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向中方做保证,北约对华没有针对性,但中国实力增长是挑战

发布一下 0 0

日前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北约峰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隔空向中国做出保证,声称“北约不是针对中国的联盟”,以及“需要考虑中俄伙伴关系,对世界秩序构成的挑战”。

相比于此前北约联合声明书中,14次提及中国,以及西方媒体有意识地以美国想要的视角宣传,马克龙虽然只说了几句话,但反而更能看出,欧盟在这次北约峰会中对中国的看法。

他说“北约不是一个针对中国的组织,但中国实力增长是需要注意到的系统性挑战”,此话其实就是在隐晦反击美国所谓的“北约全球化”,至少在欧盟眼中,北约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对抗俄罗斯,而不是跑到万里之外去碰瓷中国。

马克龙向中方做保证,北约对华没有针对性,但中国实力增长是挑战

其次马克龙还说“需要考虑中俄伙伴关系,对世界秩序构成的挑战”。这个说法,首先是站在法国的角度说的,我们认为中俄伙伴关系不针对任何人,但是欧洲人骨子里就对俄罗斯有警惕,中俄关系的发展让欧洲开始担忧,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问题在欧洲自己,不在中国。

不过通过马克龙这句话,实际上也能看出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何美国在北约这个本来应该针对俄罗斯的组织内部,非要把中国卷进去,而法德等西欧强国,还不反对的原因。

马克龙向中方做保证,北约对华没有针对性,但中国实力增长是挑战

说白了欧洲国家根本就没有想着,利用北约来对付中国,他们担心的只是中俄合作紧密以后,俄罗斯更强了,届时欧洲在面对俄罗斯的时候,会产生更大的压力。

欧洲在乎的不是中国,而是一个跟中国保持良好关系,国力迅速发展的俄罗斯。

通过马克龙的此番表态,还可以看出两个问题。第一就是美国主导的西方舆论,是如何把一件事情,宣传得更适合自己利益的。

马克龙向中方做保证,北约对华没有针对性,但中国实力增长是挑战

以北约对中国的态度为例,按照马克龙的说法,北约组织内部达成的协议,以及所谓的中国实力增强带来的“系统性挑战”,其实是基于俄罗斯而存在的。

可是美国媒体在宣传的时候,把这个前提扔了。于是传递出来的信号,就变成了北约这个组织,把中国和俄罗斯一样看待,当成自己的“敌人”了。

实际上,北约之中把中国当成“敌人”的,可能只有美国一个,欧盟国家眼中中国还是那个“如果跟俄罗斯走太近,就会让俄罗斯变更强”的第三者。

马克龙向中方做保证,北约对华没有针对性,但中国实力增长是挑战

这显然跟美国媒体宣传的调调是不一样的,美国就是在刻意营造一种欧洲和美国已经一条心,准备对付中国的假象。

反过来,既然美国需要用媒体手段营造假象,那么恰恰说明其实欧洲和美国,远没有他们表现出来的那么团结。

第二,马克龙的说法,也体现出欧美政客们,依旧没能从“列强”这个身份中走出来的问题。

马克龙向中方做保证,北约对华没有针对性,但中国实力增长是挑战

如今的法德意等国,在全球来看自然还是强国。可在中美面前,已经成中等国家了。

这种背景下,马克龙在谈到对华关系的时候,说“需要考虑中俄伙伴关系,对世界秩序构成的挑战”,就是典型的把自己置于更强者的地位,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别人的思维方式。

东欧在打仗,这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但打仗的原因是很复杂的,俄罗斯不无辜,可欧盟和乌克兰也不过是白莲花,中国作为一个秉持着公道立场的第三国,而且还是实力强于法国的第三国。

马克龙向中方做保证,北约对华没有针对性,但中国实力增长是挑战

按理来说,法国应该想的是如何请中国来帮我们劝和,结束这场战争。可欧洲诸国,包括法国在内,他们却想的是,我应该盯着中国,避免他跟俄罗斯合作。

这里就产生两个问题:第一,中俄合作是中俄自己的事情,别说法国比中国弱,就算法国比中国强,也不归他们管。其次,为了避免中国和俄罗斯合作,就把中国置于“系统性威胁”的地位。这就是典型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一般这种“莫须有”的罪名,通常是上位者对下位者施加的,而法国明显不是中国的上位者,甚至整个欧盟加起来,也不是中国的上位者。

马克龙向中方做保证,北约对华没有针对性,但中国实力增长是挑战

这背后,其实就是西方人以为自己是世界中心的价值观,还没能彻底扭转过来。

搞明白了这一点,也就明白了,为何欧美明明分歧那么大,还能沆瀣一气的缘故。说白了欧洲人不肯接受欧洲已经在国际格局中被边缘化的事实,自己又无法主宰世界局势,只能依靠美国来催眠自己,证明自己的强大。

可惜美国是美洲的,他们祖上虽然出自于欧洲,但跟现在的欧洲,完全是两个概念了。

马克龙向中方做保证,北约对华没有针对性,但中国实力增长是挑战

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大西洋重回太平洋,这是谁也拦不住的历史大潮,欧盟早一天承认这一点,就能早一天独立,否则就永远只能做美国的附庸。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21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