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虽短情谊却长,要听他们的故事,从李白刚到长安时说起

发布啦 0 0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谈到李白受别人推荐入朝为官的故事。其实,李白刚到长安时,挺受唐玄宗喜欢的,皇帝甚至亲自去接他。当时在长安城中还有一个人也是 . “李白迷”,那就是贺知章。我们来听听李白和贺知章的诗友故事。

贺知章这个人不仅在朝担任要官,而且才华横溢,人缘也好,对人才也极其重视。不过,他遇到李白的时候已经是八十岁的老人了!

故事虽短情谊却长,要听他们的故事,从李白刚到长安时说起

他们的故事要从李白刚到长安时说起,李白刚到长安时,是住在旅舍。自称“四明狂客”,年龄八十多岁的贺知章,早就听说过李白的诗名,特地前去拜访李白。见到李白,二人相见恨晚,李白拿出自己的诗《蜀道难》给贺知章看,贺还没读完,就已连声称赞,称呼李白为“谪仙人”,并且解下身上的金龟换酒,与李白共饮。要知道这金龟可是彰显身份的重要物件,贺后来又读了李白的《乌栖曲》诗,叹赏说:“此诗可以泣鬼神矣。”下面让我们也欣赏一下这首诗。

《乌栖曲》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

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

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

东方渐高奈乐何!

这是李白入长安前,在苏州漫游时的作品。诗中的姑苏台是吴王阖间所建造的,吴王夫差扩建,花了三年时间才建成。姑苏台遗址在今江苏苏州西南姑苏山上。据说台的长宽各有五里,其上建有春宵宣。能容千石的大酒钟。上面还有天池,池中有青龙舟,舟上备乐队舞女。夫差与西施不是整天在水上游宴,就是在春宵宫中通宵饮酒。

姑苏台上黄昏的时候,吴王宫里西施喝醉了。太阳快要落下,宫中的昊歌楚舞还远没完呢!用来计时的漏壶,滴下的水已经相当多了,秋天的月亮已落到江上波浪间,太阳又慢慢上升了,可吴王的贪欢作乐谁又有什么办法呢。

故事虽短情谊却长,要听他们的故事,从李白刚到长安时说起

李白和贺知章,简直是相见恨晚,两个大诗人遇到一起自然是更多的切磋诗艺了。

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彼时贺知章想回老家,唐玄宗只好同意,并且让百官赋诗送行。作为贺知章好友的李白,写了下面这首送别的七绝。

《送贺宾客归越》

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

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贺知章当时任太子宾客的官,故诗题用贺宾客。越指古越国所在地,即今浙江一带。

绍兴的镜湖清波荡漾,四明狂客(贺知章自号)在返乡的船中兴致很高。家乡的道士知道你回来,象对王羲之一样,又要用白鹅来换你写的“黄庭经”了。

此诗末两句用了一个典故。东晋王羲之书法奇绝,但不轻易给人写。山阴有一道士,打听到他非常喜爱白鹅,于是故意养了一群。等到王羲之看见舍不得走时,请他写道教的“黄庭经”,说写毕以群鹅为报酬,王同意了。

故事虽短情谊却长,要听他们的故事,从李白刚到长安时说起

贺知章年轻时离家,到长安考进士。这次回乡时已八十多罗,家乡的亲朋好友多已亡故,而一些孩子们不认识他,常把他当作远来的客人。对此,诗人非常感概,写了下面这两首著名的七绝《回乡偶书》,第一首耳熟能详,第二首可能比较生疏。

回乡偶书

(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ニ)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第一首诗写得非常生动,孩子们问这老公公的音容笑貌,跃然纸上。第二首情调比较低沉,意思是:我离别家乡已经多年,过去的亲朋好友大半已经不在。只有门前镜湖的水波,在春风吹拂下还是那样荡漾。

故事虽短情谊却长,要听他们的故事,从李白刚到长安时说起

但天有不测风云,贺知章回乡不到一年便去世了。李白在天宝五年(公元746年)到山阴漫游时,曾到贺的旧居,为纪念他的这位知心朋友,写了两首《对酒忆贺监》。

《对酒忆贺监 》

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

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

昔好杯中物,今为松下尘。

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

李白在这首诗中,回忆了他和贺知章初相见时的情意,并且非常悲伤他的去世。诗的意思是:浙江的四明狂各,风流人物贺季直(贺知竟字季真)。在长安初次相见,肌桥吁我谪仙人。过去喜好喝洒,现在人已成为松树下的尘埃。回想解金龟换酒时的豪兴,真使我泪水沾湿了手巾。

随着贺知章的离世,两人的友情也就此画上了句号,虽然不是那么的荡气回肠,但是诗里行间真挚的感情还是藏不住的。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17592.html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