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热搜上出现了两个耳熟能详的词,这似乎是快播最后一次出现在热搜榜上。自此,快播正式退出舞台。据了解,快播已被吊销牌照,6家相关公司已告一段落。这个15年的视频软件告别了人们,惨淡收场。
快播成立于2007年。仅仅用了四年时间,就成为了中国顶尖的视频播放器。2014年是一个重大转折点。随着创始人王欣的入狱,快播走下坡路,不得不在2018年宣布破产。
这样的发展道路让很多人感到惋惜。过了好几年才达到巅峰,然后光速就掉下神坛了。其实在这期间,快播也不是没有翻身的机会。虽然做了尝试,但一切终究为时已晚。这个曾经的国宝是如何在王欣手中被玩弄于股掌之间的?这些年快播从巅峰到没落,你都经历了什么?
快播P2P往事
快播的兴起离不开P2P技术。当时很多使用这种模式的玩家中,快播是最好的一个。如果一个用户缓存了一个视频,其他用户可以立即搜索观看该视频,浏览量越大,下载速度越快,即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现在,人们仍然可以在优酷视频上看到这种模式的影子。个人用户经常上传和分享视频,而其他用户可以免费下载和观看。在其他视频软件上很难看到这种模式。
P2P技术有很大的优势。既简单粗暴地拓宽了视频内容的来源渠道,又解决了人们的观看体验问题。快播用户可以边看边下载视频,不会受到各种广告的影响。此外,快播兼容多种文件格式,实现了广泛的兼容性。
快播的发展收到了P2P技术的红利,在播放器市场迅速脱颖而出。只用了4年就登顶,成为国内最受欢迎的视频播放器,占据最重要的播放器市场份额。到2012年9月,快播用户数量已经超过3亿。要知道,那时候中国的网民数量才5亿多,所以那时候基本上很多人都在手机上安装了快播。
但快播的成败取决于P2P技术,快速发展也带来了很多问题,最终会有代价。2013年,十几个玩家平台联合抵制快播,指责其侵犯盗版权。同年年底,快播败诉,被责令整改。
快播当时也想过做突破性的转型,但似乎一切都来不及了。2014年,有“热心人”举报快播,原因是视频内容涉及不良信息,但掌舵人王欣不予理会,离开了快播。几个月后,他锒铛入狱。
众所周知,近年来短视频电商、共享经济模式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一股浪潮。以陌陌、快手为代表的老炮,和抖音、火山为代表的新兵,在这一领域擦枪走火。而腾讯自拍拍后再无电商爆款,强烈的危机感促使其不得不进行电商形态的升级。
前不久传出马化腾或联手潮多多app打造基于“大牌就是要便宜”的社交电商模式,让用户体验到用不足原价的9%抢到椰子700、绿水鬼等大牌的快感。配合微信原有的十几亿用户,这难道是微信对淘宝发起的又一轮电商攻势?
你到底想不想玩?
快播的繁荣时代,也是中国对互联网控制力薄弱的时代。因为监管没有现在这么强,很多视频播放平台里的内容都很低俗,甚至出现一些不堪入目的画面。但在那个年代,这种低俗内容甚至给视频平台带来了大量的关注和流量,快播被贴上了“抓人”的标签,各种广告收入十分丰厚。
2014年,快播宣布停止P2P技术服务器,开始整顿视频内容。既去除了盗版不良内容,又增加了版权投入。然而这种改变似乎为时已晚,快播已经没有翻身的机会。其曾经引以为傲的技术优势,变成了将自己推入深渊的黑手。
现在各大视频平台竞争的核心是优质内容。有时候,获得一部高质量的剧,对视频平台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比如几个主流的视频app,这些年都推出了各种优质剧,提高了口碑。正是因为这些内容优秀的剧,才能抢占市场,获得消费者的喜爱。经常在优质电视剧的弹幕里看到“就是为了这部剧才填成员的。”
这足以看出好内容的重要性。所以,光玩没有内容是视频播放平台的大忌,因为视频内容是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石。所以快播会因为自身原因走向“灭绝”。
标签
其实真正让快播走向深渊的是不堪入目的不良视频内容。虽然想转型升级,但这个“边缘”标签让快播没有喘息的空间。虽然现在各大视频软件都发展的很好,但是还是有很多人怀念快播,快播P2P让很多人觉得方便。如果当初在这个模式的基础上对内容进行了筛选和整改,快播的结局会不会不一样?
今日话题:为什么快播最后走了?第一代神器现在已经被吊销了执照。那年发生了什么?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