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春节,林伯渠到邓子恢家串门,坐下后对儿子说:你应该姓邓

发布啦 0 0

前言

邓子恢是闽西革命根据地和苏区的主要创建者和卓越的领导人之一,也是新中国优秀的农业工作领导人,被誉为党内的农业、农村工作专家。

但是今天,我们不聊邓子恢的成就功绩,而是讲一段他的家事——

20世纪50年代,邓子恢和林伯渠互换儿子的故事,在中南海一度传为美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1954年春节,林伯渠到邓子恢家串门,坐下后对儿子说:你应该姓邓

邓子恢与孩子在武汉合影,后排左一站立者为苏生

今天的正史观察,我们就来了解这段两代人生离死别、曲折复杂的感人故事。

红军的儿子

邓子恢曾有过三次婚姻,曹全地生的邓毅生、邓芳梅,黄秀香生的邓瑞生;陈兰生有7个孩子,但只养活了6个,分别是邓淮生、邓湖生(1944年夭折于战火之中)、邓汉生、邓建生、邓小莲、邓小燕、邓小兰。

1954年春节,林伯渠到邓子恢家串门,坐下后对儿子说:你应该姓邓

曹全地

邓子恢第二任妻子生的孩子邓瑞生,从小学到大学的名字都叫“林秉苏”,是林柏渠的儿子,后来改名邓瑞生,成了邓子恢的儿子,这实在是历史开了一个有趣的玩笑。

1934年,红军开始长征前,党中央为了不影响大部队的行动,决定留下孩子。邓子恢的爱人黄秀香刚生下儿子,就交给林伯渠的夫人范乐春托人抚养。

范乐春也有一个刚出生半月的男婴。范乐春把这两个婴儿包好背起来,深夜骑着战马从瑞金赶到会昌,找到堂兄范美宏、郭发仔夫妇,托付他俩一定要把孩子养大成人。后来,黄秀香壮烈牺牲,范乐春也患肺病逝世,两个儿子下落不明……

1954年春节,林伯渠到邓子恢家串门,坐下后对儿子说:你应该姓邓

邓瑞生和林苏生

范美宏夫妇难以养活两个嗷嗷待哺的婴儿,出于无奈,养母只好将其中的一个孩子送给人抱养。两个孩子一大一小,一强一弱,养母怜爱弱小的生命,把他留在自己身边,取名范宜德。大的孩子送给无儿无女的赖兆枝和满姑夫妇,取名赖平亚。

赖平亚5岁时,上山去放羊,摔坏了一条腿,养父母心急如焚,想方设法为儿子治病。到头来伤腿治好了,只是走起路来有点跛脚。

九岁那年,养父母把范宜德领进学堂。那时,他也记事了。当时的学费是一担谷子,养父平日里做米粉生意,每天起早贪黑,沿街叫卖,不辞辛苦地养家糊口,一担谷子是全家人半年的口粮。

“这孩子聪明,咱砸锅卖铁也要供他上学!”养母虽然不识字,但全家人却节衣缩食花了大价钱把他送进学堂接受教育。

1954年春节,林伯渠到邓子恢家串门,坐下后对儿子说:你应该姓邓

做活儿的童工

11岁那年,养父病逝,全家人的生活重担全部落在了养母的肩上。顶梁柱折了,经济来源断了,养母实在无力供他上学,范宜德就此断了学业。但总要给孩子找个出路,于是后来,养母便托人把范宜德送进了一家鞋厂学艺。11岁的他从此当了童工。

“当童工那阵子很苦。”邓瑞生回忆说:“每天早上5点起床,起床后先给老板娘倒尿盆,刷马桶,然后上山挑水,从早到晚不停地挑。我人长得瘦小单薄,挑一担水很吃力,有一次,我又累又饿,晕倒了从山上滚下来,摔得鼻青脸肿。当时,童工很多,睡通铺。冬天几个人合盖一床破棉被,冻得睡不着觉;夏天,蚊子成群结队轮番袭击,咬得浑身是大包。当了几年童工,干了几年杂活,压根没学到手艺。”

直到会昌解放的那一天,养母才告诉范宜德:“你是红军的儿子。”

1954年春节,林伯渠到邓子恢家串门,坐下后对儿子说:你应该姓邓

陈兰、邓子恢

错认亲子

1949年农历8月,15岁的范宜德、赖平亚被送到武汉。

邓子恢、陈兰热情地把两个孩子迎进客厅。邓子恢仔细地端详着,问道:“这两个孩子哪个姓邓?”

范美宏的侄儿用手指着说:“首长,这个赖平亚是你的儿子,范宜德是林伯渠首长的儿子。”

当晚,邓子恢电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说已经找到范乐春留在会昌的儿子。林伯渠一听此讯,大为高兴。

当时陈兰觉察范宜德长得相似邓老,提议先化验血型,弄清真相。但邓子恢这位无私的共产党员,出于博大的胸怀,不愿将腿有残疾的赖平亚送给林伯渠,就劝阻了陈兰。他将赖平亚更名为邓苏生,从此作为自己的亲生儿子看待。

1954年春节,林伯渠到邓子恢家串门,坐下后对儿子说:你应该姓邓

邓子恢

1950年,范宜德被送到了北京。林伯渠和夫人朱明看到宜德长得十分精干,内心颇为高兴,立即给儿子更名为“林秉苏”。

对于那段日子,邓瑞生有很深的记忆:“1950年春,我被送到北京,刚进家门,林老怜爱地摸着我的肚子说,这孩子受苦了。我身材瘦小,营养不良,15岁了,看上去像个学龄前的孩子。这就是你爸爸,警卫员叔叔指着林老向我介绍说。爸爸,我怯生生地叫了一声,林老把我搂在怀里,动情地说,孩子,不是爸爸不爱你,是你生不逢时。那是战争年代,爸爸顾不上你们,可爸爸始终没有忘记你们……”

林伯渠说:“十多年以前,邓老给我写信说,等江西一解放,我们就找回我们的儿子。如今你们回来了,实现了爸爸的第一个心愿,第二个心愿是送你去上学。”

但是,当时的邓瑞生却不想上学,只想赶快去工作。因为他觉得,自己已经15岁了,过去只上过三年小学,再接着上小学不好意思。但林伯渠的态度很坚决:“不行,如今革命胜利了,没有文化怎么建设社会主义?”

最后,邓瑞生提出请求,说要上学也行,但是要上就上初中。后来考虑到北京是个大城市,教育质量高,害怕邓瑞生直接上中学跟不上,就让他先从小学六年级开始上。

1954年春节,林伯渠到邓子恢家串门,坐下后对儿子说:你应该姓邓

林伯渠

去学校报到那天,警卫员叔叔对校长说,这是首长的孩子,耽误了,如今年龄大了,想上六年级。校长说,那就考考再说吧,随即出了几道算术题。但老师出的题邓瑞生交了白卷,校长只好说,六年级是毕业班,这位同学基础太差,先从5年级插班吧,用两年时间好好补补课。

校长总算是给了两年的面子。当时,邓瑞生是全班年纪最大学生,从入学那天起,他便发誓要好好学习,可事与愿违,第二年考初中,邓瑞生名落孙山。校长找他谈话说,虽然你考试不合格,考虑你的特殊情况,可以到初中部试读。于是3年中学,邓瑞生一直是试读生。

“中学毕业后,我突然产生一个强烈的愿望——当兵。林老很民主,当时找了海军司令员肖劲光。肖叔叔说,我们这里初中生有的是,缺乏的是高等人才,等秉苏大学毕业后,再来我这里当兵。大学毕业后,我想起肖叔叔当年的承诺,但当时林老已经去世,我去找邓老。邓老问我,你大学毕业了是党员吗?我说早就是了。他说是党员就要听从党的安排。我无话可说,接受了组织的安排。”

1954年春节,林伯渠到邓子恢家串门,坐下后对儿子说:你应该姓邓

林伯渠

交换儿子

转眼到了1953年1月,邓子恢调任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后任国务院副总理。他们全家住进了中南海。这时,邓苏生与林秉苏又相遇了。每天上学归来,他俩都到中央领导食堂就餐。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南海的伯伯、叔叔、阿姨们都熟悉了这一对红军留在会昌的棒小子。但还是邓颖超、康克清、李伯钊的心细,她们一见林伯渠夫人朱明就笑着说:“唉呀,准是会昌弄错了!你看秉苏越长越像邓老,苏生越长越像范乐春……”

后经中央办公厅派人前往会昌,找林秉苏的养母郭发仔调查。原来当时养母为了安慰堂妹范乐春的英灵,就把她抚养的范宜德说成是林伯渠的儿子。现在,经过调查人的启发引导,她终于说出了真情:林秉苏是邓子恢的儿子,邓苏生是林伯渠的儿子。

1954年春节,林伯渠到邓子恢家串门,坐下后对儿子说:你应该姓邓

邓子恢

1954年正月初一,京城沉浸在节日的欢庆氛围中,一个祥和安静的院落里,走来一老一少两位常客。

“邓老,给你拜年了。”

“林老,请屋里坐!”

两位老人手拉手走进客厅,招呼各自的儿子坐在身边的沙发上。

“你们都20岁了吧,成大人喽!”林伯渠看着身边的两位年轻人,慨然自语说:“今天给你们讲明历史情况,林秉苏你应该姓邓,邓苏生,你应该姓林。”

也许这消息来得太突然,也许这事出得太奇妙,两位年轻人面面相觑,无所适从。

1954年春节,林伯渠到邓子恢家串门,坐下后对儿子说:你应该姓邓

邓子恢

邓子恢说:“今天给你们说清楚,是我们作为父母的责任和心愿。如今你们长大了,有选择的自由,我和林老商量过,你们爱姓什么姓什么,姓名只不过是个符号,作为革命者来讲,我们的责任是把你们培养成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我们老了不要你们抚养,但也没有遗产留给你们,你们是党的后代,是红军的后代,一定要好好学习,成为对革命有用的人。”

后来,邓苏生改名为林苏生,1962年,林秉苏改名为邓瑞生。邓瑞生回到邓家,很快对邓子恢爸爸和陈兰妈妈产生了深深的爱。

经过几年刻苦攻读,林苏生毕业于北京政法学院法律系,邓瑞生毕业于北师大物理系。这时,他们也没有忘记养母发仔阿妈、满姑阿妈的嘱咐:“你们是阿妈心上的一块肉,读完大学快回来。”

当他们学成后要求离开北京时,邓子恢、陈兰诚恳地对他们说:“你们愿意返回老区是件好事,我们是无产阶级,吃的、住的、用的,都是公家和人民的。我们没有什么财产给你们继承,以后要立于人世,只能靠自己……”

1954年春节,林伯渠到邓子恢家串门,坐下后对儿子说:你应该姓邓

陈兰、邓子恢

后来,林苏生回到赣州中级人民法院工作,与会昌农民刘发妹结婚,夫妇俩与养父母赖兆枝夫妇住在一起,照顾他们幸福地度过晚年。林苏生在基层岗位上一干就是三十年,他从未利用父亲林伯渠的名义找关系,走门路,直到退休以后,才回北京居住。

邓瑞生则与学友高松秀结婚,一起分配到湖南湘潭下摄司电机厂工作,他做操作工程师,妻子任中学物理教员,夫妻恩爱,全家和睦,并经常到会昌看望发仔阿妈,使这位年迈的老人晚年幸福。

1972年和1973年,父亲邓子恢与养母郭发仔相继病逝。七十年代条件有限,由于长期在电机厂工作,邓瑞生摄入的X射线对他的身体造成了很大伤害,影响到他的造血功能,但他从未有过怨言。

邓瑞生退休后,退休金比北京的低保户还低,但他从不抱怨,而是粗茶淡饭、节衣缩食。面对记者的询问,他总是一笑了之:“比起24岁就牺牲了的妈妈,比起那些像妈妈一样牺牲的烈士,我的生活已经很好了……”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18377.html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