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李宗仁因病逝世,中央便立即草拟一份治丧报告,当这份报告送到周总理手中时,周总理一时难以接受,沉痛良久,周总理将报告中的“拟由政协副主席傅作义主持葬礼”改为“由政协副主席周恩来主持葬礼”,看似只删改了四个字,实则将李宗仁的葬礼拔高了一个高度,将一场私人葬礼直接上升到了国家领导人的规格,也对李宗仁对国家做出的贡献做出了很大的认可,伟人直言周总理的思想有高度,立即表示同意。
伟人更是表示,将这份治丧报告发表于全世界的报纸上。于是全世界都目睹了这场举国哀痛的“国葬”并为此感到震惊不已,因为从未有人对自己曾经的对手宽容大量至此。李宗仁的葬礼安排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这里安葬的均是我党已故领导人,周总理亲自主持李宗仁的葬礼,几乎所有中共中央主要人物都来参加,整个过程庄重肃穆,周总理大大赞扬了李宗仁的爱国精神。
相信很多人对李宗仁不是特别了解,为什么他的葬礼规格如此的高,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这位奇人。李宗仁其实是老蒋手中的一员大将,早期指挥台儿庄战役大获全胜,给予日军沉痛打击,后来又杀害很多我党同胞,与我党积怨颇深,后在国家主权尘埃落定之时,与老蒋一同逃往异乡。
但是不论当时国共怎么纷争,总归是国家内部事务,后期国家的飞速发展也证明我党的主张、决策都是最适合我们国家的。当一切已成定局,他们也明白自己的道路终究不合适,而且做什么也无力回天,便有意抛出统一的橄榄枝,在这个过程中,李宗仁便是积极的一份子,在其晚年为统一事业也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解放战争之后,与老蒋素来不合的李宗仁因为害怕其报复,同时又因为我党的通缉,不得已以“养病”为由客居美国,在美国见证了国家的飞速发展和大好前景之后,让想落叶归根的李宗仁更加想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但是他也明白以前自己与我党有很多恩怨,况且有通缉令在身,不能贸然回国。
而此时,国家有意实现统一,内部矛盾也有意和解,对于一些有不同意见的人员也开始宽大处理,于是在外流落数年的李宗仁想回家的心也开始蠢蠢欲动,想先试探一下对他的态度,于是联系了旧日好友刘思远,请求他牵线搭桥,联系周总理,表明诚意,并提出自己会献上一批收藏已久的宝物给国家。
当时李宗仁在美国华人圈也是很有威望的名人,考虑到这一点和统战的思想,伟人决定同意他的献宝,并承诺会照价收购。可是拿来的宝物经过权威验证,结果却让人大失所望,全是赝品,总价值超不过三万,与李宗仁本人所说十二万简直大相径庭,鉴别的众人纷纷表示气愤,这不是把人当猴耍吗。
伟人却认为这不过是李宗仁在试探我们对他回归持什么态度,试探我们是否真的大气,既然如此,我们不妨将计就计,给他十二万,花十二万交个朋友,也值了。于是李宗仁得到了他想要的,也更加确信我们的态度,也更加坚定了回国的念头,并想着自己能为统一的事业做点什么。
于是李宗仁开始计划自己的回国之路,即便如此,回国之路依然困难重重。要知道他也是政治领导人,在华侨圈影响深远,他的回归可不是一个人的回归,有可能一个回归的举动就影响很多人的决定,那必然会引起老蒋的反对,于是有人监视甚至意图谋害他,我当也对其实施保护,未能让对方阴谋得逞。
经历重重阻挠,最终李宗仁成功归国,回到祖国的李宗仁心情激动,更是被周总理的一句“欢迎回家”感动的热泪盈眶,回国之后,李宗仁也受到伟人及其他领导人的最高规格接待,被我党的诚意感动。另外在祖国看到人民安居乐业、国家蒸蒸日上,对自己曾经的行为感到羞愧难当,也决心一定要为统一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奈何时光飞逝,李宗仁还未大展身手就缠绵病榻,于69年因病去世。于是就有了开头的一幕,葬礼严格遵循领导人最高规格和礼仪,这也体现了我党的不计前嫌和宽阔胸襟,也让其他人看到我们的态度,让他们无后顾之忧,放心投入祖国怀抱。
李宗仁的一生,前期走了很多错路,但是也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事情,可以说功大于过。当时他指导的大大小小数场战役,沉痛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只是国家的内部纷争站错了队伍,后期又及时改正,自愿成为和平的化身,为统一的事业发光发热,这何尝不是一种积极的态度,这样一位奇人,也是让人又爱又恨。
本期视频就到这里,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看法,我们下期再见。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