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认沐英为义子
这里的皇帝指的是明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建立大明朝,开创洪武之治。乞丐指的是沐英。明朝时期收养义子的风气达到顶峰,朱元璋一生收养了20个义子。沐英是朱元璋收养的第一个义子。
较众多皇帝,朱元璋是典型的草根皇帝。少时做过乞丐、和尚,以乞讨为生。当他在大街上,看见父母身亡流落在外的沐英,顿时想起了曾经的自己。
此时朱元璋因为东征西讨的原因一直没有孩子,随即决定与马皇后一同收养了沐英。朱元璋对当时仅八岁的小乞丐说:“以后我就是你爹!”并给其取名朱英,字文英,和朱元璋的子侄一样,都是“文”字辈。
朱元璋悉心教导,带他领兵打仗,一路建功立业最后镇守云南,稳固明朝西南边境。朱元璋为了彰显自己“沐浴皇恩”恢复其沐姓,也是为了后面避免权力的争夺。
沐英开挂式成长
沐英12岁参军,18岁成为督尉为指挥使,26岁成为镇国将军。一路开挂式打怪,之前的征战也为他镇守云南打下了基础。
于是在39岁的年纪沐英作为镇守云南副将军,与蓝玉、傅友德一起平定云南。要知道当时的云南地处偏远,云南属于古代少数民族建立的滇国,疆域辽阔主要与滇池中心的云南中部地区及东部地区构成。不是一般人能够轻易收复的。
毕竟当年秦王朝想要收复岭南这片蛮荒之地,也就是今天的云南,都未曾做到。甚至当年宋太祖赵匡胤“宋挥玉斧”,代指大渡河以外,非宋朝土地。足以见得当时云南势力的顽固。
而沐英收复云南,足以见得他是个智勇双全之人。如此厉害的人物也就霍去病,卫青可比拟。
足智多谋的沐英将大理段氏全部剿灭收复云南之后,总得有人镇守,于是朱元璋派沐英留守云南。
朱元璋想要改革彻底,就得废除原有的云南土司制,把自己的那一套也就是云南设立指挥使司及布政司、府、州、县系统给安排下去。
朱元璋深知有变革就有反叛,云南土司制根深蒂固,明军一走,蛮族诸部落必定造反,到时候又不得不派人来平叛,得不偿失。
因此需要文武双全之人去镇守,如果外人又不信不过,此时朱元璋的孩子最大的也只有16岁,所以目前沐英是最合适人选。沐英远离中枢,不能觊觎权力,云南又是他征服的,正好可以镇压。
当然沐英镇守云南,天高皇帝远的,万一反叛了,就麻烦了。所以也要制定政治策略以此制衡。因而沐英镇守云南期间,他的儿子沐椿、沐晟、沐昂、沐昕,全部在南京任职。
表面是世袭的爵位臣子,实际是质子,代代牢牢掌握在大明皇权手中。长子沐椿死后无子,次子沐晟镇守云南期间,他的妻儿也都留在南京。
将才沐英一生镇守云南
一开始朱元璋并未说要沐英长期留守,只是说这是一个临时性的措施,一旦云南局势稳定,就会召他回去。云南从地理位置上看来是不可能完全稳定的,所以沐英也就只在洪武二十一年回过一次南京。
朱元璋派过儿子亲临云南,可惜不是管理的政治的人才,就当只是游玩了一番。
朱元璋养育沐英十年,沐英用一生守护云南,沐氏世代镇守云南,直到最后一任沐天波随永历帝朱由榔退入缅甸,并在“咒水之难”中被杀为止。
在沐英镇守期间,还是有敌军惦记,想要夺取政权的。其中云南内部的一些少数民族的首领,不完全服从明王朝的统治,选择叛乱。
洪武十七年,曲靖的酋长反叛,也许老天都有意帮沐英,在明军还未抵达曲靖时,天降大雾,在迷雾中,沐英命令士兵继续前进,不停留。
等到敌军反应时,明军已经抵达了曲靖附近的白水江,敌军大吃一惊,兵贵神速,掌握主动权。
在渡江之际,沐英当机立断提出包抄的计谋假意渡江,实际也渡江,兵分两路,一部分绕到敌军后方围攻,吸引火力,沐英料兵如神,敌军中计,至此明军过白水江擒敌方主将达里麻以及数万兵马。
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但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一点傅友德还是很清楚的,于是放归俘虏,笼络人心,至此白水江一战也成了征服云南的关键性胜利。
沐英随后又一并平定普定、广南等诸多不服从管辖的蛮族,一举之力打通了前往广西田州的粮道。兵家常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沐英以驻守的名义,在云南屯田驻军,共同抵御一切反叛军,而屯田是为了解决驻军时所需军粮,稳固后方。
有兵又有粮食,即使后来面对周边的东南亚小霸王麓川王国的挑衅,沐英也是临危不惧,用精兵三万大败敌军三十万,以少胜多。名声大噪,至此云南只要有沐英一天,周边蛮族便不敢来犯。
事实证明,沐英不仅有军事才能,还有着政治家的谋略。沐英镇守云南时,劝课农桑、兴修水利、重文修教,积极传播大明文化,极大地促进了云南地区的发展,深受云南当地土著人民的爱戴。
以至于发展到最后,云南几乎是沐英一家独大,也正是沐英功勋卓著,民间称之为“沐王府”,大明后期也成了朱棣最头疼的最强藩王。
一代藩王的陨落
从某种程度上说,沐英的死绝对不是因为功高盖主,也未曾遭遇小人暗杀,或者反叛被杀。
从沐英生平事迹就可以知道他赤胆忠心,一生光明磊落。沐英死后追封“黔宁王”,要知道沐英的儿子沐晟袭爵西平候在永乐年间与张辅征安南也只是封“黔国公”而已。
《明史》评沐英:“黔宁以英年膺腹心之寄。汗马宣劳,纯勤不二,旗常炳耀,洵无愧矣。独黔宁威震遐荒,剖符弈世,勋名与明相始终。”在世时的沐英非常孝道。历史记载,养母马皇后去世时,沐英因为悲伤真的重病对于吐血。其次就是太子朱标去世的时候沐英再一次伤心悲痛。最终悲伤过度而亡。
沐英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再说了沐英从小跟随在朱元璋身边长大,他是什么样的人,朱元璋会看不出来?所以朱元璋是相信他的。
沐英的逝世只能说是一代英雄就此落幕,留下云南给后世子孙去守护。从第一代沐英到最后一代沐天波,前后共有18位“黔国公”,效忠明朝300年余年,南疆逸史记载:“三百年勋镇者,殉国者止黔国一家,差不负世臣之名。”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