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进行曲的由来

发布啦 0 0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武装侵略中国并迅速占领东北。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后,又将侵略矛头指向华北。冀东是东北通往内地的咽喉要道,这一地区成为敌我争夺的战略要地。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之际,唐山军民挺身而出,武装抗击日本侵略者,于1933年初,在东起山海关,西至古北口的长城沿线上,开展了气壮山河的长城抗战。其主要战场喜峰口、罗文峪口、冷口等关隘,均在今唐山市境内。

大刀进行曲的由来

1933年1月1日,日本侵略军在山海关挑起战争,遭遇中国驻军何柱国部第六二六团两个营的顽强抵抗,长城抗战爆发。1月3日,山海关失陷。2月23日,日军和伪满军10万人,分三路进犯热河,热河守军不战自溃。3月4日,日军侵占承德。随即,日军南犯长城各口,企图迅速占领冀东继而吞并华北。

大刀进行曲的由来

面对日本的大举进攻,代理北平军分会委员长何应钦秉承南京政府“一面抵抗、一面交涉”的方针,想守住长城各口,依靠长城阻止日军侵入关内。其布防情况是:商震第三十二军驻冷口,宋哲元第二十九军驻喜峰口,徐庭瑶第十七军驻古北口,傅作义第六十一军驻独石口。战斗首先在迁安县境内的冷口打响,接着扩展到长城东段各隘口。

大刀进行曲的由来

3月4日,日军中村旅团2000多人攻占冷口。商震急派第一三九师驰援。3月5日傍晚,该师抵达冷口前线,乘黑夜部署兵力,于次日拂晓向日军发起进攻,日军向后退却。3月22日,日军第六师团一部向中国守军发起攻击,第一三九师全体官兵投入战斗,商震也亲临前线指挥。日军以大炮、坦克攻击,中国守军则以步枪、手榴弹、大刀相抗,多次肉搏,日军未能取胜,于是停止进攻。

大刀进行曲的由来

3月9日,日军攻占喜峰口。是日下午4时,第二十九军三十七师冯治安部先头部队赶到前线投入战斗。傍晚,第三十七师特务营赶到,从喜峰口两侧夺取制高点压制日军,并乘胜收复喜峰口。当晚,中国军队组织大刀队夜袭,砍杀在多处宿营的日军500多人。

大刀进行曲的由来

3月10日,宋哲元调第三十七师赵登禹旅和第三十八师佟泽光旅增援,在喜峰口附近展开激烈的阵地争夺战,双方伤亡惨重,日军将主力退到长城以北待机。3月11日夜,中国军队组织有两个团兵力的大刀队,采取迂回战术,于次日进入日军兵营和炮兵阵地,砍杀歼灭600多人。

大刀进行曲的由来

此后,日军主力转向遵化县的罗文峪。3月18日凌晨,第三十八师派出1个营的兵力深入日军后方进行夜袭,用大刀、手枪等激战5个小时,毙敌500多人。喜峰口和罗文裕战斗,第二十九军官兵手持大刀,拼死肉搏,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威风。

大刀进行曲的由来

抗战期间曾激励中国人抗战的《大刀进行曲》就是根据这一题材创作的。这期间,日军各路进攻部队相继受挫,在某些局部战场,中国军队还取得了胜利,夺回一些村镇和阵地。

大刀进行曲的由来

但由于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爱国官兵被迫撤出阵地。5月17日,唐山沦陷。5月31日,南京国民政府与日方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塘沽协定》,承认冀东为“非武装地区”,使整个华北门户洞开,处于日军的武装监视和支配之下。轰轰烈烈的长城抗战至此失败。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15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