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生活里还是职场中,不管是亲情还是友情,我们或多或少都遇到过“边界感”薄弱的人:自觉跟你很熟,于是不经问询就随便拿你的东西;非常“关心”你,并用关心之名对你的生活指手画脚;管理不好自己的负面情绪,总是一股脑儿倒给你……
01
02
@不辞风雨过溪来
03
其实我知道,她是把我当作很信任很亲近的人,才会跟我分享,但时间一长,对于一直接收她的负面情绪,并且还要对此做出适当的反应这件事,我也实在觉得有些疲累和压力。有时候我自己心情也不好,或者当时我手上有其他要处理的事,但因为考虑她心情脆弱,会选择把自己的情绪压下去听她说。但我想,这些压下去的情绪,说不定会在未来哪天爆发,成为我们关系破裂的导火索。
总之就是希望能有一个适当的度。
@蜀地葵
04
她好像对我的生活生出了一种矫正的“责任感”,不能忍受我在外面“受苦”,一定要让我过上她觉得正确的生活。
后来我实在有点不胜其烦,直接跟她说我觉得自己挺好的,让她别操心了。结果还弄得有点不愉快,唉。
@子惠
05
有一次我收拾东西,翻出来好多用不着的小玩意儿,都是我用过一两次就闲置的。我就一边收拾,一边时不时问她一句:这个你要不要?这个你又要不要?
结果到第N次的时候,她突然有点生气地对我说:别问我了,我不是收破烂的。
我一下子愣住了,然后猛地意识到了我的问题:虽然我的本意是好的,觉得对方说不定能派上用场。但是这种好意太唐突、太潦草、太没有边界感了。因为在不知情的对方看来,那些可能就是“扔了可惜才转头送人”的东西。
如果换作是我,也一定会觉得被冒犯了。我至少应该先提前说明情况,问问对方的意见才行。
那其实是件很小的事,后来也完全没有影响我俩的感情,但那件事给我上了一课,就是再亲密的朋友、再铁的关系,也要保持一段温柔的距离。
这个距离,是礼貌、是尊重,是一段感情里最体面的成分。
@姓氏乔
01
@梦游银河系指南
02
这些都是我觉得有分寸感的行为。可能,所谓分寸感,也可以说是一种懂得顾及他人的教养吧。
@林雪园
03
我对象这点就做得挺好的,有一次,我心情特别不好,他问我怎么了,我说烦着呢不想说,他就真的没问,也没有生气。过了一段时间后,他突然问我:你之前心情不好,是有什么事吗,现在愿意说了吗?就是,在你不想说的时候完全尊重、给予空间,但不会真的漠不关心,心里一直记着你的事呢。
@白夜放歌
04
这种情况下,直接戳破和过度热情对对方来说可能反而是一种残忍。等他们自己主动提起后,再想办法帮助可能会更好一些。
对不是很熟的朋友如何保持分寸感,我觉得有一句话很合适:我不问别人的故事,除非他自己愿意。
@大嘴鱼别跑
现代人越来越重视个人空间和社交距离,某种程度上更凸显了边界感的重要。一个有分寸感和边界感的人,会懂得换位思考,也懂得适当拒绝,既能尊重他人,也能保护自己。“不探私隐,不当众揭短,不强人所难;懂方法,看时机,留余地,巧回避。”
但分寸感和边界感,并不是要你在人与人、心与心之间筑一道高墙,变得冷漠自私,失掉情谊的本真;不是要你关闭心门、放弃关心他人和世界,而是希望你能更多地考虑对方的感受,让你们之间的关系多一点空气,能更畅快地呼吸。
愿我们都既能保护好个人小世界的喜怒哀乐,也能接纳爱与被爱、需要与被需要的真心真情。
来源/央视新闻(ID:cctvnewscenter)图片/摄图网
责编/田园黄蝶审签/志飞监制/席淑君
优质内容随时看!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