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年轻人都怎么了?似乎胸无大志,没有梦想,毫无拼搏精神,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对周边的事物和环境都丧失敏感度,什么都无所谓。
现在的年轻人都怎么了?貌似只有三分钟的热度,很难踏实做事。更多的会去逃避竞争,没有责任心,只要能够维持基本生存,就达到目的。
现在的年轻人都怎么了?感觉更热衷于追剧和刷视频,更愿意整日沉浸于电子和精神产品,情感缺失,社会冷漠,把自己关起来,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面。
可是现实中的年轻人真的是这样想的吗?
我觉得并不是,至少大多数人还是有自己的梦想和想法的。
可为什么他们却给人一种错觉,习惯于自己的小世界,做一条让自己快乐的咸鱼。未来是什么?自己想得到什么?一切都不是那么重要了。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在市场经济之下,对每个人的自身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每年都有大批量的大学生或者研究生进入社会,寻找工作,可是年轻人踏上工作岗位以后,发现和自己之前梦想的完全不一样,工资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工作量却超过了自己的想象,所学的知识无法使自己快速的转化为工作能力,还需要努力的从头学习,才能勉强跟上脚步,完成工作任务,一不小心,就会掉队。
其次在互联网时代,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都在潜移默化的发生改变。看到的,听到的都是各种成功事迹,往往都是一夜暴富,一鸣惊人,看起来成功就是那么唾手可得,但是现实却是残酷的,往往大量的付出与努力换来的只是简单的一句表扬和鼓励。至于高消费、高物质享受更是天方夜谭,海市蜃楼,连摸都摸不到。
再者信息化的到来,时刻处于对抗状态,厌倦了竞争,从而开始接受低欲望。可能今天这个方法代表先进,明天就已经落伍了,需要时候关注周围的一切,节奏转换太快,让年轻人无所适从,没有喘息的机会,让他们更加迷茫,看不到人生的乐趣所在。因此低欲望开始萌生,从而丧失活力,更愿意作为一个观众,而不愿意参与其中。
最后狼性文化的崛起,追寻快速成功的理念,让年轻人失去追寻梦想的动力。年轻人在工作中生活中发现大量的“内卷”,不管你愿不愿意,你都需要面对,毕业以后找工作结婚生子,买房买车,可这一些留给你的时间都是短暂的,年轻人都还没准备好,却又不得不去面对它。家庭对他们的期望、社会对他们的要求和周围朋友的改变都深深的影响着他们,从而产生了焦虑,变得特别烦躁,情绪化。久而久之,就变得疲惫不堪,开始躺平,偶尔做做白日梦,突然发现这样也挺好。
小时候虽然也会因为得不到自己心仪的物品或者礼物,而耿耿于怀。但是很快就会一笑而过,也没有很多烦恼与忧愁,每天可以没心没肺的放肆自己。唯一担心的就是怕做错事情,遭到家长老师的教育批评。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