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知前生事今生受者是,欲知来生事今生作者是

发布一下 0 0


天下最柔弱的莫过于水

它柔软得没有骨头,无丝毫之力

可是,一滴水在一个地方滴了几百年无论是铁或石头,都会被它滴穿成洞这就是柔弱胜刚强

刚强的东西没有刚强可加以对抗,只有柔弱可以制胜。

欲知前生事今生受者是,欲知来生事今生作者是


老子主张用阴、用柔、用弱,不是叫人做坏事

所谓柔弱,在做人的道德行为上就是谦退礼让,也就是吃亏

吃亏并不是笨人,多吃一点亏没有关系

让别人占一点便宜,他也高兴,你也高兴一下蛮好嘛

[机智]


欲知前生事今生受者是,欲知来生事今生作者是


不要觉得被人家占了便宜而难过

只要想到他会因此而高兴,自己坐在家里也笑一笑,替他高兴就行了


所以,吃亏是福,柔弱胜刚强


老子这些主张也就是后世所讲的帝王之术,被人认为是权术谋略的最高原理。


欲知前生事今生受者是,欲知来生事今生作者是


“鱼不可以脱于渊”


鱼在水里的力量很大,生命力很强,一旦离开水就完了


后来文学上有许多类似的话,如“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龙到了水浅之处,连虾米都戏弄他


老虎在山中称王,到了平地,被人围起来打,最后被打死了,虎落平阳,连狗也可以欺负它


所以,人要懂得自处之道,像鱼一样不能离开水,鱼一离了水就完了


欲知前生事今生受者是,欲知来生事今生作者是


在“微明”之下我们做人做事小心,懂得前因后果


因为所有的痛苦失败都是自己招来的

是自己没有明白因果道理,没有“微明”

在微妙地方,没有看清楚,没有看到要点,才会有今天的失败


这些都是在平常不注意的地方,埋下了失败的种子,后来所遭遇的痛苦,只是一个结果而已,他的前因并不在今天………


欲知前生事今生受者是,欲知来生事今生作者是


老子说:鱼不可以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做人处世,需要谨慎小心


儒家只讲一个原则,孔子的说法是存诚,要我们“戒慎小心”


老子道家的文章,则专门指出现象来


这两家看起来虽然不同,道理都是一样


欲知前生事今生受者是,欲知来生事今生作者是


做大事业,处于混乱局面的时候


“形莫若就”


外形方面要显得随和,跟他在一起也很亲近,将就他


“心莫若和”


可是你的内心不同,要外圆内方,自己要非常平和,不能随便,更要调和,不能他做坏事,你也赞成,那就不对


要想改变一个人是很难的


但是心里不能够随便,要用平和委婉的方法引导,所以要内方外圆


欲知前生事今生受者是,欲知来生事今生作者是


小至蚂蚁、蚯蚓、大至人类,每天都为了快乐而奔波……


的确如此,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众生,日日夜夜都为了自己的快乐而奋斗


学真理智慧的人要有一个快乐的心态,没有快乐的心态,做任何一件事都不会圆满


要拥有快乐,就要用因果正见的真理调心


欲知前生事今生受者是,欲知来生事今生作者是


有一种人对痛苦不太执着,经常处于快乐之中


还有一种人情绪不稳定,始终遭受痛苦的折磨


后者也有两种:


一种即使遇到甚深的教诫也不会出离


另一种,如果未值遇深奥的教言,他的一生都会在痛苦中


欲知前生事今生受者是,欲知来生事今生作者是


生活中常常遭遇痛苦、障碍的人应该想到,一切都是因缘所成


即生中,许多事不是凭我们自己的想象就能解决的,快乐和痛苦与自己的前世密切相联


我们讲因果不虚时,会讲感受等流果和同行等流果,今生的感受和行为都与前世密不可分


善友同学们应该明白,快乐和痛苦不是无缘无故、自然而然遇到某些违缘而产生的

欲知前生事今生受者是,欲知来生事今生作者是


对今生感受的苦厄我们要依照真理的教言,忏悔以前所造的一切罪业


发愿改邪归正,从根本上断除不如法的行为

这样,你前世的罪业会减轻、耗尽,有这样的缘起


当然,除了过去所造的恶业外,今生暂时、偶然的因缘也会起一定的作用

欲知前生事今生受者是,欲知来生事今生作者是


修行达到一定的境界时不会有希求和担忧,痛苦源于内心的希望没有如愿以偿


你想做到什么,结果没有成功,你心里一直为之暗暗伤心


痛苦还源于担忧未来会值遇不如意的事


欲知前生事今生受者是,欲知来生事今生作者是

对当下的事,不要刻意执着

就像尊者所说,你的执着愈强,你的痛苦愈烈,痛苦和执着成正比


任何一件事,无论是钱财、感情、地位、名声,乃至区区小事:你的饮食、住处、一些简单的行为,如果去执着,它会给你带来巨大的痛苦……


一位尊者说:

芝麻许的执着,带来须弥山一般的痛苦

每个人都想得到快乐,却得不到快乐的窍决,反而经常造作苦因……


人们如对待仇敌一样毁谤快乐


直接或间接追求痛苦,这就是我们人类的无知和愚蠢


欲知前生事今生受者是,欲知来生事今生作者是


世间很多人,尤其是没有受过因果智慧教育的人

根本不知道怎样调心因为你不会调心

你的希望和快乐完全建立在物质上,或者将快乐建立在众生生命的基础上


有些人虽然没有造作这样的恶业


但他不会调整自己的心态


认为物质是快乐的根源,这也是西方的某些哲学思想造成的


欲知前生事今生受者是,欲知来生事今生作者是


三四百年前,西方一些学者认为人的快乐源于金钱


如果真像他们所说,有钱人就应该始终处于快乐中

实际却并非如此,我们从东西方许多富翁身上可以发现

想告诉大家的是:快乐不一定是因为拥有财富,不一定是有吃有穿

最关键的是,在明白因果后,用正知正念来串习 我们那一颗知足少欲的心


欲知前生事今生受者是,欲知来生事今生作者是


为了今生利益而造诸多恶业,是相当不明智的行为


无论是什么身份的人,谁都希望得到快乐,而不愿意感受痛苦


因此,为了日后的长久安乐,在今生短暂的时光里,趁选择权还掌握在自己手中时,我们应该修持正法善法


今生是因,来世是果,既然如此,那现在为什么不多造善业呢?


就像农民种庄稼,若想在秋天收获,就必须在春天好好播种耕耘


哪怕造一个小小的善业,将来也可获得无量安乐


欲知前生事今生受者是,欲知来生事今生作者是


不要以为一些小善微不足道


假如一味地贪执闪电般的今生享乐


对将来从来不做任何准备,年老时一定后悔莫及


我们的心居住在身体中,就像小鸟暂停在大树上一样,相聚的时间非常短暂


尤其是作为老年人,头发正在一根根被风霜染白,走路也不能像往昔一样挺直,这说明小鸟就要离开大树了……


所以,大家一定要趁现在心识的小鸟和身体这棵大树正聚合在一起的难得因缘,好好精进修持!



不管是国王还是乞丐,在死亡面前都是平等的


每一个众生死亡之后,均会随自己所造的善恶业而流转


因此,为了今生利益而造诸多恶业,是相当不明智的行为。


欲知前生事今生受者是,欲知来生事今生作者是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18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