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陈赓当选中央候补委员,拍着毛主席肩膀问:我是候谁的补?

发布啦 0 0

1927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武汉召开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陈赓当时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特务营的营长,指挥特务营和工人纠察队进行武装保卫工作。

有一位来自上海的女代表王根英极为不凡,她十一岁时做童工,十九岁就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工人运动,是非常受女工们热爱和尊敬的工人运动领导人。

1945年陈赓当选中央候补委员,拍着毛主席肩膀问:我是候谁的补?

五卅运动时,王根英还带领工人进行示威游行,是进步女性的优秀代表。

陈赓与王根英早几年前就已经有过接触,对她十分倾慕。于是趁着这次大会,陈赓决定大胆向其表白。

“王根英同志,我爱你!从见你第一面时就爱上你了,现在我郑重向你求婚!希望你能接受我的爱!”陈赓表白的方式有点与众不同,就在一次听报告时随手写了表白词,还请人转交给王根英。

王女士虽然对幽默风趣的陈赓有好感,但实在难以接受这种方式的表白,随后竟然将这张表白纸条贴在了墙上,没有理会陈赓。

但陈赓却并未气馁,也没有恼怒,反而接连又写了两张表白纸条,只不过都毫无意外地被挂在了墙上。

陈赓这种类似于后世微信、QQ表白的行为也着实令人惊叹,令人忍俊不禁事实上,陈赓将军的确是我党一位极富传奇的人才,他为人极其洒脱,也非常喜欢开玩笑,从来都是笑脸迎人,即使是面对毛主席也常常展现他的智慧和幽默,丝毫不怵。

1945年陈赓当选中央候补委员,拍着毛主席肩膀问:我是候谁的补?

1945年,中共七大召开,陈赓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这本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但他却追着毛主席问:“主席啊,什么是候补?我又候谁的补?”

一、大将陈赓

1955年3月,蒋介石在高雄养病时,接受了《纽约时报》专栏作家苏兹贝格的采访。

在采访中,蒋介石回忆了自己早年在黄埔军校的经历,指着身边的贺衷寒说:“当年我有许多杰出的学生,他就是其中之一,是国府的交通部长,也是黄埔三杰之一”。

“那么另外两个是谁呢?”苏兹贝格非常感兴趣这个话题,好奇地问道。

“另外两个都是共产党,他们对不起校长,对不起党国,其中之一的蒋先云在北伐中就被打死了。”贺衷寒替蒋介石回答道。

“还有一个是陈赓,他救过我的命,我也非常喜欢他,可惜啊,他受到共产主义的蛊惑太深了,对共产党死心塌地、执迷不悟。”

蒋介石接过话题说道,思绪似乎回到了当初,又想起了曾经意气风发的时候。

1945年陈赓当选中央候补委员,拍着毛主席肩膀问:我是候谁的补?

“当然,你们美国人对他也不陌生,前不久在朝鲜半岛同你们打仗,之后又去了越南跟法国人战斗。”

提起陈赓,蒋介石还是感触颇深,对于这个黄埔一期的学生极为欣赏,不仅仅是因为他曾经救过自己的命,更因为陈赓的确是难得的人才,无论是做情报工作还是指挥千军万马,都十分出色。

作为黄埔三杰,当时的黄埔军校却流传着“蒋先云的笔,贺衷寒的嘴,不及陈赓的腿”这样一句话,也足见陈赓在师生中的良好印象。

东征时,陈赓硬是凭借自己的双腿在硝烟弥漫的战场独自狂奔一百六十公里,穿越敌占区与封锁线,为主力部队进行串联和传递消息,为战争胜利贡献了汗马功劳。

蒋介石后来还颇为感慨地对黄埔生们演讲道:“什么是黄埔精神?陈赓就是黄埔精神。”

1973年9月,时隔十八年后,苏兹贝格来到了刚刚与美国建交不久的中国,作为被邀请的记者参加新中国建国二十四周年的纪念活动。

在中国,苏兹贝格见到了周恩来总理,请求曾经担任过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总理谈谈黄埔三杰的故事。

1945年陈赓当选中央候补委员,拍着毛主席肩膀问:我是候谁的补?

周总理听罢,再一次向苏兹贝格介绍了陈赓的经历:“陈赓是我非常喜欢的将军,他是新中国的大将,也是跟随我多年的下属,不仅在东征时救过蒋介石的命,还在长征时候救过我的命。”

周总理与外宾侃侃而谈,思绪却已经回到了与陈赓一同并肩作战的岁月,尤其是二人于革命早期共同在中央特科的工作历程,惊险又难忘。

而此时距离陈赓将军逝世已经过去十二年了......

陈赓大将出生于1903年,是湖南湘乡人,算得上是毛主席的半个小老乡,实际陈赓也的确与毛主席有一种特殊的缘分。

1915年,陈赓将军考入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而在五年前,毛主席也考入该校,两人还是校友关系。

湖南人本就尚武,尤其是在曾国藩等人创立湘军后,带动了一大批的湘人加入军队,甚至还造就了“无湘不成军”的传奇,而陈赓将军的祖父就是无数湘军翘楚之一。

陈赓祖父陈益怀是湘军将领,也是战场上拼杀过的猛将,凭借着一身武勇和敢打敢冲的狠劲在军中逐渐崛起,做到了较高的位置。

1945年陈赓当选中央候补委员,拍着毛主席肩膀问:我是候谁的补?

只是因为不满湘军血腥镇压太平军而愤然离开,带着妻子回到家乡。

值得一提的是,陈赓祖母也是不让须眉的女中豪杰,会骑马,会使刀,有一身的武艺。

从这个层面来说,陈赓将军也算是将门之后,在祖父祖母的熏陶和教导下,陈赓从小就学习武艺,练就了一身的好本领,更培养出了正直、向上的情操。

正是因为曾国藩等人尚武,为湖南人在近代史上赢得了巨大的声望,培养了无数的精英和有志之士,所以当时的湖南风气与他处不同,提倡的是“好男去当兵,好铁就打钉”。

受到这种风气的影响,陈赓也渴望行伍,希望能像祖父一样在军中混出一番模样。抱着这种志向,陈赓于1916年在还不到十四岁的时候就投笔从戎,加入了湘军鲁涤平所部。

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岁月,陈赓积极接触马克思思想,参加工人运动,还认识了毛主席,并于1922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开启了传奇的革命之路。

陈赓将军本就活泼风趣,是党内、军中少有的敢与毛主席开玩笑的人,甚至几次都差点惹恼了毛主席,但他性格如此,往往总是能够给大家带来乐趣。

陈赓将军曾这样幽默地评价过自己,说自己有着十分煊赫的经历:“毛主席是我的老乡加校友,彭老总和我在一个团当过兵,周总理和邓大姐结婚我出过力,我救过老蒋的命,还指挥过林帅打仗。”

1945年陈赓当选中央候补委员,拍着毛主席肩膀问:我是候谁的补?

虽然陈赓用着比较风趣的话来形容,令人捧腹,但这也的确是事实,这是他传奇人生中的真实经历。

二、陈赓与毛主席

作为毛主席的老乡和校友,陈赓对于这个学长是非常敬重的。

但陈赓是一个与谁都能开得了玩笑的人,也是在危难时刻真正能够挺身而出,是有真本事的人,所以大家对他也影响很好,很少与之置气。

他曾五次“骗”过彭老总,不是骗他喝酒,就是骗他相亲、或者骗他改善生活、注意休息,都是为老首长好。

他也曾与老战友陈锡联在延安朱老总的住处,互相打掩护,偷老总院中苹果树上的苹果吃,还乐此不疲,却不知道朱老总早就洞悉了一切。

1952年夏,陈赓从朝鲜半岛奉调回国。回到北京后,陈赓去中南见毛主席,却被警卫员拦下说:“主席刚刚午休,请等一等。”

遇到这种情况,如果换做他人,可能担心打扰了主席的休息,直接就转回去等待下一次再见了,但陈赓是何许人也,自然不会按常理出牌。

1945年陈赓当选中央候补委员,拍着毛主席肩膀问:我是候谁的补?

他倒是没有着急,反而坐下来与主席的警卫员聊了起来,聊的内容就是当时最受关注的朝鲜战场上的故事。

警卫员虽然受到过严格训练,但也被陈赓精彩的讲演所吸引,再加上陈赓又是志愿军代司令员,是志愿军在朝鲜的最高指挥官,讲起朝鲜战事来格外传神,使其恨不得亲自跑到战场上同美国鬼子狠狠地打一仗。

警卫员越听越入迷,陈赓也越讲越大声,等到警卫员醒悟时,毛主席已经被吵醒了,向外面喊道:“是陈赓来了吧?想进就进来吗,搞这些名堂做什么。”

面对如此“机智”的爱将,主席实际上是有些无奈了。

陈赓听到主席的声音后,进入到屋内,还煞有介事地抱歉道:“主席啊,真是对不起,我这一讲起话来就忘了环境,打扰到主席的美梦了。”

“你呀,就是鬼点子多,跟我还玩起了声东击西这一套。”主席也是被气笑了。

1935年1月,红军占领了遵义城,并在此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自此改变了红军的命运。但在当时,几万红军仍然没能脱离危险,还处在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中。

为了彻底打败红军,蒋介石亲自飞到重庆督战,命令地方上川军进行渡江对红军进行阻击,还调集重兵向红军围来,妄图毕其功于一役。

1945年陈赓当选中央候补委员,拍着毛主席肩膀问:我是候谁的补?

面对这种情况,毛主席决定在土城利用有利地形,并集中优势兵力对尾追之敌进行一次沉重打击。

但是,由于敌人不是预先侦知的两个旅四个团,而是四个旅八个团,总人数超过了一万人,武器装备也比红军要好得多,使得红军在接战后受到了重大损失。

当时的红一军团奉令北上去打赤水城,虽然毛主席在看到战场形势后迅速下令后一军团回师增援,但时间上已经来不及。

更糟糕的是敌人很快又突破了红五军团的阵地,逼近土城,如果不能迅速挡住敌人的进攻,后果不堪设想。

在这种危机关头,毛主席沉着冷静,在指挥部一边踱步,一边思索着应战方法。

忽然,毛主席下令道:“陈赓,快去通知陈赓,让他带领干部团堵住敌人的进攻,此战一定能胜。”

毛主席在脑海中筛选着可以抵挡当面之敌的战将,最终想起了陈赓。对于陈赓,他有信心,也最终下定决心。

陈赓是黄埔一期,接受过专业的军事理论和军事训练,在军校时就表现出色,深得老蒋的赏识,但他却毅然加入了革命的队伍,还参加了南昌起义,又做过红十二师师长。无论做哪样工作,陈赓都能圆满完成任务。

1945年陈赓当选中央候补委员,拍着毛主席肩膀问:我是候谁的补?

而且,陈赓率领的红军干部团是长征之后几所军校合并而成,成员至少都是排级以上的干部人员,是沙场老将,也是红军的精锐,不仅战斗经验丰富、战斗精神顽强,武器装备也较其他部队要精良的多,非常具有战斗力。

接到主席的命令后,陈赓没有片刻的犹豫,直接就率领队伍赶往前线,并且身先士卒,一面组织迫击炮打击敌人的机枪阵地,一面率部冲锋,与敌人进行肉搏战。

陈赓临危受命,但表现异常卓越,毛主席全程关注着陈赓所部的动作,等到打退敌人,解除危险后,毛主席连连称赞说:“陈赓勇猛,可以当军长”。

也是从这一战之后,陈赓在毛主席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认为他是可以被委以重任的。

三、什么是候补委员?

陈赓之所以能与毛主席开玩笑,除了他的性格使然,也与他独特的人生经历有关,他与毛主席很早就相识了。

早在1922年时,那时候的陈赓才不过是个二十岁左右的青年,追求进步的他在毛主席开办的自修学校学习。

那时候的陈赓就非常活跃,一次中秋节时,陈赓用月饼盒子做了一顶三角帽,来演拿破仑。他一会儿说着难懂的法语,一会儿又做着各种夸张的动作模仿拿破仑,表情也很丰富。

毛主席就一边吃着月饼一边看着他的表演,也算是对这个学生有了初步的认识。

战争年代,毛主席有一次在延安给大家做报告,当时天气十分炎热,陈赓也在台下听报告。但他好像坐不住,不是左看看右看看,就是解掉扣子,敞开衣领,显得有些毛躁。

1945年陈赓当选中央候补委员,拍着毛主席肩膀问:我是候谁的补?

中途休息时,陈赓忽然在大家的注视中往主席台走去。毛主席看着陈赓也有些不知其何意,问道:“陈赓同志,你有什么事情啊?”

谁曾想,陈赓竟然没有回答毛主席的问题,反而一把抓起主席面前的水杯仰头就喝,一连喝经历好几大口才想起来似的说道:“报告主席,没什么事,只是这天气太热了,我一时又找不到水,只好借主席的水来解解渴了。”

陈赓说完就将水杯还给毛主席,主席看着他也是直摇头,同大家一样被陈赓逗得大笑。

在场干部们一边笑,一边还在想着,这陈赓胆子也太大了,连主席的水杯都敢拿,都敢喝,真是令人佩服啊!

1945年4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第七次代表大会,这也是自1928年六大之后时隔十七年再一次召开的党代会,有着非常特殊的历史意义。

1945年陈赓当选中央候补委员,拍着毛主席肩膀问:我是候谁的补?

七大是在延安杨家岭举行的,为此还专门建立了供开大会使用的中央大礼堂,由于前六次大会都是在别人的底盘和房子里开会,朱老总还幽默地说:“这是我们共产党人第一次在自己修建的房子里召开代表大会。”

由于仍然处于战争时期,为了参加此次大会,七百多名代表们从祖国各地前往延安。

——有不少代表还来自沦陷区,要穿过敌人的封锁线,甚至也有代表从国外辗转回来参会,更有代表为了赶路,伪装成乞丐或者小贩,历经了千辛万苦才到了革命圣地。

而陈赓也参加了七大,还被选为中央候补委员。

在这次的大会上,一共选举出了四十四名中央委员,另外选出了三十三名中央候补委员,陈赓大将就是这三十三人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大会还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将其写入党章。

当陈赓在大会上听到自己被选为中央候补委员后,还乐呵呵地跑上主席台,冲大家做鬼脸,显得非常高兴,也令大家在紧张会议之余开怀大笑,放松了心情。

陈赓将军这种风趣的作风和幽默的性格也是出了名的,哪里有他哪里就有欢乐,就像一个开心果一样。

然而,大家没想到的是,陈赓同志确实是在任何场合都能开玩笑,也并不特别惧怕领袖。

1945年陈赓当选中央候补委员,拍着毛主席肩膀问:我是候谁的补?

近两个月的大会在六月中旬结束,6月11日下午,中央七大胜利闭幕,与会代表们在唱完《国际歌》后要进行全体合影,以纪念这次里程碑式的大会。

在合影时,陈赓将军看到了毛主席,就“计上心来”地去拍主席的肩头:“主席啊,我是候补委员,这个候补是什么意思?到底是候谁的补啊?”

敢这样同毛主席开玩笑的人也不多,主席回头一看是陈赓,也被他逗笑了。主席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说:“先合影,等大家拍完照再说。”

“不行,要是不知道答案,我没心思做其他事情。”陈赓不答应,追着毛主席问。

事实上,陈赓将军文武双全,又读过黄埔军校,是一个聪明、睿智的军人,怎么会不懂“候补”的意思呢?

他之所以这样问,也是故意逗大家开心,而且七大开得非常成功,主席的心情也非常好,陈赓也是活跃大家的气氛,让代表们留下更多愉快的记忆。

1945年陈赓当选中央候补委员,拍着毛主席肩膀问:我是候谁的补?

看到陈赓缠着毛主席,聂荣臻元帅也凑过来打趣道:“老弟啊,候补,候补,就是把党参(大补之物)放到屁股后面。”

聂帅平时是一个比较严肃的人,这时候也难得的开起了玩笑,连陈赓听完这个答案后都明显的愣了一下,然后和大家一起愉快的大笑。

七大期间发生过许多有趣的事情,有战士后来问陈赓:“司令员,你资格那么老,怎么没当上中央委员?”

“我可以比他们多活几年啊!”陈赓笑着回道。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陈赓将军在1961年就早早去世了,年仅五十八岁,是开国将帅中走得比较早的革命功臣。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13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