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情事件:张居正遇到最大的政治危机,看其如何化解?仍可借鉴

发布啦 0 0

公元1577年,张居正作为万历新帝的首辅,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新政改革。自万历元年到现在改革已经整整5年了,财政上的“一条鞭法”和官员的“考成法”已经初现成效:国库日渐丰盈,而且官员也逐改往昔贪腐拖沓局面,史称“万历中兴”。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首辅张居正顶着官僚阶级和文官集团的压力,呕心沥血才完成的。

此时52岁的张居正不禁松了一口气:所有的政改已走上轨道,看来再有几年便可大功告成。殊不知人生中一场最大的危机正悄悄逼近。

夺情事件:张居正遇到最大的政治危机,看其如何化解?仍可借鉴

▲丁忧危机

1577年9月,张居正的父亲忽然病逝。大明朝以孝治国,按【大明律】规定:所有官员父母逝世,必须为之守孝至少27个月(很多古人一般都是守孝三年),处于丁忧期间的官员,其夫妻都要分开,且吃、住、睡都要在父母的坟前,并由此禁止一系列的娱乐活动和其他应酬,俗称“丁忧”,大臣特殊情况可以奉圣旨不去丁忧,谓之“夺情”。如不执行按大明律杖责60而发配充军。丁忧三年则意味着只能辞官不做,去老家给父亲守坟。

此时的张居正非常为难,如果辞职去丁忧三年,一是亲自抓的政改可能泡汤;二是远离政治中心三年时间,这次改革触动了大地主阶级和豪门贵族的最根本利益,将国家中的豪门贵族得罪了个遍。去丁忧很有可能自己这一派人会遭到清算。大明朝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所以张居正不得不慎重考虑。

但是不去丁忧自己又作为首辅,肯定会遭到文官集团的舆论攻击。张居正考虑良久,终于想到一个以退为进的策略。

夺情事件:张居正遇到最大的政治危机,看其如何化解?仍可借鉴

▲三辞官职

9月中旬,张居正三次上书皇帝请求“辞职”回乡丁忧,李太后和并未亲政的15岁万历皇帝自然不允。李太后发懿旨说:“国事滋重,先生应当以天下事为重,家事次之。”一句话,忠孝不能两全,你 , 只能选择忠君爱国吧!

为了平息舆论,皇帝亲自下诏为张居正开脱:明朝虽以孝治国,无论何种官员均要丁忧,但边关将领或正在为朝庭办国之要事的要员可奉旨免于丁忧,此为“夺情”。并将旨意传阅六部官员阅览。

于是张居正照样身着红色蟒袍、腰系玉带在内阁办公。殊不知这一幕引来无数文官集团和御史言官的攻击。

夺情事件:张居正遇到最大的政治危机,看其如何化解?仍可借鉴

▲言官围攻

9月下旬,翰林院的诸多编修联合吏部尚书张翰一起上奏折弹劾张居正“目无祖宗,心无人伦”。有意思的是,张翰还偏偏是张居正一手提拔的学生。可见古代人对于礼法的尊重。

没几天张翰就被朝廷去职。张翰的下台引来御史言官更大的愤怒,于是翰林院吴中行、赵用贤和员外郎艾穆、主事沈思孝、进士邹元标继续弹劾张居正“贪恋权势,全无人伦”。司礼监太监冯宝一向与张居正关系交好,于是他鼓动皇帝严肃处理四人。结果两人被杖责60,另外几人除杖责外还流放蛮荒之地。

万历为了堵住悠悠之口,还特意停发了张居正27个月薪俸,但转而却悄悄派人又给张居正送去大量财物作为慰问。这样一来,朝廷才无人敢表面上议论此事。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张居正一看此事影响太坏,决定虽不能丁忧三年,但也得回乡葬父。万历皇帝也只能答应,但往返只允许三个月时间,中间并将大量重要奏折请张居正批阅。

夺情事件:张居正遇到最大的政治危机,看其如何化解?仍可借鉴

▲判若两人

经过张居正的回乡葬父后,丁忧事件告一段落。张居正此时的内心是何等的委屈,夺情期间国子监祭酒王锡爵到家中威逼,害得张居正差点没拔刀自杀。

一条鞭法实施以前嘉靖朝时国库常年空虚,还经常赤字200万两白银。而现在国库每年结余200多万两白银,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自己得罪了所有的大官僚大地主阶级来完成的。为了朝廷自己经常宵衣旰食的工作,才50出头然而头发却白了一半。

由于长期的劳累,张居正此时已经是一身的病。从这一天起,张居正一改往日清廉朴素的生活,事照做,但是凡有不同意见一律打压,而且开始奢华淫逸的生活!

因为张居正知道自己十有八九不能善终!

究其一生,可以说张居正即是成功的,也是失败的。如果说张居正的成功,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来说,无疑是非常成功,做到了位极人臣。我们知道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然而张首辅,张宰相,张太师却做到了真正的无人之下,万人之上了,连皇帝都要听他的,他北镇蒙古,南平内乱,改赋税,用名将,治黄淮,他在有生之年所做到的一切,历史少有,宰相之杰,当之无愧,举目大明王朝276年的历史,能够力挽狂澜,能够创造一个开平盛世的张居正,怎能简单用成功二字得以概括?

1582年,张居正病死。万历下旨将其抄家,几乎遭开棺鞭尸。几乎没有人为之求情,而偏偏是上文提到的王锡爵向皇帝求情:“张居正人虽不正,但确实为国办了很多事。”张居正的新政也随之消亡,其家人也遭到迫害。没有张居正的存在,万历也开始长达20多年的不上朝,为大明朝的亡国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注: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16018.html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