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WTT萨格勒布站挑战赛,韩乒16岁的小将金娜英击败18岁的国乒选手蒯曼,让很多球迷产生了担忧。虽然目前男队也存在青黄不接的状况,但是真正优秀的年轻选手很少。目前的整个世界男乒其实比较的固化,顶级实力的选手就那几个。
虽然日乒、韩乒也大力启用年轻选手,但是从实战效果上来看不如女乒明显。金娜英在这次挑战赛连续击败日乒的削球手名将佐藤瞳,国乒00后新锐蒯曼,简直就是技惊四座一战成名。为什么女队的新人只要出现就容易引起轰动?
那说明目前的女乒各协会之间的实力差距过于明显导致的,孙颖莎和王曼昱女子男性化的打法代表了女队的最强进攻力,她们可以说独一档的存在。这让韩乒看到了弯道超车的希望,哪个选手具备了女子男性化的打法,哪个选手就能弯道超车。
这些年日乒也一直在强化前三板的主动进攻体系,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日乒选手的先天身体素质都并不是很强,而韩乒不一样,跟国乒选手拥有类似的先天体质。所以在进行女子男性化打法的培养上拥有着优势,因为本身韩国队就崇尚主动进攻。
柳承敏在2004年的亚运会一战成名,就是因为那种搏命式的主动进攻,压制了国乒选手王皓。别看现在日乒在年轻选手的培养上超过了韩乒,但是韩国队在亚运会取得的成绩吊打目前的日乒,韩国队的乒乓球大赛成绩要好于日乒。
韩乒选手骨子里的底蕴就是能冲击对手,日乒选手表面看起来进攻也挺凶悍,但是真到了关键的比赛当中,反而没有想象当中的那么强。韩乒选手相较于日乒选手更善于打硬仗,这都体现在他们的大赛成绩里。
虽然这些年韩国队没有了曾经那种威慑力,但是一旦他们重新崛起,在国际大赛的威胁性要强于日乒。金娜英之所以爆冷击败蒯曼,就在于这个选手拥有了女子男性化的打法,那种单板球的质量之高远远超过了蒯曼。
这么年轻的选手要说有多少国际比赛经验是不可能的,就是凭借着较高的回击球质量,用纯正的实力去击败对手。至于说比赛经验肯定是要慢慢积累,其实不是金娜英的打法有多先进,实在是这种偏男性化的打法还没有在女选手当中普及。
其实现在的女乒更容易成名,对年轻选手来说。男队的打法确实更加均衡,所以张本智和这类的年轻选手崛起之后也泯然众人矣。而马龙这样技术老化的男选手依然保持顶尖统治力,就说明了乒乓球不光要靠技术支撑,也要靠智力去支撑。
女乒还没有发展到那个程度在技术上,也就是说技术打法还不成熟。女选手普遍反手技术好于正手,主要原因是反手技术好练。像孙颖莎这种正手技术好的女选手凤毛麟角,孙颖莎当时崛起的时候也是技惊四座,就是因为打法特殊。
伊藤美诚也是因为古怪的打法,曾经在乒坛崛起速度非常快,许多选手适应不了她这种怪异的生胶打法,所以很难取胜。金娜英也避不开这个套路,在20岁以下的选手当中基本上独树一帜了。可以说目前的世界女乒之所以年轻选手越来越多,就在于不可复制性。
这也能够看出以前那些老选手打法的落伍,因为很多老将在乒坛很多年都不退役。并不是说这些老将技术风格多么先进,主要问题就是受到的冲击力太小。可是这两年明显不同了,丁宁、刘诗雯的先后隐退,证明了更新换代开始加速。
目前国乒老将陈梦作为张怡宁时代那种防守反击打法的坚持者,由于单板球质量比较高,依然坚持在乒坛一线。这两年陈梦的抽签分组特别的好,所以有些球迷称作是神仙签,陈梦很难碰到外协00后选手的挑战。
所以无从检验陈梦的实力,因为每次陈梦都会跟孙颖莎、王曼昱同时参加国际比赛,从来没分开过。而这两年的刘国梁也重点打造陈梦成为大满贯选手,也一度被球迷给吐槽过。原因就在于陈梦年龄大了,不具备太多培养价值了。
球迷认为刘国梁应该将主要精力放在年轻选手的培养上,但是在去年奥运会的时候,刘国梁说过陈梦是奥运会小将。这就说明如今的陈梦还是会继续坚持打下去,职业生涯还很漫长。就像很多粉丝所认为的,要像倪夏莲那样打到60岁。
可是不管打到多少岁,一定要像马龙那样保持顶尖统治力才可以。陈梦在粉丝心目当中是国乒的领军人物,同时陈梦也说过自己的时代来了。面临着越来越多外协年轻选手的挑战,陈梦是应该展现一下时代领军选手的统治力。
因为陈梦目前留给球迷的印象主要是对着自己的队友,很少跟外协主要竞争对手交手。并不是说碰不到没有机会交手,刘诗雯不是在2019年初申请单独参加葡萄牙挑战赛吗?陈梦一样可以申请单独参赛的。
不击败主要竞争对手,又如何获得巴黎奥运会的参赛资格呢?不知道广大的球迷朋友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关注二郎神侃球,带给你最纯粹的乒乓球思考。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