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频道,2014年8月29日是桐梓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设贵州最美北门战略的第一年。年初以来,全县上下紧紧围绕目标,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克服困难,为建设贵州最美的北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突出行业领先优势,增强发展后劲
一是完善园区平台,提升产业发展承载能力。按照市委、市政府“集中园区、集中产业”的要求,坚持工业强县、工业园主战场、精密工业项目招商引资、大型工业项目先行、党政领导“五不动摇”全面负责的主战略。牢牢把握产业、项目、投资“三大手”,着力依托娄山关高新区和娄山关经济开发区“两个开发区”,全力培育娄山关高新区,以重庆工业园区为核心,完成投资25亿元,建成标准厂房1万平方米,入驻企业45家(含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今年上半年,高新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工业总产值亿元,税收1.64亿元,招商引资亿元。娄山关经济开发区已完成总投资100多亿元,已入驻大中型企业14家,其中在建项目8家,规模以上企业6家。贵州金池煤化工和桐梓电厂是遵义市“十一五”六大工程的重点建设项目。今年上半年,经济开发区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工业产值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产值亿元。
二是强化支柱产业,提升产业发展集中度。加强化工建设,确保今年建成年产30万吨甲醇合成车用燃料生产基地。在巩固年产10万吨电解铝和10万吨铝深加工的基础上,计划扩建年产50万吨铝深加工项目。抓住全省发展大数据产业的机遇,以桐梓渝工业园为平台,全力支持乌尔特电子、贵冶科技、盛迪电子、天翔科技、神龙电子等IT企业加快发展。确保大丰科技有限公司在今年内建成30万辆摩托车的生产线,实现“钢进,整车出”的目标,力争进入工信部装备司备案,列入生产目录。
突出城市建设,铸就美丽新城
第一,以科学规划为主导,优化城市建设布局。按照“三年打基础,五年出成果,十年建新城”的发展思路,围绕30万人口的县城建设目标,以盘龙新区、铜鼓大道为载体和支撑,加快娄山关、辽源、楚米城市化步伐,实现城市倍增计划。今年以来,县域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已经启动,娄山关高新区、娄山关经济开发区、20个乡镇、85个村的总体规划,盘龙新区、高铁区、西门区、楚米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已经完成。
二是重点项目,提高城市发展速度。以盘龙新区建设为龙头,以通衢大道为纽带,以旧城改造为补充,以重点工程为突破口,实行分管县领导每周调度,加强施工组织,颠倒工期,细化任务,抓住时间,把握进度,定期汇报进度。目前,盘龙大道已建成
第三,科学管理是提高城市质量的保证。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以“四创一优”(创建国家卫生县、国家生态县、省级文明县、省级森林城市、整治违法违规建设)为抓手,扭转时间,细化任务,分解责任,加大市容市貌改善力度,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塑造美好的新桐梓形象。加大“平安社区温馨家园”建设,确保全县安全感提升20人以上。
突出农村建设,创造最美的农村
一是加快“农家乐美丽乡村四大”建设。着力打造市县精品点,重点整治蓝海高速公路桐梓段沿线可见范围内的房屋,大力实施小康路、小康水、小康屋、小康动力、小康新闻、小康村六大行动计划,力争用3年时间,以村(社区)为单位,按5: 3: 2分钟推进进度,确保全县222个村(社区)竣工。今年以来,全县已投入约6.2亿元建设“四大农场、美丽乡村”,其中县乡财政投入9252万元,整合项目投入1.7亿元,群众自筹资金约3.6亿元。全县完成房屋改造4533套,安装路灯1471盏,文化娱乐广场45个,“三改”8140个;水利“三年战役”前后,开工水利工程13项,完成后续工程246项,水利投资1万元;围绕交通“三年战役”,完成通村油路301公里、通珠路硬化180公里、人行步道181公里、工业道路55公里。G352国道新站至黄莲同村油路建设工程、长岗至茅石洞村油路工程、桐梓县初米至九八山包改建工程等9条重点公路正在提速。
第二,加快百里生态走廊建设。围绕蓝海高速公路桐梓段景观通道建设,全力打造百里生态走廊。整个工程于今年4月5日全面竣工,涉及造林2.7万多亩(含重点节点种花403亩)、行道树14公里,比市委、市政府规定的时间提前半年,总投资3200万元,其中县财政投资1947万元,争取项目资金1253万元。
第三,加快乡村旅游升级。按照“两轮驱动,立体多元化升级”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我县旅游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力打造全国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今年以来,全县新增农村旅游景点2个,达到25个;新增245家乡村酒店,达到1,201家;新增酒店5家,达到68家;新增床位7800张,达到56800张。共接待游客2,574,100人(日)。
直接从业人员1.8万人,间接从业人员达6.3万人,同比增加44.6%,旅游综合收入达20.95亿元,同比增加63.7%。2014年实施旅游项目22个,总投资达397.03亿元,年内计划投资45.805亿元,现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9039万元。总投资82.94亿元的贵州黄石公园项目(省级100个旅游景区),今年计划投资8亿元,现已完成投资27950万元。上天池、钟家山等一批乡村旅游点正加快创建国家AAA级、AAAA级旅游景区。
突出作风转变,创优发展环境
一是狠抓作风整治。针对干部作风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意见》、《桐梓县作风效能问题问责处理暂行办法》等。县纪委组织七个督查组,每月对乡镇和机关部门集中开展2天明查暗访,每月组织1次面上交叉检查,每月开展1次周末公车私用、公务接待督查,尤其重视关键时间节点的检查,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点名道姓通报一起,坚决整治“四风”顽症。今年以来,通报违反作风规定典型事例34起,点名道姓通报39人。另外,通过开展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人员专项清理,清理“吃空饷”干部39人,收缴“吃空饷”资金60余万元。
二是严查违纪案件。今年以来,党政纪立案28件,已结案17件,党政纪处分19人,其中党纪处分17人,政纪处贵州桐梓钛厂建设最新动态分2人。乡科级干部受处分3人,开除党籍8人,追缴违纪资金28.6万元,挽回经济损失250余万元,移送司法机关处理1人。(杨贤凯)
抢抓机遇加快推进转型升级 生猪产业转型升级
11月9日,县委书记吴率队赴娄山关高新区调研尊宝钛业集团。他强调,要抓住机遇,加快企业转型升级,不断扩大和壮大桐梓县钛产业。
吴与尊宝钛业集团负责人进行专题座谈,详细了解企业转型升级前期进展情况,共同解决发展问题。吴希望企业与桐梓县党委、政府加强沟通协调,进一步增强信心,凝聚共识,形成共同发展的合力,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做大做强产业规模,把钛产业推向高端,延伸产业链,努力开创产业发展新局面。
吴指出,尊宝钛业转型升级工程的建设,促进了钛业的持续增长和发展,为桐梓县工业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是桐梓县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做好项目建设服务工作,克服一切困难,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积极创造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加快企业转型升级。
据了解,尊钛集团的主要产品包括海绵钛、金属镁、四氯化钛和钛锭产品等。主要从事海绵钛的生产、加工、销售和进出口业务。是中国最大的全流程海绵钛生产企业,是中国唯一拥有科技部认可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也是中国唯一的军工投资海绵钛生产基地。尊体集团转型升级是省委、省政府“双千工程”的重要决策部署。通过转型升级,企业将以技术和质量提升为重点,实现集钛冶金、钛材料加工、钛装备和钛标准件制造及相关配套产业为一体的集群集约化发展,实现从单一产品生产向复合产品配套生产的转变,延伸产业链,丰富产品类别,产品将直接面向航空航天和海洋消费市场。
娄山关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杨茂林,副县长曾健翔、傅晓波,经贸局、初米镇负责人陪同考察。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贵州桐梓钛厂建设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