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爹上坟
作者:马荣宪
爹去世已经十三个年头了,五年前写下的文字,现在拿出来读读,仍让我泪流满面。不知为什么,就是当不够爹娘的孩子。或许,我本就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虽然,我已在奔往花甲的路上。
————题记
阴历的六月初一,是爹去世八个年头的祭日。前好几天里,育栊他娘就给我说,别忘了回家给爹上坟。
这个日子我能忘记么!
从那天起,我的心就沉了,老感觉没爹的孩子很可怜。爹在世时,疼着儿,想着儿。儿在外边有什么烦心的事了,就回家说给爹听,爹虽然给不出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但爹给儿的那分宽厚,和处事不慌的胸怀,让儿受用不尽。爹总是给我说,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遇事退一步,凡事往远处看,人长。这每一句话,儿都好好的记着,在自己一个人走过的岁月里,时时用它来温暖我,照耀我。每次一回家,就都能看到爹站在大门口、或者胡同口等儿,我知道,爹也是想儿的,每天都盼着孩子回家。在门口,在村头,那种牵肠挂肚的翘首盼望,儿想一回,掉一回眼泪。刮风的日子,下雨的日子,都是他老人家站在村头打着伞等儿回来。可现在爹却走了,不知不觉间,爹走了,走了八年了。和老父亲阴阳相隔之后,我才深深地知道,爹对于孩子是多么的重要。习惯了凡事都让爹做主,习惯了吃穿让爹娘操心的日子,习惯了回家喊声爹,喊声娘的温馨,习惯了一回家就能吃上热乎菜饭的岁月,习惯了在爹娘面前,感觉自己做孩子的那种舒心,习惯了过年过节时一大家子人口围桌而坐的热闹和幸福。爹走了,很多习惯已成往事,与爹同在的日子,只能当做温暖的回忆。
今天是爹的祭日,是回家给爹上坟,和爹隔世说话的日子,也是做儿女的回家到爹的坟前,缅怀,悼念和尽孝的日子。在这个日子里,你说有什么能阻挡得了儿回家的脚步呢!
还在单位里时,就一个电话打回家去,告诉娘,我们初一早上再回家,再一个电话,打给哥,不让哥在家里买菜了,我在城里买好,告诉他这边的新鲜,又打一个电话给小妹,让小妹买点娘喜欢吃的水果,最后一个电话打给姐,让姐别忘了买点爹最喜欢吃的。其实自己知道这些电话都是多余的,也知道姊妹几个都很孝顺,都想把爹娘最喜欢的东西带回家去,好吃的让爹娘尝尝,好玩的让爹娘看看。在每一个电话的最后,都会再嘱咐一遍,别忘了让孩子们都回家,回家到爹的坟前,让爹看看,他的儿孙们,个个在他老人家的保佑下,都很幸福,我们的娘身体也还很壮实,他的儿女们仍然和以前一样孝顺。这个时候,爹的义儿我的仁兄汉金哥也打电话来,说自己有事实在走不开,让嫂子和孩子来,我把这个消息先是告诉了娘,又在心里告诉了爹。汉金哥和我是仁兄弟,爹去世时是披麻戴孝了的,每个年节都来看娘,每个祭日,都来看爹,我们这个家庭很和睦、也很很融洽。爹现今有了十二个孩子(儿子、闺女、儿媳妇),十一个孙儿孙女,由爹当年的一个家发展到现在的七个家,虽不能说是名门,但却是个望族,我知道这是爹最希望看到的。
在我的心里,我老是感觉爹娘是最疼爱我的,打小都把好吃的、好玩的、过年过节的新衣服,先给我,所以我感觉我也是最乖的,听话、懂事、学习好,不惹爹娘生气,更不给爹娘添麻烦。因为,我的排行在姊妹几个的中间,上有哥哥姐姐,下有弟弟妹妹,干脏活累活轮不着我,有好吃的还落(la)不下我。满满的幸福和呵护,陪伴我长大。爹娘都在的日子,我就是长在温室里的花朵。
我是爹在艰难的岁月里供养出来的学生,当时爹说,只要你们好好上学,我拉着打狗棍子要饭,也要把你们供养出去。因为有了爹的养育和期待,我才把老家那两面被烟火熏黑了的山墙贴满了奖状,也才有了我们的今天。爹就是儿子的靠山,儿的靠山,永远都不会倒。爹虽走了,他的精神还在,记住爹的养育之恩,好好的活着,就是对爹最好的孝顺。
我不崇尚封建迷信,但是我讲究孝道。自古以来,交上皇粮不怕官,孝顺爹娘不怕天。我信奉这个理。
跪在爹的坟前,我知道,不管化多少纸钱,不管磕多少响头,只要心里记着和爹在一起的日子,就是孝顺的,也是幸福的。
陆游说过,“家祭勿忘告乃翁”,孩子的一切发展,都是爹牵挂的内容,只要好好的、健康的活着,让爹放心,这或许就是最大的孝顺。内心的千言万语,都在跪在爹的坟前的那一刻,化作了不争气的泪水,流个不停。我知道,我一直是个感性的孩子,在爹娘面前,从不掩饰自己的内心情感,哭也罢,笑也好,只要是发自内心的,爹娘都能懂我。上坟,是一份孝道,它不仅仅就只是磕个头、化化纸钱,而是把内心的思念让爹娘感知到。
在中国,是讲究传承的。血脉的传承,情感的传承,家族的传承,文化的传承,这所有的传承,就是好好地活着,幸福地活着,因为只有好好地幸福地活着,才是正在进行的传承。只有一代一代的传承下来,才会发展,才会继往开来。
爹,儿女们有你,就是幸福,不管您生前,还是在隔世,我们都是您的儿女。
您养育出来的儿女,请您放心,因为他们传承了您的秉性,好好的活着,都还行。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