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伟蓝图正变现实画卷,以“绣花功夫”高质量建设城市副中心

发布一下 0 0

“保持每年千亿元以上投资强度,推动城市副中心框架基本成型。”高水平建设城市副中心,党代会报告中着墨颇多。作为首都发展的题中之义,高质量推进城市副中心建设也成为党代表讨论报告时热议的话题。

“不光是要建一个新城,不仅要承接非首都功能的疏解,而且还要作为三个示范区来建设。”千年之城的宏伟蓝图正变为生动的现实画卷。作为城市副中心的投资建设平台企业,北投集团董事长李长利代表对城市副中心过去5年的变化体会尤深。

“城市副中心建设的每一处,都体现着新理念。”他拿基础设施举例说,不光是地面上看得见的建筑,就连看不见的地下管廊设施也是适度超前的;再比如,以“先植绿、后筑城”的理念,在155平方公里城市副中心核心区,先建11平方公里的城市绿心公园,这也跟过去城市建设先把房子建起来、再去“见缝插针”搞绿化的理念迥异。如今,城市绿心公园已成为市民的新打卡地,开园近两年来,已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

宏伟蓝图正变现实画卷,以“绣花功夫”高质量建设城市副中心

潘之望摄 资料图

大运河畔,城市副中心剧院、博物馆、图书馆三大建筑外立面亮相,今年年底就将实现基本完工。李长利说,除了这些重大项目,城市副中心建设中更多的是大尺度、大面积的战略留白,这就为未来城市发展提供了韧性,“这些都体现着新时代首都发展的新思路。”

行政办公区二期、城市副中心剧院、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党代会报告中提及的多个城市副中心建设重点项目,离不开广大建设者的奋斗。北京建工集团总经理常永春代表对此也有很多话要说。“高质量建设城市副中心,是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和落好‘五子’要求的重要体现。”常永春谈到,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依靠合理规划的空间布局,比如管廊建设、地下空间的利用,都是高质量发展的一种体现;另一方面还要通过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来实现,从源头策划时就要融入低碳环保理念,充分利用数字化、智能化等手段赋予新内涵。

“我们将坚持多下‘绣花功夫’,在城市副中心建设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常永春说,在每一项工程、每一个现场,建设者都将“工匠精神”和“绣花功夫”融入其中,确保全生命周期精品服务、全过程精品管理,打造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时代精品力作,以实际行动为首都高质量发展贡献国企智慧与国企力量。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 孙杰

流程编辑:u028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19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