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别人看自己容易,自己审视自己就相当的有难度了,眼睛只会向前看,不会向后看的,局中局,迷中迷。
人这一生中,总是在破着各种局,在迷雾中找寻出路,常常恨命运不公,让自己是一路颠簸,恨为什么自己总是麻烦多,琐事多。越怪只会让气愤蒙蔽双眼。
人这一生一世走,烦恼千千万,并不是每一件事解决了就不会再有,而是一件接着一件。其实并不是环境在影响自己。是自己不能认清自己,正视自己。总在拼命地一件事接着一件事的解决。那如果说其实环境不是在影响你,是在锻炼你,心境上会不会有质的变化?不要去刻意抵制每一个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换个角度想,这件事能发生在自己身上代表着什么。
有一个规律是往往越是觉得这件事不好解决的时候,这件事就是针对的自己的薄弱点!当你不在乎一件事时,正是因为你的强大,事情对你的心构不成任何影响!这种规律从来没变过。
也许事情能发生在自己身边正是考验自己,锻炼自己的时候,毕竟如此匹配的锻炼机会是人为不好去创造的。遇事先从自身找起点,先自问一下自己,为什么会是这样一件事?为什么要我去解决?为什么会是这个时候?
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并非是无的放矢。人生所遇之事有大有小。每当我们解决了一件事时,就会回头看!你会发现这件事的起点并不是你感觉到了这件事并开始解决它的时候,而是更往前的某一件小事就开始了。就像是你只注重了精彩部分,忽视了事情的铺垫部分,而人只有在结束了这件事时才会去总结经验。那如果把事后总结经验的能力,锻炼到先知先觉顺其自然地应对。你自然不会因为这件事而“伤筋动骨”。
这是一种心静如水,泰山压顶不动声色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根本在于清楚地认清自己的不足!认清自己才能正视自己,从而修心。
老子说,道法自然,天地万物都存在一定的规律。如果遇事武断,总让心不能平静,心浮气躁,抱怨连连,那你的一举一动也是脱离了规律的,既然已经脱离规律了,肯定是违背了事件本身要去解决的核心,丢了核心事情必然不会有一个完善的结果。
心平气和地去看待每件事,平静地分析自己所面临的环境,看透了本质,无所谓好与不好,终究不会影响你的心情。同时也不要羡慕他人。每一个人都是在困苦中走出来的,你羡慕的同时,他也许已经经历了你的处境,已经很少有什么环境能困住他,所以你眼中别人总是顺风顺水。殊不知自己走过了几个逆境。
环境不可变,可变的是人!
不可意外力破,要破的是自己的心!
破而后立,你每一次的强大,都是为了下一次的处境做准备。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