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读中国史 第一卷 史记 世家篇内容涉及原著卷目:《楚世家》
楚庄王是春秋五霸中最后一任霸主。
我们今天分享一个他刚继位的小故事。看完之后,大家会觉得他很牛,但是这种做法,不适合我们普通人。我们先看故事:
楚庄王刚刚即位时,不理政事,日夜玩乐。而且还下了一道命令:谁敢劝他,杀无赦。
就这么着,一晃三年过去了。有两个大臣实在看不下去了,于是抱着必死的决心觐见。我们先说第一个人,伍举。他的名字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他的孙子很有名,就是伍子胥。
伍举觐见时,映入他眼帘的,是一派经典的纨绔景象。楚庄王坐在乐师之间,左臂环着郑姬,右臂抱着越女,两个美女还在不断的跟他交杯换盏。
伍举心中不快,但毕竟楚王是君,他作为臣子,是不能向国君发怒的。于是他调整好心态,强作笑容,给庄王行礼。而庄王,根本就没理他,继续奏乐,继续舞。
于是伍举对庄王说:大王,我给您出个谜语助助兴啊?“
庄王一听有乐子,就准许伍举继续说下去。
伍举说:“有一只鸟,站在巨树之上,三年之间,不飞不鸣,请问这是什么鸟?“
庄王是个极聪明的人,他知道伍举是用鸟的不飞不鸣,讽喻他三年无所作为。但是楚庄王就是楚庄王,他没有生气,而且还用另一个比喻回复,他说:“这只鸟啊,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注】
《史记·楚世家》原话:三年不蜚,蜚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成语一飞冲天和一鸣惊人,就是从这里来的。
楚庄王说完这话,紧跟着对伍举说:“你的意思我明白了,下去吧。”
伍举以为楚庄王听进去了,于是兴高采烈地就退下了。
可是他万万没料到,此后几个月,楚庄王变本加厉,继续玩乐,丝毫没有要改变的迹象。
于是另一个大臣苏从就出场了,继续谏言!
苏从没有伍举那么婉转,他直接就把话挑明了,要求楚庄王放弃玩乐,勤政爱民。
楚庄王一脸严肃地对他说:“难道你不知道我早就下令了,谁劝谁死吗?”
苏从大义凛然地回复道:“如果我的死,能唤醒您振作起来,这正是我的心愿!”
楚庄王当然没有杀他,而是重用了他和伍举,让他们作为左膀右臂。自此后,楚庄王开始亲自处理政事,而且刚一上手,就杀了几百个违法乱纪的官员;又提拔了几百个贤能的人做官。从此以后,一路开挂,最终成就霸业。
【简评一】
我们分析一下楚王几个举动。
第一,他为什么开始三年玩乐。
他的作风,很像齐威王,继位后,他们都是想以纨绔的做法,先不亲自理政,而是观察几年。看看臣子们在国君不作为时,到底是不是还在帮国君兢兢业业的治国。
当然还有一点,就是先玩几年,否则一旦套上有为之君这个“枷锁”,那就根本没有好好享乐的状态了。
第二,伍举委婉地劝谏他之后,他为什么没立刻停止。
有两点考虑:
第一点,作为雄主的倔强性格。大凡雄主,都不会那么听话的——你说让我怎么着就怎么着?那怎么可能!你让我往左,我偏往右。
第二点,他在等待,看看伍举劝谏后,没有听,是否还会有人冒险谏言。谁能再知难而上,那才是不计个人生死,为楚国为他楚王的人。
第三,伍举的话他没听,为什么听了苏从的。
两个忠臣先后劝谏,可以了,不能再任性了。
而且苏从是把话挑明了说的,该给的面子也要给。
【简评二】
今人可否效法。
如果你家大业大,作为接班人,可以试试,但是别玩脱了。
如果是咱们普通老百姓,建议别学。一年之计在于春,职场中,一生之计在于前三年——选行业,谈起步薪金,努力拼搏尽早出业绩,这几点都需要在前几年实现,可别荒废了。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