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小毛
2022-06-27 16:37
关注
6月24日,浙江嘉兴一妈妈被儿子的高考分数气得吃不下饭,她说,孩子高中三年花了十几万,结果最后只考了302分。
视频里,这位妈妈无奈地说,我气得两餐都没吃饭,昨天晚上查到了高考分数,他高中三年都在私立学校里面读,三年花了我十几万,我本想按照我最低的要求,考个定向士官学校也是没问题的,我的要求是一降再降再降再降,降到今天的成绩出来……
妈妈叹了口气表示,孩子中考时考了500多分,她就开始期待孩子能上大学,可看到孩子302分的高考分数,连一个好的高职专都去不了,怎能不让她失望。
妈妈说,如果孩子分数考得好一点去一个高职专,她也就不会这样生气,她根本没敢奢望孩子像别人家的孩子那样考一本二本,分数稍微好一点,进个高职专也行啊,没想到连最低的要求都没达到。
见此情形,网友们议论纷纷,有的说孩子天生就不是读书的料,不要太勉强!有的说自己反思一下吧,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你哪里教育错了!还有人劝慰这个妈妈,孩子考不上大学并不意味着人生就会失败,也许他会在别的方面出成绩呢!
花十几万给孩子上私立学校,这位妈妈原以为投入这么多钱,孩子起码能给她一个相对满意的答卷,然而,最后她把希望目标一降再降,结果全部落空了。
其实,孩子能否学习好,学校和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虽然到了高中,孩子已经接近成年,但他们的心智还不够成熟,在处理事情方面同样需要老师与家长的正向引导。
教育专家们常常提到孩子要想学习好,必须有“内在驱动力”,如果一个孩子连为了什么学习都不知道,他怎么可能全力以赴。
家长们千万不要以为,把孩子送到私立学校里封闭管理就万事大吉了,反正交了钱,学校和老师就会尽到管教义务,然后就开始盼望着收获的那一天,怎么可能?
就在上午我看到另一个视频,身为农民的父亲骑着摩托车驮着儿子去镇里邮局取博士录取通知书,儿子坐在父亲身后,从后视镜里看到父亲嘴角的微笑。
儿子说,父亲从小就爱读书,但那时家里条件不允许,于是他便发奋图强,把父亲没读过的书都替他读了。取完录取通知书,他和父亲要赶回家去锄地!
现在大部分的家庭条件都好了,父母也知道注重孩子的教育,但往往很多家长只抓成绩,却忽视了孩子的内心需求,一个孩子的内心如果没有动力,即使物质条件再好,他也不可能奋发向上。
孩子高考成绩不好,家长也没有必要想不开,要知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孩子本质不坏,身体康健,心胸开阔,这个社会总会有他的立足之地的。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