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末年,群雄并起,兵连祸结。
乱世是英雄的舞台,既造就了一批文臣武将,也诞生一批悲剧人物。阡陌闾巷之间,朝为贩夫走卒,暮则王侯将相,登堂入室。也有随风逐浪,身死家灭者,令人扼腕叹息。
刘邦萧何陈平张良周勃,时皆平平之人,英布乃一黥刑之徒,樊哙亦屠狗之辈,韩信乞食漂母,受辱街市。此等人若在治平之世,不免沦为庸常,岂能名垂青史?而秦二世风云际会之时,青云直上,开创大汉不朽之基业,流芳万代,时也?命也?所谓时势造英雄,信矣。
更有广武君李左车,名将李牧之孙。曾效力成安君陈餘。刘邦派韩信、张耳引兵东北击赵、代。当时陈餘有二十万兵力,韩信只有一万多人。李左车对陈餘说“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路绝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垒坚营,不与战......不至十日,两将之头可至于戏下”《史记》。然而,陈餘是个腐儒,“常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陈餘以为自己兵力远多于韩信,且韩信是疲惫之师,硬刚完全可以打败韩信。过于自信的陈餘结果中了韩信计谋,大败被杀。韩信为了得到李左车,下令活捉者,赏千金。
得到李左车后,韩信拜他为军师,并请教攻燕、齐的军事策略。李左车留下了两句名言: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以图存”。“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并给韩信献上"百战奇胜"的良策,使得韩信迅速扫平燕齐,平定东北大部。
韩信的军事生涯的高光时刻,背后有李左车的出谋划策和智慧,李左车设下十面埋伏之计,并亲自诈降项羽,使其深陷重围,最后乌江自刎。后来刘邦为了控制韩信、削弱韩信的力量,把李左车调到太子刘盈身边,让他辅佐太子。可见在刘邦眼里,李左车绝对是个“危险人物”。只是在韩信被杀后,李左车参透世情,辞官归隐。还写下兵书《广武君略》。
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如过江之鲫,但有计谋、有战绩、又能留下军事理论著作的,却是不多见。
据民间传说,李左车死后被玉皇大帝封为“雹神”。自古以来,武将死后为神者,除了关老爷、李左车,还有几人?
供奉的李左车
李左车之所以不被人知,名气不大,大概跟他为人低调有关,晚年他潜心山林,修心悟道,过着悠然的田园生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