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肝脏,大家首先能想到的就是肝脏的解毒和代谢功能,它就是人体内部最大的解毒器官,几乎所有的毒素,都需要在肝脏内进行生物转化。
但实际上,肝脏所参与的工作,远要比你想象的复杂得多,它体内的生物转化功能就达到了500种以上,其涉及到了内分泌、凝血、消化系统等多个方面。在临床看来,肝脏就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之一。
肝脏所负责的消化主要分为两方面,第一就是肝脏分泌出胆汁,负责中和胃酸,辅助吸收脂类物质、脂溶性维生素等。第二,就是肝脏生物转化能力,合成与储存部分营养。也正因如此,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可能会对肝脏造成伤害,甚至是诱发脂肪肝的出现。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哪些饮食习惯,可能会导致脂肪肝呢?
1、高脂肪、低纤维的饮食模式
脂肪肝就是指应各种原因导致的肝脏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而肝内脂肪主要就来源于食物和外周脂肪组织两大部分。
如果长期进食过于油腻,经常吃高脂肪、高热量、高糖分的食物,营养物质就会以甘油三酯、磷脂、糖脂和胆固醇的形式在肝脏内堆积,最终造成脂肪肝的出现。
这里要强调的一点是,高脂肪摄入太多导致的肥胖,也是诱发脂肪肝的主要高危因素,肝内脂肪堆积程度和体重成正比关系;
2、只吃素的饮食模式
随着养生内容的不断科普,很多人都错误的认为,想要身体健康、远离心脑血管病,就必须要完全吃素、彻底告别任何肉类。
但事实上,这种做法是非常不科学的,人之所以需要在三餐摄入不同的食物,就是因为身体需要不同的营养物质供给。
如果长期大量吃素,只会导致营养不良的出现。当体内严重缺乏蛋白质时,肝脏就无法合成载脂蛋白,以至于甘油三酯积存在肝脏内,最终导致脂肪肝的出现;
3、过度节食
有部分人为了在短时间内减肥,会选择过度节食、禁食、不吃主食的方式。殊不知,这的确是会让体重迅速下降,但是初期阶段还瘦的仅仅只是水分而已。
别说这个办法自己无法长期坚持,就算是可以坚持,脂肪在短时间内大量的分解,也会消耗肝脏内的谷胱甘肽成分,导致肝脏内丙二醛、脂质过氧化物大量增加,继而损伤健康的肝脏细胞,导致脂肪肝的出现;
4、长期喝酒
脂肪肝在临床主要分为两大类型,第一就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第二则是酒精性脂肪肝。
因为酒精需要在肝脏内代谢分解,但其在分解的过程中,却会抑制肝脏其他的正常生物转化能力,导致甘油三酯在肝脏内堆积,继而诱发酒精性脂肪肝。而长期嗜酒者进行肝穿刺活检时,有近75~95%都有脂肪浸润。
最后还要强调一点,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看似是小问题,但是如果脂肪肝发展到重度阶段,酒精性脂肪肝合并肝炎之后,一旦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未来就可能会出现肝硬化,甚至是有肝脏癌变的可能性。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远离不健康的饮食模式很有必要。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