的消息传回国内之后,毛主席悲痛了许久,在伤感的同时,毛主席也陷入了深思,他不知道应该如何将这件事情告诉刘思齐,他担心刘思齐无法承受这样的打击,所以他选择了隐瞒。
每次刘思齐来问毛岸英的情况的时候,毛主席都会找一些理由搪塞过去,一直到很久之后,刘思齐才从毛主席的口中得知毛岸英已经牺牲了。
虽说儿子已经牺牲,但是毛主席却一直把刘思齐当作自己的女儿看待,他不仅将刘思齐送到了莫斯科大学深造,而且还一直关注她的生活,极力劝她改嫁。
深知毛主席用心良苦的刘思齐改嫁之后,和丈夫生下了四个儿女,为了纪念亡夫毛岸英,她还将自己的长子取名为了杨小英。
日久生情入婚姻
毛岸英是毛主席和杨开慧的长子,也是毛主席非常看重的一个儿子,毛岸英很小的时候,便被送到苏联生活了,一直到1946年,阔别祖国多年的毛岸英才回到了延安,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得知儿子要回国,毛主席还特意抱病去到了机场接儿子,据曾在中央机关工作的老同志回忆说,得知儿子要回来,那段时间,毛主席的心情和身体也一下子好了许多。
虽说毛主席特别看重自己的长子,但是他却没有溺爱自己的儿子。毛主席对毛岸英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见到儿子之后,他便立即要求儿子脱下了漂亮的洋军装和大皮靴,让儿子穿上了几件带补丁的衣服和布鞋。
毛岸英深知父亲的深意,所以他并没有抱怨,而且还用最快的速度融入了大家。
毛岸英回国之时,已经是一个可以考虑婚姻大事的大孩子了,但是毛主席却没有催他,而是多次告诉他顺其自然。
1946年的6月,毛主席见到了多年不见的老同志张文秋和自己的干女儿刘思齐,见到刘思齐后,他便将其带回了家,和她一起吃饭,就是在饭桌上,刘思齐见到了毛岸英。
毛主席向刘思齐介绍说:“你看,这是毛岸英,我的大儿子,他不久前刚从苏联回来”。
看着这个长相英俊的大哥哥,思齐也是非常开心的,慢慢地,她也和毛岸英熟络了起来。
在思齐的眼中,毛岸英是一个开朗、随和、善良的大哥哥,刘思齐的父亲在很早的时候就牺牲了,因此,每每想起自己的父亲的时候,她就会偷偷抹眼泪。
得知此事后,毛岸英主动安慰她说:“要革命就会有牺牲的,我八岁的时候和妈妈坐过牢,我亲眼看着敌人把妈妈给带走了,从此妈妈就没再回来,虽说他们牺牲了,但是他们的精神却在指引着我们向前走”,在毛岸英的宽慰下,刘思齐的心情也好了许多。
彼时,解放战争尚未结束,两人还没在一起呆多久,毛岸英便去到了前线工作。
一直到1948年5月,刘思齐才和毛岸英在西柏坡重逢,看着许久不见,已经出落的亭亭玉立的刘思齐,毛岸英也极为欣喜,亲昵地说:“思齐,许久不见,你已经长这么高啦,你记得吗?我们之前在延安的时候,你才只有这点高”,毛岸英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着刘思齐当年的身高。
听到毛岸英这么说,刘思齐也感到分外的亲切,那天见面之后,两人便经常在一起交流玩耍,毛岸英和她讲了许多自己身上发生的事,他对刘思齐讲了自己在上海颠沛流离的生活、讲了他在苏联的所见所闻、讲了莫斯科的秀丽风光和苏联人民与中国人民的不同。
在一次又一次的交谈中,两颗年轻的心也慢慢靠到了一起,很快,刘思齐的母亲张文秋就发现了女儿的异常,在张文秋和毛主席的撮合下,二人顺利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两人结婚之前,毛主席特意和刘思齐进行了一番长谈。毛主席对刘思齐说:“岸英是1922年生的,你是哪一年生的?”刘思齐回答自己是1931年生的,毛主席说:“岸英比你大八九岁,你比他确实小了些,你们可以先发展一段时间,等到你年纪再大一些再结婚吧!我很赞成你们结婚”。
听了毛主席的话之后,刘思齐开心地答应了下来,两人的婚事也往后推迟了一些日子。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毛岸英再次找到了父亲,和父亲提起了他和刘思齐的婚事,在这普天同庆之时,毛主席也开心地应承了下来,表示同意二人结婚。
1949年10月15日,毛岸英和刘思齐在中南海举办了一场婚礼,虽说毛岸英是毛主席的儿子,但是他却没有搞任何特殊,二人的婚礼办得也是非常朴素的,两人结婚当天,毛主席特意将自己去重庆穿的旧大衣送给了两人。
毛主席说:“我没有别的可以送给你们的,这件大衣就送给你们做礼物吧!”
毛岸英和刘思齐结婚之后,两人的感情一直都是极好的,虽说他们工作繁忙,但是他们的心却是连在一起的。
抗美援朝为家国
这对新婚的夫妻原本可以好好厮守的,但是就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美军越过三八线,开始了对朝鲜的挑衅,随着美军的行为越来越过分,朝鲜人也有些坐不住了,他们向中国提出了军事援助的请求,毛主席知道朝鲜战争绝对不只是朝鲜一地,或者是美朝之间的事,美军一旦越过了三八线,那中国就危险了。
深刻懂得唇亡齿寒道理的毛主席,连夜召开了军事会议,商讨出兵对策,商议过后,毛主席决定让彭德怀带队出征。
巧合的是,就在那个时候,刘思齐身患急性阑尾炎,住进了北京医院,得知我军马上就要出兵朝鲜之后,毛岸英当时便下定决心,一定要随兵出征、为国做事,为此,他直接找到了自己的父亲,说出了自己想去朝鲜的事情。
得知毛岸英要去朝鲜,几位将领提出了反对意见,说战场太危险了,但是毛泽东却说:“我支持岸英去朝鲜,他是毛泽东的儿子,他不去,谁去呢?他应该和普通人家的孩子一样,去为国家做些事,而且他还要做得更好”。
就这样,毛岸英跟着志愿军司令部去到了朝鲜,担任司令部俄语翻译兼机要秘书,临行之前,他特意去北京看了刘思齐最后一面,由于去朝鲜作战属于军事机密,所以他并没有告诉妻子去朝鲜的事,他只是对妻子说自己要出差了,这次是出远差,时间有可能很久。
刘思齐问他,你要到哪里去?毛岸英说自己要去一个很远的地方,那里通讯不太方便,所以他可能没有办法寄信回来。
聊着聊着,毛岸英和刘思齐聊起了朝鲜的局势,他说:“思齐你知道吗?最近国际形势很紧张呢,美国侵略者想要侵略朝鲜,还要打到中国来”。
刘思齐一听,有些紧张,她赶忙问道:“我知道那里在打仗,你是…”
毛岸英没有再继续说下去,说我只是考考你的觉悟罢了,说完之后,他便匆匆离开了医院。
到达朝鲜之后,毛岸英的表现非常出色,他从来没有因为自己是毛主席的儿子就搞特殊,除了和志愿军战士,吃在一起、住在一起,他还常常挑灯夜战,学习军事知识。
1950年11月25日,敌军的飞机突然飞到了我军营地上空,随着几颗炮弹落地,我军营部便被一片火光包围了,就是在这场轰炸中,毛岸英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毛岸英牺牲后,现场的将领便去到了彭德怀的身边,问他这件事情要不要告诉毛主席?彭德怀说:“毛岸英同志为国捐躯很光荣,这件事,毛主席迟早是要知道的,还是早些告诉主席吧!”说完之后,他便亲自起草了电文。
得知这个消息时,毛主席也表现出了极大的悲痛,毛主席强忍着泪水,听完了毛岸英牺牲的全过程,最后,他专门嘱咐了一句,这件事情还是先不要告诉刘思齐了。
毛岸英离开之后,刘思齐就一直很惦念他,她常常去找毛主席,问丈夫的情况,但是都被主席搪塞了过去。
一直到1953年,毛主席才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刘思齐,其实在毛主席一次又一次的,顾左右而言他的时候,刘思齐已经意识到丈夫有可能牺牲了,但她没有想到,自己的预感居然成为了现实,听到这个消息,刘思齐嚎啕大哭了起来。
看着儿媳面色苍白的样子,毛主席拍了拍她,说:“你要节哀呀!”
悲痛欲绝的刘思齐,这才意识过来主席有多难过,她赶紧对主席说:“爸爸,你也要多保重”。
毛主席表示,虽说毛岸英已经离开了,但是刘思齐今后就是自己的大女儿了,他们还是一家人。
接纳生活迎未来
毛岸英离世之后,刘思齐消沉了很久,为了让儿媳走出悲痛,毛主席专门把刘思齐送到了苏联,让她学习、历练一番。
在去莫斯科大学深造之前,刘思齐特意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关心毛主席的近况。收到信之后,毛泽东立即回了封信,毛主席在信上叮嘱刘思齐说:“去了国外一定要争一口气,学成之后为国效力”。
毛岸英牺牲的第11年,30岁的刘思齐仍旧孤身一人,看着儿媳固执的样子,毛主席也是极为感慨的,他曾多次劝说过刘思齐,让她尽早再成立一个新的家庭,可是刘思齐却一直没有投入新感情的意思。
1961年6月13日,毛主席特意给刘思齐写了一封信说:“你为什么总是不听劝呢?岸英已经离开很久了,你总是要结婚的,下定决心结婚吧,是时候了”。
刘思齐知道,毛主席这是在为自己着想,她知道毛主席很担心自己一个女孩子将来会孤独,在毛主席一次又一次地劝说下,刘思齐逐渐敞开了自己的心扉,后来空军学院的院长刘震将学院里的优秀学员杨茂之介绍给了刘思齐。
得知杨茂之是一个思想道德品质和个人素质都很优秀的男青年之后,毛主席也是很欣慰的,他多次劝过刘思齐,让她好好接纳一段新的感情。
由于刘思齐和杨茂之一样,都有过去苏联留学的经历,所以两人也有很多共同话题,相处了一段时间后,二人的婚事便提上了日程。
毛岸英去世之后,张文秋便一直非常担心自己女儿的身体状况以及精神状况,得知刘思齐愿意接纳一段新的感情,她也是非常开心的,看着两个孩子相处得这么好,张文秋便出面找到了毛主席,和他一起为两人操办起了婚事。
1962年2月,在毛岸英牺牲的十几年后,刘思齐终于步入了一段新的婚姻,开启了一段新的人生。
二人结婚之时,毛主席还特意为两人手写了一幅书法作为贺礼,并送去了300元的礼金。
毛主席总算是对毛岸英和刘思齐有了一个交代,毛主席知道毛岸英是非常爱刘思齐的,如果他在世,他也一定会期待看到刘思齐幸福的。
刘思齐和杨茂之结婚之后,一共生下了四个子女,四个孩子皆有所成,值得一提的是,刘思齐为了纪念毛岸英,还给自己的长子取名为了杨小英。
虽然说刘思齐已经有了一段新的婚姻了,但是她并没有忘记毛岸英,也没有忘记一直在惦念着自己的毛主席。
2006年,刘思齐还特意跟着毛岸英烈士亲属代表团去到了朝鲜,她在朝鲜北方接近鸭绿江的大榆洞看到了许多,当地人修建的纪念毛岸英的建筑。
大榆洞是1950年10月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后,司令部的第一个所在地,来到这片土地时,刘思齐的心里也是非常感慨的,她对记者说,自己之前就想来这里看看了,这次来这里,也算是圆了自己和毛主席一个梦。
2010年,刘思齐还带着亲属去到了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纪念毛岸英。
2013年,毛主席诞辰120周年纪念日的时候,刘思齐以“我眼中的毛泽东”为题,和网友进行了交流,刘思齐说,毛主席是一个非常注重教育的人,他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精神,她说自己期待后人也能够像毛主席所期待的那样,有刨根问底的精神。
2022年1月7日凌晨1点47分,刘思齐在北京离开了人世,享年九十二岁,结束了她坎坷而又传奇的一生。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