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浦老街]为什么新浦这座城市历史上曾留有叫做圩的地名?

发布啦 0 0
[新浦老街]为什么新浦这座城市历史上曾留有叫做圩的地名?

圩,音为wéi,指的是中国江淮低洼地区防水的堤,人们围绕居住点用土围起来挡水的墙,亦称“围子”。

新浦最早出现的圩子地名叫许大圩,在原陇东火柴厂到原陇东中学(现新浦中学)一带,这以许氏为名的圩子,因和苏北杰出实业家,赣榆的许鼎霖沾上些关系,而称许大人的圩子为“许大圩”。

[新浦老街]为什么新浦这座城市历史上曾留有叫做圩的地名?

100多年前,新浦北面临大浦河的地方,在海水退去形成陆地,潮湿滩地草植旺盛,吸引着失地农民来此安身落户。清末年间这片无主新生陆地,官署也不管,谁来得早便是谁的。浦南富安与新浦隔河相望,有叫李学远的四兄弟涉水来到新浦开荒种地,奠基搭舍,在此生活。

[新浦老街]为什么新浦这座城市历史上曾留有叫做圩的地名?

李氏兄弟开垦的土地被沈云沛家的一姓丁管事看中,这大浦河以南,直至现后河路一大片,基本上是个方形。除去李氏兄弟所垦土地外,还有数十多亩荒地,顿生占有之念,于是暗中丈量了一番,利用海州衙门路熟,一纸诉状将李氏兄弟告官,说是占有了他丁家的地,呈请州官将地归还原主。

[新浦老街]为什么新浦这座城市历史上曾留有叫做圩的地名?

眼见辛勤开垦的土地要被人强占,李氏弟兄不服,咽不下这口气,想到了赣榆的亲戚许鼎霖。许鼎霖,字九香,光绪八年(1882)中举,光绪十六年(1890)受命为内阁中书。光绪二十九年(1903)调浙江省任洋务局总办。

沈云沛曾任职商部典农司,二人同为海州人,同在朝廷为官。当许鼎霖受李氏兄弟之托为其说情时,沈家不愿意为这点土地伤了沈、许两家的和气,便要求那位姓丁的撤回诉状。

[新浦老街]为什么新浦这座城市历史上曾留有叫做圩的地名?

李氏兄弟为了能长期在此安身,也为了感谢许鼎霖,兄弟四家商议,决定把小圩沟以北,即今后河路身底几十亩荒地送给许大人,兄弟四家留下小圩沟南面已开垦土地自用。许鼎霖虽推脱一番,还是委派赵广兰到新浦管理这片地产,时间久了,北起大浦河边,南至后河路以南的水利巷,西起新新路,东到市民路以东的百米处,这一片就被称为“许大圩”。

[新浦老街]为什么新浦这座城市历史上曾留有叫做圩的地名?

光绪三十一年(1905)8月,海州自开商埠获准,胶海关海州分关设立,临洪口货物进出繁忙,新浦市镇商贸日兴,移民增多。那时新浦地方不大,过了前河,即今市化路南便是荒废的盐滩,少有人家。清朝末年,东山根及南面到新浦的人,渡过龙尾河,沿着裁废的盐滩抄近路进街,在现步行街南面踩出一条小路,这小路的南面就是后来的贾圩。

[新浦老街]为什么新浦这座城市历史上曾留有叫做圩的地名?

1912年清王朝倒台,次年张勋手下统领白宝山率部进入海属地区。白宝山部队中有位排长叫贾从龙,作为一名下级军官无力在新浦大街上买房安顿家眷,便在郊外南面踩出的这条小路边,盖了几间茅草屋落户。

接着赣榆来的工艺木匠陈钟义,还有一位姓杨的木工,也来此盖房安家。三家虽说都是草房,那贾排长家的屋,厚厚的土墙显得结实;杨家的房子是地道的柴笆墙茅草屋;陈钟义家虽说也是芦柴笆的墙,可陈钟义会手艺,屋顶做成四面坡屋面,人称“花轿顶子”,在这荒滩郊外显得别有风味。

[新浦老街]为什么新浦这座城市历史上曾留有叫做圩的地名?

自从贾排长、陈钟义及杨家落户后,又有胡姓、滕姓、魏姓几家,在此盖房落户。1925年陇海铁路向东延伸,铁路选择这小路北边铺轨,这几户人家房子成了铁路南的小庄子,铁路开通后,又引来几十户人家在此落户。由于战争不断,时局不稳,盗贼入户,绑票架财神之事时有发生,铁路南的这几十户人家担心安全问题,众邻居商议筹钱筑圩子。

[新浦老街]为什么新浦这座城市历史上曾留有叫做圩的地名?

于是各家拿钱,雇人在庄外挑沟围墙。北有铁路,东临龙尾河,就在南边和西边,挖出深沟,将土堆在沟边沿,南边沟上搭有木艞,方便进出,夜晚防守。这样在铁路南面就形成了圩子,大家以贾排长为头,称此圩为“贾圩”。

后来贾从龙死了,家道破落,邻居念其旧情,让其老婆看守圩门。随着城市发展,原来的贾圩已变成市区,陇海铁路北迁后,路基改造成陇海商业步行街,今整洁路片区曾留有一个叫“贾圩”的街道居委会。

[新浦老街]为什么新浦这座城市历史上曾留有叫做圩的地名?

后河改道建成人民路后,原与新浦隔河相望的村庄,历史上因与沈云沛有关连而称“沈圩”,不过沈圩命名时间却不长,那是1953年的事。老新浦是一座因盐而起,因河而兴的商贸城市,在盐滩荒废形成市镇的过程中,留下了几处叫圩子的地名,这是新浦濒水城市的特色,也是老新浦的历史文化。

市桥人家原创马鉴尧,欢迎分享,谢绝转载。

参阅资料:

《新浦史话》韩世泳,陕西旅游出版社,2005年。

《新浦区志》北京:方志出版社,2000年。

图片源自网络。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16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