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去世后,唯一的女儿背叛苏联逃往美国,17年后又申请回苏联

发布啦 0 0

“如果父亲知道我 . 做了什么,他会枪毙我的!”

1983年,斯大林的女儿斯维特兰娜在美国接受《时代周刊》采访时说出了这句话。

关于这位红色公主,从出生时便倍受媒体注意,当时的斯大林已经48岁了,可谓是老来得女。

因此十分疼爱这个小女儿,并给她起了一个不俗的名字——斯维特兰娜,取自俄罗斯一首浪漫主义诗歌,在俄语里的意思是“光影”。

在斯维特兰娜27岁时,斯大林的生命走到了尽头,在其临终前,曾多次嘱咐儿子瓦西里·朱加什维利,一定要照顾好妹妹。

就是这样一个被父亲宠爱,在全国孩子羡慕的目光中长大的女儿,在斯大林去世后,却逃离了苏联,向美国申请政治庇护!

这其中究竟有什么曲折经历,最终让斯维特兰娜说出父亲可能会枪毙自己这句话?

斯大林去世后,唯一的女儿背叛苏联逃往美国,17年后又申请回苏联

(斯大林与女儿斯维特兰娜)

这都要从斯维特兰娜的一次因病住院说起。

邂逅爱情,趁机出走苏联

斯大林去世后的第10年,斯维特兰娜因病住院,在医院的走廊里与另外一个病人经常碰面。几次相遇之后,两人开始闲聊。

在闲聊的过程中,她得知眼前的这个男人叫布拉耶什·辛格,出生于印度贵族,早在30年代的时候就已经加入了共产党。

两人有很多共同话题可聊,彼此关系越来越近。

斯维特兰娜身份特殊,结婚需要向有关部门申请,得到批准后才被允许登记领证。

苏联当局不予批准,理由是辛格是印度人,担心两人的结婚万一出了什么问题,会给国家带来负面影响。

时任苏联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的柯西金认为她是被印度佬欺骗了,当面教育斯维特兰娜,“他比您大十多岁,还是一个病怏怏的印度佬。您还年轻,应该在国内找一个与您年纪相当的年轻人结婚”。

斯大林去世后,唯一的女儿背叛苏联逃往美国,17年后又申请回苏联

(柯西金)

斯维特兰娜打断了柯西金的话,她非常反感他人干涉自己的私生活。

斯大林在世的时候,多次对她的恋情横加阻拦,初恋被父亲囚禁,多年之后,她又经历了和自己喜欢的人被迫分手,转而嫁给了父亲喜欢的政治人物结婚。

父亲去世了,党内的这些人又仗着与父亲相识的份上,也来干涉她的婚姻。

斯维特兰娜越想越生气,她决定一条道走到黑,不顾别人阻拦。

柯西金见劝说无果,只能请当时的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兼中央书记苏斯洛夫出面。

苏斯洛夫告诉她,斯大林生前非常反感本国政党要员和外国人通婚,甚至立法禁止,见斯维特兰娜依然初心不改,苏斯洛夫最后做出妥协让步:

“结婚可以,但是不会给你发结婚证,你们的婚姻在法律上是不被认可的!结婚之后,你也不能出国去印度!”

斯大林去世后,唯一的女儿背叛苏联逃往美国,17年后又申请回苏联

(苏斯洛夫)

别人支不支持,当局给不给结婚证,法律认不认可,斯维特兰娜已经无所谓了,这个婚是一定要结的,所以她不再顾及别人的想法,很快就与辛格住在一起了。

到了1966年,她申请脱离党组织,从原单位辞职,回家照顾辛格。

几个月后,辛格去世,这段仅仅一年半的同居关系,从此画上了句号,苏联当局也放心了。

辛格去世后,斯维特兰娜的日子更加艰难,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身边还时不时会出现当局派来的特务。

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她于是向有关方面申请把辛格的骨灰送回印度。

同年12月,苏联当局给了她两个星期的假期,允许她送丈夫辛格的骨灰回印度安葬。

到了印度之后,斯维特兰娜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没有人约束自己,她渐渐地喜欢上了这样的生活环境。

她再次向苏联当局提出申请延长探亲假期,趁此时间,她开始想方设法谋求出路,到处联系在印度的外国使馆,力求得到庇护,企图摆脱苏联控制。

她首先向印度官方求救,找到了甘地的夫人,希望能够允许她长期居住在印度。

甘地当时担任印度的总理,他的夫人也很有政治头脑,在印度享有“印度铁娘子”的名号,她不愿意因为斯维特兰娜的事情,导致印度与苏联交恶。

斯大林去世后,唯一的女儿背叛苏联逃往美国,17年后又申请回苏联

(甘地与夫人索尼娅·甘地)

求助无门的斯维特兰娜意识到以苏联在国际上的地位是没有几个国家能与之抗衡的,也没有几个国家愿意与之交恶。

因此,她决定把目标锁定在与苏联争霸已经几十年的美国。

1967年3月,这天是斯维特兰娜按照规定返回苏联的日子,她趁着众人没有防备的时候,突然乘坐出租车,直接投奔位于新德里的美国驻印度大使馆,寻求政治避难,当即宣誓要加入美国国籍。

斯大林去世后,唯一的女儿背叛苏联逃往美国,17年后又申请回苏联

(1959年建成的美国驻印度大使馆)

斯维特兰娜逃离苏联,并不是一时冲动,“想逃离”这个想法其实是早就有了。

父女关系恶化,时局动荡不安

父亲对她的爱,在外人看来是令人艳羡的,实际上,对她而言是窒息的。

6岁那年,母亲娜杰日达·阿利卢耶娃突然离世,斯维特兰娜起初并未感到孤单,因为父亲斯大林更加宠爱她。

她甚至可以当着众人的面,命令斯大林做事,在整个苏联是没人敢这样做的。

她的幸福生活在母亲去世10年后出现了裂缝。很早就跟着老师学英语的斯维特兰娜可以独自阅读英文书籍,有一天,在一份英文报纸上得知母亲阿利卢耶娃不是死于自杀而是死于非命。

关于母亲去世的信息,她根本就查不到,因为被她父亲斯大林下令封存起来了,在克里姆林宫内,更是没有人敢聊关于母亲到底是怎么去世的。

如果母亲真的是自杀,那么父亲为何会封锁所有与母亲去世的相关信息呢?母亲去世后,母亲的那些至亲们为什么再也不来看自己了呢?为什么舅舅等人会被流放到极寒的荒凉之地?

斯大林去世后,唯一的女儿背叛苏联逃往美国,17年后又申请回苏联

(斯大林与娜杰日达·阿利卢耶娃)

随着追踪到的线索越来越多,她认为好多事情都证明了母亲的死亡绝非自杀而是跟父亲有关。

从那以后,她开始跟父亲对着干,很快成为克里姆林宫里赫赫有名的叛逆小公主,无人知道这个曾经可爱惹人怜的小公主为何会这样。

随着她年纪越来越大,斯大林对她的管束越来越严苛。

有一天,她参加学校活动时穿的是裙子,斯大林看到后,严厉呵斥她以后不能穿短裙,长度不能短于膝盖之上,甚至要保证小腿也不能露在外面。

她不明白为什么别的女孩都能这样穿,自己却不能?日积月累,她对父亲的厌恶越来越深,但是她又不敢反抗,因为她曾经见识过父亲是如何用手中的权力让她的同学及家人消失的。

不敢明着对抗,但她并未放弃,开启了阳奉阴违模式,父亲对她说的话,她经常不放在心上,甚至故意跟父亲唱对台戏。

斯大林去世后,唯一的女儿背叛苏联逃往美国,17年后又申请回苏联

(斯大林与女儿)

家里寻求不到温暖,她开始把眼睛转向外面的世界。

17岁初恋时,她爱上了39岁的阿列克谢·卡普勒,由此也拉开了她一生多次情感悲剧的序幕。

斯维特兰娜身边24小时都有保镖跟随,这段柏拉图式的爱情并没有开花结果,以斯大林强制关押了卡普勒而告终。

从17岁到27岁,她被父亲管束着,掐灭了她对爱情的所有幻想,每段感情最后都葬送在父亲的权力之下。

她曾反思“我感觉自己从来不曾是个好女儿”,但她又非常痛恨自己的父亲,剥夺了自己的人身自由。

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她处于一个非常拧巴的状态。

斯大林去世后,她享有待遇如旧,莫斯科一套五居室依然在她的名下,她和她的两个孩子继续享有抚恤金。

衣食无忧的时候,她整天拧巴在过去的世界里走不出来,但是外面的世界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很快打破了她的生活状态。

“苏共二十大”掀起一场批判斯大林的政治风暴

会议刚结束,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米高扬偷偷把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的文件拿给斯维特兰娜看,希望她能审时度势,不要与当局发生矛盾。

斯大林去世后,唯一的女儿背叛苏联逃往美国,17年后又申请回苏联

(“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讲话)

斯维特兰娜很清楚自己的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报告中说的不尽是事实,但是她决定听从米高扬的建议,不为父亲辩解,“这一切都像是真事”米高扬听闻此言,非常高兴,“我早就知道你会理解的。”

斯维特兰娜对父亲的态度到此并未结束。

在“苏共二十大”的影响下,她的思想和信仰也发生了很大改变,她认为只要有人喊她的名字,听到与父亲斯大林同样的姓氏,那声音就像钢刀声,“刺痛了我的耳鼓、我的双眼和我的那颗心。”

于是,1957年9月,她决定改名字,跟随母亲的姓氏。

斯大林去世后,唯一的女儿背叛苏联逃往美国,17年后又申请回苏联

(斯维特兰娜小时候与母亲娜杰日达·阿利卢耶娃合影)

5年后,她的思想再次发生巨大变化,在东正教教堂接受洗礼,相信“主宰世界的是上帝的理智”,用她的话来说这是“一次巨大的转变”。

这些行为与斯大林对她的期待是完全背道而驰的。大学时期学校党组织邀请她入党,最后的结果让众人大吃一惊,斯大林的女儿党史考试成绩居然不及格,原本打算大肆宣传的校党组织只能默默地接受这个尴尬的结果。

斯大林得知此事之后更是怒不可遏,10岁时开始读《联共(布)简明历史教程》,这么多年了,最后还考个不及格。

不是说,斯维特兰娜不聪明,而是她一心只想与父亲对着干,拒绝父亲强行安排的任务。

此时的她已经看清楚了自己的一生:

我这一生太沉重了,沉重得不堪倾诉,更不堪活下去。”

而宗教对于当时的斯维特兰娜来说,是一种救赎方式。

次年夏天她写了《致友人二十封信》,通过与一位化学教授通信的方式把几十年来的经历写出来,目的是想把“某种难以忍受的重担终于会从肩上卸下”。

斯大林去世后,唯一的女儿背叛苏联逃往美国,17年后又申请回苏联

(《致友人二十封信》中文版)

现实世界并未给她卸下重担的机会,父亲去世后,她失去了保护伞,试图从宗教总找到生存下去的信念。

可是她发现她还是不自由的,苏联广袤的国土却容不下她一个人,她孤单地活着,无人问津她真正的想法。

因此,在遇到辛格之后,她不顾一切地想守住这段感情。这段短暂的感情再次激发了她的反抗精神,也孕育了她想出逃苏联的念头。

  1. 投敌叛国,再婚生活

这位“红色”小公主居然背叛了共产主义,跑到了资本主义的阵营里,偏偏投靠的还是苏联的死敌——美国。此事传到苏联后,国内舆论一片哗然。

面对舆论压力,苏联官方说,“斯维特兰娜·阿里卢耶娃打算在国外住多长时间——这是她个人的事情”,没有把话说死,留有余地,期待她回头,但是她并没有领情,看到报道后,当即公开发表声明,不打算返回苏联。

美国官方虽然决定收留斯维特兰娜,但是也不愿意因为她个人彻底激化美苏两国之间的矛盾。

为了慎重起见,美国有官员认为应该让斯维特兰娜先去一些政治立场中立的国家居住一段时间。

在此期间,了解清楚她去美国的动机和计划。很快,美国驻印度大使馆把她送到瑞士去了,要求她在瑞士期间好好想想,拿出定居美国的长期计划,以防止她“冷静下来以后改变初衷,要求重回莫斯科”。

经美国原驻苏联大使被称为“冷战之父”的乔治·凯南为代表美国官方多次与她沟通交流,对她进行全面的考察和了解,判定斯维特兰娜“永不返回苏联”具有一定的可信度,最后,于1967年4月同意她飞往美国。

斯大林去世后,唯一的女儿背叛苏联逃往美国,17年后又申请回苏联

(乔治·凯南)

这一走,对她的后半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她后来评价自己是一个“变节者”。消息传到苏联国内,国民开始纷纷指责她背叛了已经去世的父亲,也背叛了自己的祖国。

作为社会主义阵营里的老大哥,苏联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攻击的对象。

通过访问、报道以及积极帮助斯维特兰娜出版自传等方式,在国际社会上发动了一次次反苏、反共的言论。

同年6月25日,苏共政治局委员柯西金在联合国记者招待会上“攻击”斯维特兰娜精神不稳定,“对那些企图在政治上利用她的人,我们只能表示惋惜。”

斯大林去世后,唯一的女儿背叛苏联逃往美国,17年后又申请回苏联

(前排左二柯西金)

斯维特兰娜没把这些言论放在心上,很快出版了之前在苏联国内写好的《致友人的二十封信》。

前面有提到这本书对她的影响至深,外界认为这是她的回忆录,有涉及苏联国家机密,当年在苏联没有被允许出版。

后来她委托印度驻苏联大使把文稿偷偷带到印度,之后她又把这本书带到美国出版。

书一经上市,反响热烈,接着,她又出版了《仅仅一年》。

这本书是到了美国之后写的,书中披露了苏联很多内幕以及她个人的思想和政治观点,这本书比《致友人二十封信》更受西方国家追捧,书中大量反苏、反社会主义阵营的言论,这些正是西方国家希望通过她攻击苏联的言论。

斯大林去世后,唯一的女儿背叛苏联逃往美国,17年后又申请回苏联

苏联当局已是忍无可忍,不再顾及她是斯大林的女儿于1969年12月19日,剥夺了她作为苏联的公民的身份,开除国籍。

美国官方只是拿她当枪使,对她并不放心,也会派特务跟踪她,但是斯维特兰娜并没有认清现实,依旧沉浸在被众人追捧的世界里,迷失了自己,认为自己是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和尊重。

她继续追求情感上的自由。以前在苏联无论是恋爱还是结婚,都不自由,现在到了美国,她决定再次开始一段自由的感情。

她与相识仅3个星期的美国建筑商人彼得斯结婚,1971年他们的女儿奥尔加出生,而此时的彼得斯很快破产了,她不得不拿出之前出版书籍赚到的钱帮他还债。

她曾经的百万身家,很快赔得身无分文。

丈夫并未有所收敛,而是继续肆无忌惮地挥霍。她只能一次次重新振作起来,担起养家糊口的重任。

渐渐地,她对这段婚姻非常失望,她曾写信向朋友倾诉,“我总是轻信男人浪漫的一面。我花了好长时间才看清他的真面目。”

两年后,两人正式签署离婚协议。

斯维特兰娜当年被美国官方请进美国,但始终没有承认她是美国人,直到1978年才给她美国国籍,还给了她一个政治身份——美国共和党的党员。

拥有美国国籍一直是她最期待的一件事,她认为自己不再是美国的客人,而是美国的主人,与美国其他公民一样,能参与政治,享有投票权,甚至她还把自己的名字改为兰娜·彼得斯

斯大林去世后,唯一的女儿背叛苏联逃往美国,17年后又申请回苏联

(斯维特兰娜接受媒体采访)

本以为从此会在美国过上与美国公民一样的生活,现实是她的生活屡次陷入窘境。

在接受英国《观察家报》采访时,她直言自己曾经被美国众多史学家、政治家追捧是“处在一种虚情假意之中”。

当年是为了自由才去美国的,而“美国国务院在说谎方面绝不比克里姆林宫逊色”,甚至直言自己是自找苦吃,“没有一个变节者是完全自由的。”

  1. 逃离美国,求助回到苏联

失望与日俱增,走投无路的斯维特兰娜在美国待不下去了,决定再次“逃亡”。

1982年8月,她带着女儿奥尔加移居英国,外界猜测她是不是想抛弃美国投靠英国?她说自己只是想和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保持距离,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地理位置上都想保持距离。

回顾历史,从1947年开始,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虽然没有发动像一战、二战那样的大规模的世界战争,但是彼此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斗争不断,美苏两国的这种争霸状态被史学家称之为冷战。

斯大林去世后,唯一的女儿背叛苏联逃往美国,17年后又申请回苏联

(“冷战”漫画)

美苏之间的冷战,对斯维特兰娜并没有太大的影响,苏联去除了她的国籍,美国官方已经利用完了她是斯大林女儿的这个身份。

因此,她说她想与两个超级大国保持距离,实际上是她继续把自己的糟糕的生活状态归结于外界,而没有好好自我反省。

追求“清清静静地生活”,继续写书立说,但又“不希望与任何记者谈话”,非常矛盾的斯维特兰娜在英国也没能生存下去。

曾与她在伦敦结识的墨西哥外交家拉乌尔·奥尔蒂兹在回忆录中这样评价她,“斯维特拉娜并不是在逃,相反,她是在追寻,追寻一种不一样的生活,她理想中的生活。

在世界上到处“追寻”的斯维特兰娜,“追寻”一圈之后开始怀念以前的苏联生活。曾经向全世界信誓旦旦宣布“永不回苏联”的她于1984年9月申请回到祖国苏联。

苏联官方考虑到她毕竟是斯大林的女儿,决定网开一面。苏联借此机会对外界宣称,斯维特兰娜当年是被美国人迷惑才说了那些伤害国家的言论。

她当众解释回苏联只是为了确保女儿可以继续上学,因为她无法一个人承担抚养女儿的费用,而在苏联,她的女儿可以像苏联人一样,享受免费医疗,享受免费教育。

她为曾经的不当言论道歉,“这些年我都无法摆脱深深的内疚感。”为了谢罪,她声明以后打算隐居搞翻译,不会再出现在大众面前。

在莫斯科居住的那段时间,她见到了她曾在苏联生下的儿女们。18岁时,在父亲斯大林不知情的情况下,她与同学格利克里·莫洛索夫在一起,生下儿子约瑟夫。3年后,两人分手。

23岁时,她听从父亲安排,嫁给了尤里·安德列耶维奇(斯大林助手的安德烈·日丹诺夫的儿子),在女儿叶卡捷琳娜很小的时候,两人离婚了。

孩子们还很小的时候,她为了自己不顾一切地选择离开,等到她再次归来时,她的大儿子已经结婚生子了。

女儿叶卡捷琳娜不愿意见母亲,埋怨母亲曾抛弃她一走了之,认为母亲当年的行为就是“叛国”。

斯大林去世后,唯一的女儿背叛苏联逃往美国,17年后又申请回苏联

(安德烈·日丹诺夫)

她与子女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而从小出生在美国的小女儿奥尔加不会说俄语,无法适应周围的生活环境,导致家庭矛盾频发。苏联不是她的久留之地,与苏联当局协商之后,决定和女儿奥尔加放弃苏联国籍,再次离开苏联。

2011年11月,时年85岁的斯维特兰娜因结肠癌在美国威斯康星州去世。临终时,没有子女在她身边,一星期后,女儿奥尔加通过媒体向外界公布她去世的消息。

斯大林去世后,唯一的女儿背叛苏联逃往美国,17年后又申请回苏联

(晚年定居于美国的斯维特兰娜)

结尾:

两次出走苏联,两次逃往美国,多次居住在欧洲,她并没有寻求到真正的“自由”。历经多次婚姻,最后均以离婚收场,晚年也没有子女承欢膝下,她也没有享受到家庭温暖。

也许这一切不幸的遭遇正如她自己所说的那样,是父亲“毁了我的一生”,“我始终都是带着我爸爸姓的政治囚徒。”

囚徒是不可能有很纯粹的生活环境,也没有自由,永远追求幸福,但始终得不到幸福。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14625.html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