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唐朝的第二个皇帝,李世民上位以来也算是颇有作为,在政治上广开言路,任人唯贤,把唐朝治理的井井有条。可是,当初发动玄武门之变,杀了自己的亲兄弟,登上皇位,午夜梦回总让李世民惶惶不安。
对于亲戚关系,李世民也许不太擅长,结果父亲李渊竟在退位后,又为自己生了30多个弟弟妹妹,让李世民头疼不已,但武则天仅用一招就解决了。这到底怎么一回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皇帝的忧愁
身为皇室子孙,对九子夺嫡这样的戏码也是见怪不怪,虽然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弑兄夺权,但是却没有对自己的父亲李渊动手,皇亲贵胄弑父杀君的历史并不少见,可见李世民没有这样做自然有他自己的原因。
这一切的根源,还要从李世民的父亲,李渊说起。李渊毕竟也是经历过几十年皇室斗争的残酷,身处皇家,谁都对皇位虎视眈眈,哪有什么亲情而言。所以,从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那一刻起,李渊也认识到了自己的处境,将帝位传给李世民,后就过上了不问政事也可以说是混吃等死的太上皇生活。
就算我们很少读过完整的正史,但是看过几部宫斗剧的都知道,要说这什么时候人最狠心,那一定是自己的利益被触犯到的时候。李渊很了解自己的儿子,也许早在李世民与当时的太子心生嫌隙时,李渊早就预料到后来的结局,也为以后的自己谋划过未来。
毕竟两虎之争,必有一伤,我们普通人都懂的道理,更何况身处权势争斗的李渊了,所以才会在李世民逼宫之时,快速让位。
即使李渊最后是被迫将皇位传给李世民的,但是根据各种历史考证,李渊对李世民处理国家政事的能力还是肯定的。也正是因为李世民继位后将国家处理得井井有条,李渊才得以寄情山水,又生出30多个孩子。
对于李世民来说,李渊退位后一心追求生活自由自在,对朝堂之事也毫不过问,后来干脆从皇宫里搬了出去,生活更加自由,美女常伴左右。李渊这样种种不问世事的态度,让李世民可以放心地坐在皇位上,而且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既然李渊对自己没什么威胁,也就没什么必要在落下个杀父不孝的罪名。
在当时唐朝的物力国力,李家都心知肚明,养着30多个孩子,就能让老父亲开怀一笑,李世民何乐不为呢。更何况,朝堂之争,拼的无非是谁的党羽更多,这三十几个弟弟妹妹,虽说是一笔巨大的开销,但是以后能为自己在权势争斗时推波助澜也是好的,一家人总比外人可信吧。
只不过,李世民没想到,这些胞弟胞妹,不学无术,每天过着混吃等死的生活,还奢靡成性,就算是有李世民这么强大的后台,肚子里一点墨水都没有,要安排到朝中更是想都不用想。
而李世民当时更多的忙的是稳固自己的皇位,清除政敌,也就对这些公主王爷如何奢侈的生活,无心过问。后来,这些王爷公主给国库造成很大亏空,可李世民年纪也越来越大,就算有想管的心,也没那个力气了,只能任由他们去了。
但是,想要唐朝持续鼎盛,国库可不能一直呈现亏空之态,这些烫手的山芋终究是个问题。这个问题,从李世民开始到后来李治继位也没有彻底解决。直到武则天登上皇位之后,才一招解决,武则天究竟用了什么方法呢?
武则天出奇招
大家都知道,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代女皇,手腕之毒辣,在当时人人都避之不及。后来,一代女皇武则天一统大唐,毕竟是从李家手里抢来的江山,武则天一直对李家子孙十分芥蒂,于是在她上位后,大力打压李家子孙,这些养尊处优的蛀虫们自然没有了可以仰仗的依靠。
武则天可不比李世民,对这些毫无关系,甚至威胁她统治地位的李家子孙,十分厌恶,就差一个时机,把他们一举除掉,以绝后患。这就引起了李家子孙的不满。娇生惯养的那些小王爷小公主当然受不了被打压的苦日子,于是就想和武则天这个前嫂子,叙叙旧情。
李世民的弟弟李元嘉,就做了这个代表,前去找武则天理论。武则天正愁,没有什么理由处置这些祸害大唐的蛀虫,这个不怕死的李元嘉正好给了武则天一个好的理由。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武则天立刻以谋反之罪处死了李元嘉,以儆效尤。武则天的狠毒手段,让李家子孙瞠目结舌,就只能老实了一段时间。
但一直忍气吞声,让李家子孙愈加不满,总有人不怕死,疯狂试探武则天的底线。前人栽树怎么甘心让一个毫不相关的女人乘了凉。以李贞为首的李家子孙,又发动了一场毫无胜算的叛乱,企图夺回李氏江山。最后,当然碰了一鼻子灰,武则天也借此机会,血洗李家子孙,也顺势清理了这30多个皇室蛀虫。
至此,让李世民头疼不已,含恨而终的大难题终于解决,虽然武则天不听话就杀掉的这一种方法过于狠毒,但是却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让大唐继续繁盛了一段时间。
结语
这些宫中的纨绔子弟,皇室蛀虫最后的悲惨结局,让我们明白,有钱有权并不是人生的最终目标,我们要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不能坐吃山空。权力金钱终究都是过往云烟,不能一味的沉迷于奢靡享乐的生活,要学会居安思危。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