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天天读:2022年6月30日人民日报金句摘编
清醒的历史自觉——“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
彻底的革命精神——“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
不变的“赶考”姿态——“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答好新时代的答卷”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
知所从来,思所将往,方明所去。
成功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有力推进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让一个个“不可能”变成可能,一道道“无解题”得到破解,就是因为我们有着“虽九死而不悔”的坚定信念,有着“行千里于脚下”的执着追求。守正道而开新篇,致广大而尽精微。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不但是新时代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更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志不改、道不变的铿锵宣示。
黎民命攸关,烈火见真金。
民间疾苦声,枝叶总关情。
立命为生民,奋斗为共富。
“向往你的向往,幸福你的幸福。”
常怀“赶考”之心,勇于自我革命,这是百年大党不懈奋斗淬就的鲜明品格。
常怀远虑,居安思危。对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思考,始终萦绕在习近平总书记心头。
风雨不动安如山,赖有砥柱立中流。
时空变幻、穿越百年,初心如磐、使命如炬。
“赶考”永无止境,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
横空出世莽昆仑,砥柱人间是此峰。
历史认知是历史自信的重要基础。
廿五载香江奔涌,共前行紫荆花艳。
这是举旗定向的指路引航。
这是高瞻远瞩的发展谋划。
这是温暖人心的亲切关怀。
善为政者,弊则补之,决则塞之
人生中有欢喜,难免亦常有泪
二十五载栉风沐雨,二十五载春华秋实
风好正是扬帆时,奋楫逐浪向未来。
根植历史,面向未来;源自中国,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向着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目标迈进,“一带一路”这条发展带、幸福路,必将进一步为中国开放发展开辟新天地,为共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机遇,为全球经济复苏作出新贡献。
我们党能够不断战胜强大敌人和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取得伟大胜利和辉煌成就,靠的是一代代共产党人敢于担当、英勇斗争。新征程上,只有大力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大力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必须培养无私品格和无畏勇气,必须敢于负责,必须坚持局部服从全局、自觉为大局担当。
在农村新兴产业领域,推动互联网与特色农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意农业、观光农业、都市农业等新业态,促进游憩休闲、健康养生、创意民宿等新产业发展,为乡村经济振兴注入新动力。
办好思政课是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的重要论述,为我们办好思政课提供了根本遵循。善学者尽其理。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要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做到以“理”服人、以“理”育人。
标本兼治是我们党管党治党的一贯要求。
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仅是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方针,也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略。
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必须统筹联动,增强总体效果。
党风廉政建设永远在路上,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
反腐败斗争关系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是一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重大政治斗争。保持反腐败政治定力,不断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的战略目标,推动标本兼治的叠加效应和综合效能持续放大、更加凸显,我们就一定能巩固良好政治生态,全面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互联网时代,司法部门不能置身“网”外。在不久前举行的数字经济法治论坛上,最高人民法院向与会各国司法部门分享了中国法院推进数字法治建设、网络空间治理、信息技术司法应用、诉讼模式创新等方面的经验,旨在与各国携手创造更高水平的数字公平正义。
促进全民健身开展,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
支持体育产业发展,推进职业体育改革
保障运动员权益,弘扬中华体育精神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司法是良好营商环境的关键支撑。
得其小者兼其大。小人物的故事往往最动人,也最能折射时代的变迁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来源:人民日报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