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各地陆续高考成绩放榜,查完分数后,接下来就到了志愿填报的环节。为了做出最理想的报考方案,家长和考生免不了发生一些矛盾和争吵。
这不,一位来自江苏的网友老张(化名)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他儿子是今年的物理类考生,发挥不错,考了461分,比今年江苏的普通本科物理类投档线的分数高了32分,比模拟考试成绩高了40~50分。
跟那些学霸们比起来,这个成绩确实不算高,对于他们儿子而言已经是超常放回了,所以全家人都开心不已,这2天一直在商量填报志愿的事情,而也是在填报志愿这件事情上,老张跟儿子发生了不小的矛盾。
儿子的意思是想上外地的学校,可以一边读书一边在外面,增加历练和见识。而老张和老伴只希望儿子考取本地的学校,这样孩子入学后方便照应,将来毕业了也好找工作。
老张跟儿子之间围绕志愿填报发生的矛盾,历年在本科压线生身上都比较普遍,毕竟高校录取是看考生的分数和排名的,高分考生可以985、211随便挑,985热门专业考不上,可以选择985相对冷门的专业,或者211的热门专业。本科压线生就不一样了,这个分数段的考生扎堆,竞争压力比高分段考生大很多,很考验报考的技巧,稍有不慎就会滑档,甚至连一些高职院校比较好的专业都考不上。
那么,对于高考分数比本科线高30分左右的考生来说,是应该报考本省的大学还是应该报考外省的大学好呢?在笔者看来,还是应该报考本省的学校好。
首先,我们看高出本科线30分左右都可以报考什么样的本科大学。这个分数段在没有批次合并之前,属于二本、三本批次,对应可报考的院校类型应该是民办本科高校,报考近2年才转设过来的独立学院,如果报考公办本科的话,很大几率会滑档,只能报考高职大专院校了。
其次,我们来看看民办本科高校的特点。这些高校主要由大型企业集团联合办学,设备设施以及师资都不差,就是收费比较高,普遍比公办高校高出2-3倍,但为了让学校办下去,办出好口碑,在专业设置上比较有针对性,大多数是当前社会急需的专业,学校也会利用自身社会资源跟用人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帮助毕业生就业。
最后,报考本省民办高校的录取分数和位次也比较稳定,每年的上下浮动不会很大,相比之下外省的报考外省的民办高校的不确定性更多,尤其是热门、王牌专业,录取分数可能会有十几分的浮动,压线生遇上高考“大年”可能会滑档,落入专科高校。
总的来说,本科线上20~30分左右的考生,报考本省的本科高校比较有优势,不仅成功被录取的概率更大,将来毕业了可以更容易在家乡找到工作。如果报考外省学校不确定性因素更多,将来毕业了还要回来找工作,会艰难很多。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