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少将回乡,坐父亲牛车上竟然不识,相认后喊:爹,我是扶之啊

发布啦 0 0


1953年5月,时任39军5师师长的王扶之,率部从抗美援朝战场回国。安顿好部队以后,他便向组织请假,回乡寻找自己的老父亲。

开国少将回乡,坐父亲牛车上竟然不识,相认后喊:爹,我是扶之啊

王扶之

一晃儿,参加入伍18年了,他从未回过家,曾试着给家里写信,但一点回音都没有,他不知道父亲现在还在不在了,过得怎么样。每每想起小时候,父亲带着他给地主打长工的日子,他都会悄悄地流泪,那时的日子过得太苦了。

得到上级批准后,王扶之带着一辆卡车和两名警卫员回到了家乡。可是,乡间的路太破了,车卡在淤泥里动不了。回家心切的王扶之干脆下了车,留下警卫员让他们想办法把车拉出来,他背着行李往村里走。

这时,不远处来一了辆牛车,路实在不好走,他便试探着问老乡,能不能坐一下他的车进村。老乡非常热情,让他坐上了车,二人也聊了起来。

老乡先说话了,问他说:“我看你一身军装,不同咱老百姓,这是刚从部队回来吗?”

王扶之笑着回答说:“是的,就是当兵的。”

开国少将回乡,坐父亲牛车上竟然不识,相认后喊:爹,我是扶之啊

老乡听完,长叹了一口气,对王扶之说:“我有一个娃,12岁就去当红军了。如果他还活着,估计和你差不多大,这么多年一点信没有,估计早没了。都怪我无能,这娃没过上好日子,命苦啊。”

王扶之赶紧问老人:“老乡,你孩子叫啥嘞?”

“他叫王硕,12岁去当了兵,还有一个大名叫王扶之。”老乡说到了伤心处,竟然抹起了眼泪。

听到这里,王扶之顿时哽咽了,他叫停了牛车,下了车直接跪在老乡的面前,声音颤抖着说:“爹,我就是扶之啊!我回来晚了,儿不孝啊!”

开国少将回乡,坐父亲牛车上竟然不识,相认后喊:爹,我是扶之啊

老乡惊呆在那里,仔细端详起来,瞬间泪涌如泉,他狠狠地拍了一下王扶之,对他说:“小子,你还活着啊,咋才回来找爹嘞,我以为你早就战死啦,孩子。”说完,竟然放声哭了起来。

父子相认,没想到竟然是以这样一种方式,王扶之感叹对父亲的愧疚,紧紧地搂着满头白发、满脸皱纹的父亲,热泪长流。

1923年9月,王扶之出生在陕西省子洲县一个贫困家庭中,五岁那一年,母亲患病没钱医治去世了,他便跟着父亲相依为命。因为家中生活太苦了,父亲只能带着他,到一个远房地主亲戚家里打长工。可是,这个远房亲戚根本没有亲情,经常给他们白眼看,寄人篱下的日子也不好过。

后来,亲戚说王扶之吃得多,让他自己出去谋生。10岁的他被赶了出来,只能到一个富户家里打长工,给人放羊。

开国少将回乡,坐父亲牛车上竟然不识,相认后喊:爹,我是扶之啊

为了改变这样的生活,父亲下决心让他读书。他打长工,省吃俭用攒了一年的钱,然后给他送进了私塾,读了三个月。后来实在是交不起学费了,王扶之只能离开,但三个月,他学习非常刻苦,学会了写很多字。

王扶之放羊的时候,经常看到红军队伍,他感到这支队伍与别的队伍不一样。这在以前,很多旧军队是要抢羊的,可这支队伍不但不抢,还会把手里的馍馍给他吃。

而且这支队伍特别威武壮,走路唱歌,队伍很整齐,后来他知道,这是红军队伍。那段日子,这支队伍就驻扎在这里,王扶之经常遇见,越来越羡慕,萌生了参军入伍的想法。

可他只有12岁,是不能参军的。好在,他的身高很高,接近1.6米了,再加上常年上山放羊,他的皮肤黝黑,看上去也有16、7岁了。

开国少将回乡,坐父亲牛车上竟然不识,相认后喊:爹,我是扶之啊

这一天,红军队伍再次从他身边走过,他大声地喊道:我想当红军,找谁?

这时,队伍中出来一名戴眼镜的人,他说他是指导员,问他今年多大了。王扶之害怕年龄小,队伍不要,他灵机一动,反问指导员:“你看我有多大。”

指导员打量了一下他,随口问:“有16岁?”

王扶之听后,赶紧说:“对,我就是16岁。”

指导员点了点头,表示让他明天等通知,得先和上级汇报。第二天,他得到了好消息,上级就批准他参加红军,被分到了“少共营”,加入了红军队伍。

这一天,他含着泪向父亲告别,虽然父亲很无奈,但这是活下去的好办法,他对王扶之说:“孩子,当兵别怕死,跟着队伍走。”他激动得不知说啥,狠狠地点了点头。

王扶之一直记着父亲的话。当兵入伍后,他打仗非常勇猛,入伍第二年便入了党,先当测绘员,再当股长、连长、参谋,解放战争后期,已经当上了团长。

开国少将回乡,坐父亲牛车上竟然不识,相认后喊:爹,我是扶之啊

抗美援朝战争发起后,王扶之率部入朝参战,先后任副师长、师长,参加了第一至第五次战役。回国后,先当军参谋长,再当总参谋部作战部长,先后任山西军区司令员,乌鲁木齐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成为开国将军。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19909.html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