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曾写过一首这样的大诗作:“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为彭大将军。”这是对彭老总戎马一生的最真实写照,也是最好的评价。在中国革命军队的众多军事将领中,只有彭老总一人,才得到伟人如此高的盛赞“以一人之勇,抵挡万军之势。”
彭老总从1928年参军入伍,一直到1974年去世,在他56年的革命生涯中,可以称得上是革命军人的楷模了。无论是在红军时期的英勇善战,还是到抗日战争时期的掌控大局,以及解放战争时期的独当一面,再到朝鲜战场的从容不迫,这一路走来,彭老总立下了赫赫战功,功勋卓著,赢得了亿万国人的赞许和崇拜。
在彭老总革命一生的历史征程中,历经艰险和曲折,充满着坎坷和荆棘,曾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但彭老总都能以大将军的英雄气魄迎难而上,所以无论是什么样的困难,在他的面前都不是事儿。
然而,在彭老总坚毅的外表之下,人们很难触及他的内心。而最艰难的要属彭老总的个人感情生活了,可以说是历经坎坷和磨难,用“辛酸”二字来形容,也不为过。
彭老总出生于湖南湘潭的彭家湾子,家境贫寒,从小过着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痛苦日子。在幼年的时候,彭老总和表妹交好,定下了娃娃亲。在穷苦的环境下,二人青梅竹马,颇为般配。
为了改变贫穷的苦日子,成年后的彭老总就参军入伍了。在军中,彭老总接触到了先进的革命思想,就毅然决然地加入了共产党,从此以后,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彭老总参加革命以后,就勇敢地与当地军阀开展激烈的斗争。
因为参加革命的缘故,所以湖南军阀何健就联络地主乡绅,对彭老总一家进行了追究和迫害。由于当地地主的迫害,彭老总的表妹被逼无路后,只好选择跳崖自尽了。彭老总得知此消息后,伤心不已,更加坚定了要革命的决心。
1922年,彭老总在一次返回了家乡时,在亲朋好友的撮合下,他和同乡女子刘坤模结婚了。尽管那时,彭老总是24岁,而刘坤模才12岁。可在那个年代,他们还是得到了人们的祝福。彭老总把刘坤模当成自己的亲妹妹一样爱护,对她是百般的呵护和关心。
更为值得一提的是,彭老总有着超前的眼光。他教刘坤模读书写字,并鼓励她不断进取,好好求学。结婚三个月后,彭老总便离开家乡,并顺利考入了湖南讲武堂,成为了湘军中的一员。
1926年,彭老总所在的部队被列入了国民革命军系列。当时,彭老总以营长的身份,参加了北伐战争。在北伐的途中,彭老总有幸认识了我党早期革命者段德昌,从而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他一下子顿悟起来。多年来的贫苦生活,让彭老总对基层农工有着深深的同情,也就被卷入了革命的浪潮之中。
1928年7月22日,彭老总参与组织领导了平江起义,并参与组成了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在与军阀鏖战数月之后,彭老总率领红5军主力部队上了井冈山。后来,彭老总又多次主动率部击败了大批来犯之敌。1930年,彭老总更是乘势猛打,先后拿下了赣西、鄂东等区域,并且还攻占了长沙十日。
在指挥作战时,彭老总的部队锐不可当,勇猛无敌,屡立奇功,因而得到了大家的钦佩和称赞,从而也使得彭老总在军中的个人威力越来越高。从1931年开始,彭老总带领红军参与了4次反围剿战斗。正是因为有了彭老总的超凡指挥,才使得部队连战连捷,从而狠狠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1935年,在第5次反围剿中,由于王明等人的左倾错误路线的影响,使得红军遭遇到了前所未有过的挫折,彭老总等人也被排挤在指挥权之外,从而使得红军不得不踏上了北上转移的、艰苦卓绝的长征之路。
更为痛心的是,在经历了湘江血战之后,8万多的红军主力,最终只剩下了3万多人。幸亏在遵义会议之后,彭老总会同其他将领拨乱反正,伟人才重新被推举为红军领袖。一年后,红军抵达了陕北,终于安定了下来。
另一方面,彭老总自从平江起义离开家乡之后,就杳无音讯了。刘坤模作为红军家属,遭到了反动派的无穷追杀,刘坤模被迫离开家乡四处逃命。在8年时间里,刘坤模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而身为一名妇女,她难以扛起生活的负担,后来在朋友的介绍下,她选择与同乡徐任伍一起生活,两人还生育了一个女儿。
有一天,刘坤模突然从一张废旧的国民党报纸上,得知了彭老总当上了八路军副总司令,并且率领八路军打出了平型关大捷。于是,刘坤模立即给彭老总写了一封信,但她又不知道详细地址,就写了平型关这个地址,并说自己要来找彭老总。没想到彭老总居然收到了这封信,兴奋无比,仔仔细细地看了好几遍,并立即回信,要刘坤模来延安相见。
后来,当刘坤模赶来时延安相见时,彭老总很是高兴,他这么多年都没有再婚,就是为了等刘坤模。可命运如此弄人,当彭老总得知刘坤模已经改嫁他人,并且还有一个女儿时,就主动退出了。命运如此,他只能感叹造化弄人。不过,在彭老总的影响下,刘坤模也投身了革命。后来,她的女儿也一起参加了革命队伍。
新中国成立后,刘坤模被分配到哈尔滨工作。上世纪80年代,刘坤模还担任了政协委员。晚年时,刘坤模还出版了回忆录《和彭德怀在一起的日子》。实际上,虽然二人相处的时间不到半年,但彭老总的革命情怀却影响了她一生。
1938年,彭老总结识了第二任妻子浦安修。当时,浦安修是延安的一名政治教导队的女青年,刚好是20岁的青春年华。在上级和战友们的共同撮合下,二人便相识相爱了。尽管二人年龄相差很大,但浦安修却被彭老总的革命情怀所吸引,并于10月份喜结连理,结成了革命的伴侣。
结婚之后,浦安修跟随彭老总前往了太行山前线,夫妻恩爱,并肩战斗。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彭老总战斗在哪里,浦安修就跟随到哪里,成为了一位很好的贤内助。就这样,一直到新中国成立。
建国后,原本可以过和平的日子了,没想到朝鲜战争又爆发了,彭老总不得不又挂帅出征朝鲜战场。对于丈夫的决定,浦安修坚决支持。可每当夜深人静时,她都辗转难眠,对丈夫的安全无比担忧。
可是谁也没想到的是,彭老总和浦安修二人之间的深厚感情,在艰难困苦的战争年代,都顺顺当当地走过来了。然而,却在和平年代,被特殊的历史时期给意外冲淡了。
因为在特殊年代,彭老总受到了冲击。一时之间,浦安修也陷入了艰难陷境之中。面对无休止的折磨,浦安修抵挡不住了,只好送来一纸离婚协议书。深明大义的彭老总为了不连累妻子,就含泪签下了协议。两人分吃一梨后,就此分手,互不相干了,而这也成为了浦安修终身的悔恨和痛苦。
1979年,上级为彭老总平反,并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组织上经过商议,浦安修也被邀请主席。在追悼会上,浦安修仍旧被视为彭老总的夫人,并得到了三军礼赞。在此后的数十年时间里,浦安修一直定居在北京,并专心整理彭老总生前的著述。她后悔当初的糊涂,想以此来弥补自己对彭老总的愧欠,直至1991年与世长辞。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