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楚公子弃疾经过几番周折,干掉几位前任国君,即位为平王,封长子建为太子,伍奢为太子太傅,费无忌为少傅。
平王二年,为联络强国,命令费无忌到秦国为太子建娶妻。秦哀公以长妹秦赢许婚,无忌见秦赢美貌过人,还没到达楚都时,先一步赶回王宫,告知平王:“秦女即将进城。”平王问道:“秦女其貌如何?”无忌观平王意思,知其有邪念,想着自己不被太子喜欢,趁机离间平王父子关系,于是对平王说:“秦女倾国倾城貌,您如果喜欢可自己留下,另为太子再寻一位。”
平王听了正合自己的心意。
太子建当时十五岁,他的母亲是蔡国女子,不被平王宠爱,加上无忌经常诽谤太子建,平王慢慢地更加疏远太子建。正如一件物器有了裂纹只会越裂越大,何况还有外力的作用,父子关系越来越差。
秦女生子熊珍,平王老已,秦女年轻怕平王死后,自己孤儿寡母无依无靠,日日夜夜吹枕边风,要废太子建立熊珍为太子,平王耐不住娇妻软磨硬泡。
终于在平王六年,让太子建住在城父,名义上保卫边界委以重任,实际上远离权力中心,等于发配流放了,太傅伍奢随行。
就是这样,无忌还是不死心,怕日后太子建即位对自己不利,日夜在平王跟前中伤太子:“太子因为您娶了秦女,对您很大的怨气,您要多加戒备啊,何况太子住在城父,还有伍奢,专揽兵权,对外结交诸侯,而且时时想打进国都。”
平王便把太傅伍奢叫回王城,伍奢心知这是无忌中伤的结果,就说:“君王您为什么因为一个小人而疏离亲生骨肉呢?”
无忌继续挑唆说:“今天不制服伍奢,后悔就迟了,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于是平王把伍奢关进大狱,让司马奋扬召太子建回来,计划杀死太子。太子看到老师伍奢未归,现在父亲又召回自己,知其阴谋,连夜出逃到了宋国。
平王又派人逼伍奢写信两个儿子让他们回城,试图斩草除根,长子伍尚愚孝明知是死还是来了,次子伍子胥出逃,立下誓言要报此仇,颠覆楚国。
果然,伍子胥历尽千辛万苦,逃到吴国,做了吴王阖闾的大夫,吴王对他言听计从。
楚平王死后其子熊珍即位为楚昭王。
昭王十年冬,吴王阖闾、伍子胥、伯嚭和唐国、蔡国共同攻打楚国,楚国大败,吴军于是进入郢都,伍子胥命人挖平王坟墓亲自鞭打平王尸体。
其实平王最初口碑还是不错的,国人也都拥护,只为色欲迷了心窍,亲近小人,人一旦突破了做人的底线,就没什么事做不出来了,为了自己的欲望,违反了人伦天理,平王一步走错步步皆错。
按冯梦龙老先生《东周列国志》所记:平王知道自己积怨太多,恐人挖掘其墓,死后葬于湖水之中,又恐石匠泄密,墓成后又杀掉所有石匠,独一老翁逃脱,伍子胥大败楚军,四处寻找平王坟墓,以报父兄之仇泄心头之恨,石匠老翁带伍子胥找到平王坟墓。
《东周列国志》:“员令毁棺,拽出其尸,验之,果楚平王之身也。用水银殓过,肤肉不变。员一见其尸,怨气冲天,手持九节铜鞭,鞭之三百,肉烂骨折。于是左足践其腹,右手抉其目,数之曰:“汝生时枉有目珠,不辨忠佞,听信谗言,杀吾父兄,岂不冤哉!”遂断平王之头,毁其衣衾棺木,同骸骨弃于原野。”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