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自学小提琴合集 娄博下载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是一个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高素质的人,一个有着健 全个性、健康心理的人。教师是否有健康的心理,直接影响着其“行为”的优 劣和教育的成败。学生的向师性决定了教师心理影响的深刻性、长远性和多面 性。只有教师心理健康,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以适应现代社会生 活的需要。
从零开始自学小提琴合集 娄博下载
作为教师,对调皮捣蛋的学生不能以伤害他们的自尊与人格来惩罚其过失, 不能以管理需要剥夺他们受教育的权利,而是要注意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激 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倡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平等和谐的氛 围中学习,让学生心理得到放松。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潜力,我们所谓 的差生实际是优点缺乏表现平台的学生,久之也就成为真正的差生,产生消极 的自卑心理。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人类的智力
没有水平之分,只有类型之分。每个学生都有极大的潜能,只要教师赏识他们, 鼓励他们,给他们成功的体验,他们就能成才。“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表 扬、鼓励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不要吝啬我们的表扬、鼓励。表扬、鼓励是学 生成长中的阳光、空气和水。教师要用敏锐的眼睛挖掘学生的闪光点,要突破 分数限制,全面评价学生,及时给予激励性的评价。
4.教师必须内外兼修,才能成为合格的良师益友
法国作家拉封丹有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试,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 脱掉。北风首先发威,行人为了抵御北风侵袭,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 徐吹拂,顿时,行人觉得春暖衣厚,就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这就要求教 师掌握一定的心理辅导的基本技巧和能力。
同时,教师也要塑造良好的讲台形象。仪表朴实大方、庄重文雅;教风扎 实严谨、一丝不苟;语言准确精练、富有感情;板书条理清晰、工整优美等。 通过这些良好的形象可以折射出教师巨大的感染力、影响力和辐射力等人格力 量,使学生在教师身上受到“人格美”的感染和熏陶,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
(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既“育人”又“育心”,可用历史的 “心药”来医治学生的“心病”。此文是与天河中学阮思华老师合写。原载《新 德育》2008年第3期)
欣赏名画渗透德育
f 历史教材选有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技巧精湛的名画,这些名画7
往往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因素和特定的创作历史背景。历史教学中
i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名画,为学生在历史和艺术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疽
让他们在名画欣赏中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受
j匙人文精神的熏陶和理想情怀的感染。 身]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股富有诗意的、感人的 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史之所存,美之所在。历史 教材本身就是一座美育的宝库。人教版历史必修3图文并茂,选有题材多样、 内容丰富、技巧精湛的名画,具有形象性、直观性、可读性等特点。如阎立本 的《步辇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最后的晚 餐》,大卫的《马拉之死》,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列宾的《伏尔加 河上的纤夫》,毕加索的《格尔尼卡》等。
在近代摄影技术发明之前,绘画是记录各种历史事件、场景的重要手段, 保存了大量的历史信息。西晋陆机说:“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在摄 影、录像已普及的今天,绘画仍有其独特的艺术作用。名画全景式、直观地体 现了人类文化的精神实质,不了解艺术作品的独特文化精神,不懂得艺术的人 文内涵,就不可能提高艺术修养和人文意识。名画往往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文化 因素和特定的创作历史背景,因此,欣赏名画,不仅在历史和艺术之间架起了 一座桥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开阔他们 的视野,更为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塑造提供了广泛而厚实的基础。
一、在历史背景下欣赏名画
黑格尔说:“真正不朽的艺术作品当然是一切时代和一切民族所能共赏的, 但是要其他民族和时代能彻底了解这种作品,也还要借助于渊博的地理、历史 乃至于哲学的注疏、知识和判断。”历史定格了艺术。任何一件艺术品都有其产 生的历史时代,都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将名画和其产生的历史背景结合起 来欣赏,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
1937年4月26日,西班牙北部巴斯克重镇格尔尼卡遭遇法西斯空军轰炸, 镇上成千上万的无辜居民惨遭屠杀。这一罪行激起了国际舆论的强烈谴责,许 多相关的文字报道和图片被传阅,毕加索义愤填膺,随即拿起画笔,进行构思, 把过去对战争描述的片段组合起来,完成了这一幅震撼画坛的名作《格尔尼 卡》。毕加索釆用分解立体构成法,仅用黑、白、灰三色完成,使画面统一在沉 重、恐怖,如同挽歌的调子中,全画充满着悲剧气氛。画面的中心点有一些立 体派切割的几何形,仿佛炸弹爆炸开来的中心向四面弹射岀碎片;嘶叫的马头, 露着牙齿和尖尖的舌头,地上一双断掉的手臂,还紧紧握着一柄折断的刀;一 个仓皇的女人从右边奔逃而来;最右上方是两手向天、仰头嚎叫的妇人,一扇 小小的窗,在密闭无望的室内仿佛是唯一的出口;靠左侧上方,有一眼睛已移 位的牛头,形象十分狰狞,下面是一个母亲抱着孩子的死尸哭叫苍天,一个男 子的头和手臂被遗忘在左下方。毕加索没有直接控诉战争,而是采用了多种风 格与手法,以半写实的、立体主义的、寓意的和象征的形象,把复杂的法西斯 暴行的场面揭露出来,让人们对于战争带给人类的悲惨命运感到震撼。这幅画 甚至比描述野蛮行径的长篇文字报道更令人难忘,更触动心灵。这幅画能让学 生心灵震颤,深切地认识到法西斯的残暴。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