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李云龙原型去世,离婚惊动中央,临终遗愿不准前妻参加葬礼

发布啦 0 0

1978年5月10日,在南京军区医院里,只见一群人围在一位病重的老人跟前,还时不时的传出阵阵哭泣声。

然而这位老人的身份并不简单,就在弥留之际,老人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对子女们说道,我死后不准你们的母亲来参加葬礼,我不想再看见她,切记!

此话一出,在场的所有人在震惊之余,竟都纷纷点头答应,看到孩子们的态度,老人终于安详的闭上了眼睛。

之后一场庄严而又隆重的追悼会在南京军区机关大堂举办,前来参加葬礼的还有多位开国元勋,而追悼词更是由邓公亲自审定。

整个葬礼现场人山人海,所有人都是悲痛万分,而这些也更能够说明这位老人的身份不简单。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沉浸在巨大悲痛中的时候,礼堂外传来了一位老妇人的哭喊声。

她急切的想要进去悼念,可是却被门口的警卫死死拦住并说道:“你不能进去,这是他的最后的遗愿,他都走了,你就别再给他添堵了,就让他安心的走吧!”

那么这位老人是谁,他到底有着怎样的特殊身份?和眼前这位哭喊的老妇人之间又发生了什么事情,竟会说出那样的遗言呢?

这位老人不是别人,他就是大家所熟知的《亮剑》中李云龙的原型,名字叫做王近山,而门口哭喊的那位老妇则是王近山的前妻韩岫岩,而曾经两个人的爱情故事在部队里更是人人羡慕。

那么曾经被整个部队传为佳话的恋人,如今又为何会走向了此生不复相见的地步呢?

而王近山又有着怎样传奇的一生呢?

1915年,王近山出生于湖北省黄安县的一个贫苦家庭,15岁参军,16岁就先后当上了班长、排长,17岁时更是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正式的共产党员。

此后的王近山更是牢记入党时的誓言,在此后的战斗中不怕牺牲,骁勇善战,带领着战士们更是屡建奇功。

而由于自身的出色表现,他的职位也是越升越高,20岁就成为红军最年轻的军长,比起《亮剑》中的李云龙,王近山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由于王近山在历次作战中总是身先士卒,而且打起仗来更是不要命,部队上的人就送了他一个响亮的外号“王疯子”。

而王近山更是凭借着这股子疯劲,在抗日战争中以伤亡10人的代价,歼灭敌军300余人,并且光是缴获的战利品就整整搬运了一天一夜。

韩略村一战,王近山凭借着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对日军采取了伏击,最终一举歼灭了日军华北方面军“战地观战团”120余名军官,并且受到了毛主席的嘉奖。

由于王近山在多场战斗中战功显赫,先后被升任为386旅旅长,太岳军区第二分区司令员,太岳纵队副司令员。

而在解放战争中,王近山同样表现出色,襄樊战役中,时任6纵司令的王近山,率领部队用不到两日的时间就攻克了敌军主城,全歼守军2万余人,最终还俘获敌军两名司令员。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再到后来的入朝作战,王近山一次次地置之死地而后生,受到了中央的高度赞誉。

1955年,在开国第一次授衔仪式上,王近山被授予中军军衔,还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可谓是功勋卓著。

那么如此声名显赫的一个将军,最终为何会被组织降级,成为了一名普通的农民呢?

这一切还要从他和前妻韩岫岩的婚姻说起。

王近山和韩岫岩的相识,就如同亮剑中的李云龙和田雨一样。

当时的王近山在一次战斗中,身受重伤,被送往了战地医院进行救治,而恰巧韩岫岩是医院的一名护士。

在韩岫岩的精心照顾之下,王近山的身体恢复得很快。

而且在两人的朝夕相处之中,一个是骁勇善战的铁血英雄,一个是温柔大方的医院院花,难免会擦出一些不同寻常的火花。

都说英雄难过美人关,我们的英雄王近山很快也被温柔漂亮的韩岫岩给吸引了,而生性直肠子的他更是直接向对方表达了自己的心意。

而对于韩岫岩来说,其实她早已听说过王近山的事情,并且对他也是早已有了倾慕之心。

很快两人就陷入了热恋当中,并且在组织的见证下,最终结为了夫妻。

婚后的两人更是如胶似漆,任谁也想不到平时在战场上杀伐果断的王近山竟然还有如此柔情的一面,对待自己新婚的妻子更是加倍的呵护。

很长一段时间,王近山和韩岫岩的爱情故事在部队中被传为了一段佳话,更是人人羡慕的对象。

很快他们的第一个儿子就出生了,两人更是沉浸在初为父母的喜悦之中,而且在之后的生活中,韩岫岩又先后生下了4个子女,一家人更是幸福美满的生活的。

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情,让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1953年冬,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了胜利,王近山也带领部队凯旋归来。

恰巧这个时候韩岫岩诞下了他们的第六个孩子,可是女儿一出生就被王近山送给了自己司机老朱。

原来,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老朱曾经多次舍命救下自己,而王近山又是一个有恩必报的人,所以当他得知老朱的妻子无法生育的时候,他就向老朱许诺,回国后把妻子生育的第一个孩子送给他。

王近山一言九鼎,最终就真的把女儿送给了老朱,并且每个月还送去了40块钱作为女儿的生活费。

在王近山看来,自己是履行了对战友的承诺,可是作为一个母亲,孩子就是自己的命啊,哪里舍得送人?

所以对于王近山的做法,韩岫岩始终心存芥蒂,所以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她和丈夫说话都是夹枪带棒的阴阳怪气。

而王近山也感到自己有些亏欠妻子,所以对于韩岫岩的无理取闹也始终是睁只眼闭只眼。

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韩岫岩就更加的变本加厉,而王近山也实在是无法忍受这样的生活,但又不想和妻子争吵,于是便开始出去跳舞。

其实之前的王近山就比较喜欢跳交谊舞,但是他的舞伴自始至终都只有韩岫岩一人,如今变成了别的女人,韩岫岩哪能甘心。

于是就介绍了自己的亲妹妹给王近山做舞伴,时间久了,两人的关系也就越来越融洽。

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的韩岫岩顿时心生妒忌,开始怀疑自己的丈夫和亲妹妹背叛自己,甚至还不惜把事情捅到了妇联。

王近山和韩秀兰顿时也成为了众矢之的,受到了舆论的谴责。

最终韩秀兰不堪忍受那些舆论压力,竟一气之下选择远走边疆。

对于这样的结局,最终王近山和韩岫岩爆发了一场的激烈的争吵。

之后的韩岫岩更是一气之下,再次向组织上打了报告,说是自己的丈夫王近山生活作风有问题,要求离婚。

很快事情就惊动了中央,在多方却说无果的情况下,最终组织上同意了王近山和韩岫岩的离婚申请。

而离婚后的王近山也被降职,最终被分配到了河南周口的一个农场工作,从此成为了一名普通的农民。

就在农场工作的时候,王近山遇见了自己的第二任妻子黄慎荣,王近山昔日的勤务员,不惜放弃自己北京的大好前程,千里迢迢的追随他来到了如今这个贫困的小山村。

很快两人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并且还共同生育了两个孩子。

可是看着婚后的贫困生活,王近山实在是不忍心,于是再三思虑之下就向中央写了一封信,检讨了自己的错误,请求组织上一定要好好安排他们母子三人。

1968年,王近山终于被重新调回南京军区,再次担任军区副参谋长,直到1978年,王近山被查出了胃癌。

而此时的韩岫岩也听说了王近山的病情,但是当她准备到医院看望的时候,却被警卫员给生生拦下了。

于是也就出现了我们开头提到的那一幕,王近山在弥留之际的遗愿,就是不让前妻参加自己的葬礼。

对于如今的这一切,韩岫岩也是悔不当初,每天都是在忏悔中度过,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子女们才无奈同意韩岫岩来到八宝山王近山的墓碑前看看。

谁知回去后不久,韩岫岩便也去世了。

子女们把韩岫岩也葬在了八宝山,就在父亲王近山的旁边。

也许这就是两人之间最好的结局吧!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15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